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研究*

2016-10-12 09:01杨建利邢娇阳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年8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深度农产品

杨建利,邢娇阳

(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现代农业·

“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研究*

杨建利※,邢娇阳

(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文章分析了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而农产品价格不断触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问题日益突出,稳粮增收的难度不断加大。“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不仅培育了农业发展的新动力,而且催生了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为我国农业发展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成为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的新引擎。但是,“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也面临着“农村信息孤岛”依然存在、农民获取“互联网+”信息的能力偏低、“互联网+”服务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挑战,阻碍着“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基于此,该文提出了要制定“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农人”、夯实“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物质基础、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业全产业链进行改造等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加快“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将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价值链,促进农业走上“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

互联网+农业融合新农人

0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如何在新常态背景下加快农业现代化,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新时期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即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以“互联网+”为依托不断创新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1],培育和催生农业发展的新动力,正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搭上“互联网+”的信息化“高铁列车”。因此,研究“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让农业发展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引领农业在宽带上增效、农民在键盘上增收、农村在鼠标上繁荣则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常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整个经济面临着增长速度放缓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农业发展也不能独善其身,保持农业良好发展势头,实现粮食生产高位护盘、高点爬坡的难度不断增加,农业发展的新旧矛盾、内外困难相互交织,既有“成长的烦恼”,也有“转型的阵痛”,这些制约农业发展的问题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还会长期存在,是我国农业发展必须面对的新常态[2]。

1.1经济增速放缓,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受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2014年GDP达到636138.7万亿元, 2000~2014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如图1所示。

图1 2000~2014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变化数据来源:历年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整理而得

由图1可以看出, 2003~2011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0%左右, 2007年达到14.2%。但近两年来,我国GDP增速放缓, 2012年、2013年为7.7%, 2014年仅为7.3%; 而2015年中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3]。随着经济增长率从高速增长转到中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减缓,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的难度增加成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常态之一。

1.2农业生产面临着“两板”挤压,农业生产的效益持续走低

农业生产面临的“两板”即农业生产成本“地板”与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成本“地板”在抬升,包括人工、农机作业、土地流转等费用上涨很快,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也不便宜[4]。2013年3种粮食平均成本每公顷1.266 645万元,是2000年的2.99倍,年均增长8.80%*根据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整理而得。。同时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不断触顶,农产品价格全面飘红。2015年入秋以来,粮食主产区的价格下跌明显,农户价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2014年达30%,而小麦在国庆前也经历了一轮断崖式下跌,水稻收购价总体稳定,但部分地区较往年也有小的跌幅[5]。农业生产面临着“两板”挤压成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常态之二。

1.3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压力加大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耕地、水资源被过度利用,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环境承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化肥、农药及农膜等化学产品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理化性状被破坏、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化肥利用率低下,对粮食增产的效果不断下降[6]。据统计我国农作物平均每公顷化肥用量324kg,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公顷120kg),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同时,化肥、农药及农膜的大量使用还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资源与环境的“紧箍咒”日益趋紧成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常态之三。

1.4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户兼业化问题突出,保障农业后继有人的困难增多

当前,我国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户兼业化问题日趋严重。首先农村空心化现象日趋突出,大量的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力不断向城市流动,农村常住人口持续减少。其次,农民老龄化问题不容忽视。当前农村种田主要靠老人,中农办副主任韩俊表示,农村的老龄化可以说速度比城市还要快,中老年农民越来越成为我们农业劳动力的主力[7]。最后,农户兼业化倾向比较明显,职业农民所占比例城现不断下降的态势,根据2015暑期在吉林、安徽、河北的调研,3个省份中职业农民占样本总数的比例仅为14%, 16%和12%。保障农业后继有人的困难增多成为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常态之四。

2 “互联网+”: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互联网+”为我国农业发展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是我国农业搭上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特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高速列车,实现弯道超车、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的必由之路。

