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承雄
作文批改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大部分老师依然应用“学生作文,教师批改”的背靠背式的传统批改方法,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写作文评语,甚至不厌其烦地帮学生“改”作文。试想,有几个学生能从老师的评语里,获得写作的长进呢?又有多少学生能从老师的“改”里琢磨出道道呢?所以,常常能听到老师们无奈的叹息:“我耗费了那么多心血和精力,学生的作文怎么就没有进步和起色呢?”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了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语文教师不在少数……都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徒劳无功”四个字概括了老师作文批改的效果。
透过这种现象分析不难发现,在作文批改中,老师们累了自己,却又“伤”了学生,本该属于学生的修改作文的权利和行为都被老师的一番“好心”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于是老师深感劳心费神,学生苦言:“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鉴于上述理由,我认为与其“好心办坏事”,不如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作文批改的有效性的探索上。结合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注重自改,方法兴趣兼顾
叶圣陶先生提醒我们:“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当然,要实现学生自改作文的前提是教给学生“改”的方法和路径。
1.明确修改要求,师生同改。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学生要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按一定的步骤,学会掌握常见的批改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掉进一个“不知道改些什么,应怎样改”的摸不着头脑的迷阵中,这也是学生实现自改作文的基础。
指导学生学会自改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修改的要求和步骤,尽量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1)明确内容上的批改要求,看看作文是否符合习作要求;感情是否真实、健康;表现中心的材料是否切实、可靠、充分等。(2)明确语言文字上的批改要点,包括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行文格式、书写等方面的批改。对那些错别字,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进行修改;找出表达不准确或文理不清的地方;增补漏掉的字词;删去多余的字、词、句;调换一些字词的顺序;改换不恰当的词句,等等。(3)找出作文中比较出色的地方,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或一个段落等。
在明确修改要求的基础上,老师选出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通过投影等方式展示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读一读,教师根据习作的实际情况作针对性的评点与修改,让学生明白要批改些什么,怎样批改,为什么要这样批改。引导两三次之后,要做到扶放结合,放手让学生依照基本方法,独立批改习作,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是能掌握其中的要领的。自改作文的训练要有时间保障,尽量安排在课内,以便让学生静下心来修改体会。
2.读中修改,让自改更进一步。
修改作文离不开读。老舍说:“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听不听由他),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所以,在学生自改作文后,还要鼓励学生把修改后的作文读出来,在读中不断发现需要修改的地方,进行修改。这是学生对自改情况的一种检测,也是触发学生修改作文的灵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3.顺水推舟,激发修改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改作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方法,还要善于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对于学生的作文,在他们自改之后,不能草草收场,在此基础上应顺水推舟,对学生的批改情况进行小结,进行必要的激励,可评选出全班的“最佳修改作文”、“火眼金睛”、“修改小能手”……不断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积极性。
二、生生互改,在修改中借鉴
让学生互改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和激发学生修改兴趣的有效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都有欣赏、修改同学作文的热情和兴趣。所以,学生互改作文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在欣赏、修改别人作文的同时,借鉴学习,有利于学生内化和反思自己的作文。
学习互改作文前,必须构建相应的批改小组,可以按座位划分小组或同桌结对、自由组合小组等,4人左右为一组,并选出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
实施互改时,参照前面的作文批改步骤,作针对性的批改,要求学生努力在批改的文章中找“金子”,找出写得好的地方,为什么好,怎样评点这些好地方,同时也要找出存在问题的地方,共同讨论怎样修改才算最好。最后可以在小组内予以相应的评价。互改结束后,由每组的组长汇报组里批改的情况(重点汇报其中一篇文章的批改情况),汇报后可让全班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做点评。通过安排多次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互改作文的方法,享受互改作文的乐趣。
三、教师批改,在引导中提升
在学生自改及互改的基础上,老师要充分发挥好批改作文的主导作用,尽量做到快速批阅,短时高效。
1.在批改中多一份尊重,多一些宽容。
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不应用成人的眼光对学生的文字评头论足,更不能用文学编辑或文学评论家的眼光看待小学生作文。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力求保持他们作文的原意,绝不能用教师的思路代替学生的思路,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文知识都很有限。学生在作文中难免有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但那是无关紧要的,随着他们语文知识的增长,自然会知道怎样把他们想说的话说得更清楚、更明白。如果教师对他们的作文要求过高过严,就只会适得其反,很容易打击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产生畏惧写作文的心理。
2.在批改中多一份欣赏,多一些激励。
写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它需要热情而真切的赞美。老师在作文批改中要怀有一颗欣赏的心,把寻“宝”作为一个重点,发现文章里的亮点予以肯定,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并在旁边写下中肯的点评“精彩”、“生动”、“棒极了”……在作文总评中多运用启发性和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温馨得体的评价语言足以成为学生不断进步的推动力。其实,我们写下的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激励,还触发学生心中的那份“期盼”,更在学生心中播下一个“我要写出精彩”的种子。
3.在批改中多一份慷慨,少几些吝啬。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自尊心及写作兴趣。因此,在实施评价过程中,只要学生的作文有可圈可点之处,有了一定的进步,只要学生写的是真话,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表达的是真情实感……老师就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话语,不要吝啬自己笔下画之不尽的“笑脸”及写之不尽的高分数和高等级。我们应该相信,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更是夸出来的。
四、“二次作文”,让“改”更有实效
曾经在书中看到一些学校搞作文教改,老师“快速批改”、学生“二次作文”,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便在作文教学中实践一番,效果果然不错,学生在自改或互改的基础上作文又有一定的提升。欣喜之余我又引导学生进行“三次作文”“四次作文”,后来学生居然渐渐喜欢上这种练笔方式,作文水平也有很大提升。
以前鼓励学生勤于练笔,每周写两三篇作文,但每次练笔的内容都是新的,学生粗制滥造、胡乱应付,每次练习可谓都是蜻蜓点水。“二次作文”则让学生进入了写作文的潜能区域,让学生作一篇有一篇的收获,有效克服了只讲“多写”,不讲“实效”的弊端,真是“文章不厌百回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