贵州地区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实证研究

2016-10-12 18:11许琳康万杰
考试周刊 2016年75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

许琳++康万杰

摘 要: 当今社会,英语实用性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然而,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贵州省的英语水平一直不高。贵州地区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差,对其来说,挑战特别大。本文以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为例,根据院内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利用相关理论指导,以课本为资源,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英语口语练习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独立学院的学生有英语基础差的劣势,然而只要能较科学地设计口语练习与活动,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在口语的不同方面进步。

关键词: 贵州地区 独立学院 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

1.背景

独立学院向应用型院校的转型已然成为趋势,对于英语来说,其课程改革方向也必然转向实用性。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学生应该能以较流利和准确的英语来交流。然而,对于贵州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由于本身基础比较薄弱,比之国内其他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来说,他们有更大的压力。因此,针对贵州独立学院口语教学的实证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口语教学现状

观察法和访谈法是研究教学现状的主要方法。笔者以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的三位英语老师及其所带的12个非英语专业班级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大学英语课没有专门的口语课,所有口语教学都贯穿在读写教程和视听说的教程中,因此笔者随机听取十二个班的课,连续两个月。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十二个班级几乎都是采纳的讲授法,即教师花费大部分的时间讲解词汇、语法和文章结构,至于视听说这门课,也是只听不说,师生之间的交流几乎为全中文。在对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笔者问及为什么不用英文授课,三位教师给出了一致的回答,即为学生的英语水平太差,不能理解英语口语,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当被问及有没有开展过口语活动时,教师们一致认为口语活动非常难以在课堂上开展,第一,学生水平有限,很难调动起积极性,也很难让其开口讲英语;第二,开展一两次口语活动不会有太大的作用,长期开展会占用太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及教学计划的完成。

3.口语学习现状

在口语学习现状调查方面,笔者使用问卷调查法来获得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需求。问卷调查表共有十个问题,分别涉及学习英语的目的、态度及想要达到如何的效果等。所有的问题均有选项,如果学生的意愿没有包含在选项之中,其可以在选项旁边写下自己的答案。问卷调查在117名学生之中完成,共有110份有效问卷被收回。

根据收集来的数据,有60%的学生学习英语只是因为学校要求,22%的学生则是因为想过大学四级英语考试,4%的学生是为了出国学习英语,只有6%的学生是因为兴趣而学习英语。其中有一些是因为喜欢听英文歌曲或者看英文电影,而另一些是喜欢讲英语的感觉。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英语没有很强的主动性。当涉及学生说英语的兴趣时,数据比例几乎和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一致的。64.5%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口语很糟糕,30%的学生认为他们只能说非常简单的英语,只有2%的学生对他们的口语水平有一定的自信。当问及无法讲英语的原因时,66%的学生认为是因为词汇量匮乏,23%的学生认为是语法没学好,不会讲句子,而其中情感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10%的学生认为个人腼腆的个性成了讲英文最大的障碍,另有17%的学生认为他们讲的英语不地道,45%的学生希望能够通过教师的发音和表达使口语进步,而39%的学生对教师是否使用英文教学无所谓,另有16%的学生认为他们无法理解全英授课,中英结合是最好的方式。从数据分析来看,得出结论学生应该加强口语的交流与学习,因为大多数学生没有采取任何方法促使口语进步。只有6%的学生曾经问过教师如何训练口语,另有2%的学生选择下载一些口语APP促进自己的学习,10%的学生仅通过大声朗读课文提升自己的口语能力。方法的单一性表明学生急需一些有效的口语训练方法。而在他们心中,常规的训练方式受限于他们有限的语言储备,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及英语角等,所以不是很有效。

4.指导理论

4.1 输入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 提出语言习得理论,他指出语言的习得是在完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的可接受的输入过程。起点是当前的水平“i”,终点是“i+1”,这个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为有限的教学时间和学生当前的英语水平的限制,笔者使用课本作为学生口语输入的材料。

4.2 任务教学法

TBL,即任务教学法,在学生的口语能力培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或是完成一个任务,而不是一味地听教师讲解知识点。因此,笔者根据每个单元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口语任务交由学生做。

5.研究设计

本研究持续时长为一个学期。新视野大学英语4为训练材料。研究共涉及两个班:一个班被定为实验班,一个班被定为控制班。在控制班,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即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解字词并进行翻译练习。在实验班,学生被给予更多的时间在教师的帮助下用英语解释英语的方式进行词汇学习,并且在每个单元结束之后,不同的口语活动会被设计满足学生的口语训练。在所有单元上完之后,两个班的学生都被要求做一次汇报口语演出。

本次研究主要为了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课堂口语活动能否激起学生讲英语的兴趣?(2)课堂口语活动能否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能力?