2.1“互联网+”是实现农业产出高效的有效途径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由“农业2.0时代”向“农业3.0时代”跨越。首先,“互联网+”行动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提升了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智能化程度,优化配置了农业生产所需的资源,提高了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2015年,黑龙江垦区七星农场通过“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实现大豆每公顷产量3 000kg,玉米每公顷产量1.050 0万kg; 玉米万亩片每公顷产量1.430 625万kg,大豆万亩片每公顷产量3 571.35kg[8]。其次,“互联网+”行动,通过IT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创新了农产品流通方式,实现客户的精准营销,大幅节省了营销成本[9]。农业拥抱互联网是实现农业产出高效的有效途径。

2.2“互联网+”是实现农产品安全的有力支撑

“互联网+”行动计划以计算机为中心,集成信息技术,将感知、传输、处理及控制融为一体,大大推进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智能化及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安全水平。首先,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生产、流通及销售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实现农产品产供销的标准化。其次,通过移动通信、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搭建农产品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再次,通过移动通信技术采集及汇总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对农产品安全事件按照行业类别、信息来源、涉及范围及危害程度等进行初步识别,建立确保农产品安全的应急联动机制,有利于农产品安全风险预警。“互联网+”行动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2.3“互联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新引擎

“互联网+”行动通过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控制和精准管理,实现了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化、农业从业者服务更有针对性、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更加科学化,为农业生产及经营管理提供精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通过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体系、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智能农机建设工程等建设,收集、分析、应用墒情、苗情、灾情、病虫害等大数据,实现对农业生产的精准控制,推动农业由大水大肥大药的生产方式向“节水、减肥、降药”的生产方式转变,促使农业生产迈上可持续、绿色增产之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66.67hm2棉花基地应用精准生产物联网技术,实现每年节水40万m3,节肥40t,节药6.4万元; 重庆市原种猪场采用智能猪舍与母猪自动饲喂系统,每年节省人工成本20万元[10]。“互联网+”正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新引擎。

3 “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机遇考察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呈现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特征,为“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带来了重大机遇。

3.1雄厚的财力为“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新常态背景下,尽管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增速放缓,但是由于经济总量庞大,实际增量仍然相当可观。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人均GDP达到7500美元,国家财政收入超过14万亿元,即使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为6.5%,今后每年的GDP增量仍然可以保持在4万亿以上。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不断强化,为“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3.2科技的进步为“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强的驱动

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人口结构不断变化、要素成本持续上升,我国经济发展正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也开启了千年未有之变局,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不断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与销售领域,如利用遥感技术对大区域的作物面积监测、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测等[11],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日臻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国“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提高了强劲的引擎。

3.3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为“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强大的牵引力

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快速发展,为“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现代的生产要素、管理手段和技术支撑。同时,由于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为“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运而生,“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所要求的产业形态、组织形态正日渐成型,为“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强大的牵引力。

3.4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增添了新活力

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努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农村改革正在更深层次、更宽广的领域次第展开,再度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必将为“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增添了新活力。

4 “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挑战透视

当前,实现“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用“互联网+”串起现代农业的链条,将互联网技术深度渗透到现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4.1“农村信息孤岛”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

当前,“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产业跨界融合,培育和催生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引领、支撑作用的新业态、新产业。农业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核心领域之一,互联网与农业,一个现代一个传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两者逐渐紧密结合起来,从对农业的深度改造开始,到颠覆农业的传统营销模式,“互联网+农业”正开启我国小农经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然而,城乡数字鸿沟、农村信息孤岛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尤其是在西部农村,有相当比例的农民仍然对互联网比较陌生,甚至不知互联网为何物,更没有利用互联网助力农业生产,“农村信息孤岛”已成为我国“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主要障碍。

4.2农民获取“互联网+”信息的能力偏低

随着互联网向农业领域的不断延伸,我国农业互联网呈现出了美好的愿景。如在黑龙江省富锦市水稻智能化生产示范园区,稻田如缺水已不需要人工操作,安装在田间的水位传感器会自动检测水层深度,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系统诊断后,发出的决策指令传输到田间的灌溉控制装置,之后水池内的水就会自动灌入稻田; 以云数据为平台,实现了对农田作物长势、养分诊断、灾害预警监测与评估。然而,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农村青壮年大都迁移到城镇务工,很多农村大都是留守老人和妇女,文化水平偏低,不会也不习惯使用网络,信息意识和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能力低,既懂传统农业,又懂互联网的人才极度缺乏。农民获取“互联网+”信息的能力偏低已成为制约我国“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