6.教学步骤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学习情况,教师应该转换观念,不能认为只有当学生学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开口讲英语,而是给他们提供更多可行的机会表达自己以增强其自信。

首先,引入英语思维的观念。这会帮助学生从内部而不是从外部来了解这一门语言。《英语思维是这样炼成的》的作者认为,英语不是单词与语法的堆砌,而是一种世界观。比如简单的四个单词,be, have, give和get就可以和多种词汇搭配,从而反映出各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其次,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词汇和方法为新学习的单词下定义。在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变成课堂的中心与主导。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单元的词汇investment为例,有的学生认为:“It is the money people give to companies.”另一些学生认为:“If people want to have money, they will first give money; the act is investment.”在这一环节,学生能够有机会把英语思维应用于实践,也使其用简单的词汇表达出自己的意思。由于学生水平有限,教师在这一环节会以各种形式给予学生提示,如关键词、图片、音频等。

最后,每个单元组织口语活动。这一环节较灵活,可以以课前活动或课后活动的形式出现。以第四单元“telecommunication revolutions”为例,这篇文章介绍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电信改革的情况,而在第三单元的视听说教程里,学生刚刚学过了新闻媒体相关词汇,因此这个单元的活动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新闻播报。除一个小组为总的新闻主持人以外,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国家,每个小组随机选出一至两人播报。为了降低难度,播报者只需要照着文章读出内容即可,但鼓励学生可以自行创新,例如可脱稿播报,也可自己改写文章在播报等,评分标准分别为发音、语调、音量、流畅、时间控制、情感。

7.测试

一个学期之后,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要被测其口语表达水平。为了保证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也为了贴合学生的真实水平,测试题目已然和课本相关。题目为:“Which text do you like most in our text book?”学生可以以PPT或其他任何方式来呈现他所喜爱的文章的内容及原因,要求为全英文表达。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因此每个班有五名学生参与此次测试,分别为成绩优秀学生两名,成绩中等学生两名,成绩较差学生一名。评分标准如下:(1)是否切题;(2)是否流畅;(3)所使用词汇是否合理;(4)声音是否洪亮;(5)语调是否有变化;(6)语音是否正确。

六个标准均有三个衡量等级:好(100)、一般(50)和不好(0)。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访谈,问题如下:(7)你认为这个学期你的口语是否有进步,如果有,在哪些方面?(8)你如何评价这个学期所进行的口语活动?

8.结论

学生表现如下表 (S1=Student 1 etc.学生1到5来自实验班,学生6到10来自控制班,S1,S2为成绩较好学生,S3,S4为成绩中等学生,S5为成绩较差学生;S6,S7为成绩较好学生,S8,S9为成绩中等学生,S10为成绩较差学生):

由上表可知,两班之间差距较大。成绩较好地学生之间分差较小,但实验班仍显优势;成绩中等的学生差距较大,几乎在所有的方面都有所提升;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实验班的优势并不是很明显,仅在发音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上有所领先。

在访谈中,三名被试认为口语活动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得气氛略显紧张,从而促使其学习,但其需要更多的指导;另两名被试则认为口语训练及活动确实带来了一定的益处,但是活动的形式还应丰富。

通过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口语训练及活动确实能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口语的不同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言,由于其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水平,因此本学期的口语活动对其更大的作用为巩固课本内容及锻炼胆量。针对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他们更受益于教师给予的语音语调方面的指导,因为以课本为训练材料,给予他们充分的语言输入,所以能更好地表达。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其发音多有较严重的问题,口语训练帮助其纠正读音,也能让其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中。

9.局限与展望

虽然本次研究顺利完成并得出一定的结论,但仍有许多局限性。首先,该研究范围太小,不足以给出更完善的数据来支撑结论;其次,在研究过程中有许多未考虑的因素,如情感、学习态度等。然而,其仍然是一次在贵州地区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方面的尝试,只有更多的教师投入教学研究,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胡壮麟,主编.语言学教程(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Chunman Zhao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Huai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uaian.Language Input and the Acculturation--A Study of Strategies for Read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hina[J].Proceedings of 2011 4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CCSIT, 2011(8).

[3]曹怡之.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and Audio Lingual Teaching Method and Study How They Impact Upon Both the Teachers and the Learners[J].科技世界,2013(9).

[4]王乐平.英语思维是这样炼成的[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职业匹配的独立学院就业体系构建
独立学院《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