4.3“互联网+”服务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稳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在农产品交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在农民“务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正唤醒一直沉睡的农业互联网经济潜力。然而,当前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特别是在边远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处于空白状态。2015年,农村中仍有5万多个行政村没有通宽带,农民家庭中拥有计算机的农民家庭占比不到30%,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27.5%,仍有70%以上的农民没有利用互联网[12]。而且,农业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偏低、数据分割严重,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仍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信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仍然任重道远。“互联网+”服务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已成为我国“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掣肘。

4.4“互联网+”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亟待提高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互联网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正当其时。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极大地推进了现代要素在农业生产的广泛应用,缩短了生产与市场的距离,进一步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不断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为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然而,农业是一个庞大的传统产业,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农业问题千丝万缕,错综复杂。当前,互联网服务农资供应、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与销售、农业政务管理各环节的能力亟待提高,推动农业经营模式和产业体系创新的能力仍需加强。2015年1~9月,农村网购规模约为1830亿元,仅占全社会网购总规模的7%[13]。“互联网+”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不强已成为我国“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短板”。

4.5农产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当前,我国跨区域农业电商平台与本地农业电商平台发展渐入佳境,农产品快速进城与工业品快速下乡双向互动的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数据显示, 2014年全国农村电商销售额已超过1400亿,仅在淘宝、天猫平台上注册的农村网店数就超过160万个。但是,在农产品网上交易日益火爆的同时,也有发展的烦恼,农产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成为制约“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又一因素。农产品传统的销售模式是大量农产品集中运输、到站分发,分担了物流成本。而互联网时代,生产者直接面对消费者,流通环节减少了,但物流成本大大增加了,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更高,损耗大。如邹平县的蓝莓,如果走电子商务,一箱蓝莓(4盒,每盒125g)售价50元,其中蓝莓成本仅20元,保鲜冰袋、包装等6元,快递费要24元。而从大批发市场进货,蓝莓80元/kg,比电商反而有价格优势[14]。

5 “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快“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将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价值链,特提出如下建议。

5.1制定“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战略,破解“农村信息孤岛”难题

加强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制定“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战略,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首先,制定“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发展的目标、任务、步骤及保障措施,形成统一规划、稳步推进的新格局; 其次,制定“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路线图,推动“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有序健康发展; 最后,加快“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立法,促进“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依法进行。通过“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战略的实施,让宽带覆盖全部农村、互联网服务现代农业建设全过程、电脑进入所有农户,破解“农村信息孤岛”难题。

5.2加快制度建设,促进“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驶入时代高铁

当前,加快制度建设已成为促进“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当务之急。首先,各级政府要加快制定适合本地区“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指导性意见,重点聚焦在农资购买电商平台建设、农业生产精准智能管理平台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等方面; 其次,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如税收优惠、低息甚至无息贷款、技术研发补贴等,引导工商企业积极投身“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形成“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合力; 最后,通过电视、报纸、短信、微信等形式大力宣传“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好处,将“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化为亿万农民的自觉行动,为“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提供原动力。

5.3大力培育新农人,为“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提供人才支撑

“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农产品生产决策进行指导的过程,是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农业生产管理精准化的过程,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过程,传统农业将历经一场浴火重生的“革命”,必须加快培育“新农人”,促进“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通过政策制定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人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成为使用互联网技术的带头人,带动家庭农场主、合作社成员及普通农户拥有互联网思维,掌握互联网技术并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培养一批既懂互联网技术,又懂农业生产的复合型人才,为“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提供智力支持。

5.4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物质基础

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农资、农产品信息、物流网络体系,夯实“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物质基础。首先,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唤醒多年沉睡的农村互联网经济潜力; 其次,加快实施农业大数据工程,及时、准确、全面采集农业数据,搭建农资、农产品电商平台,实现农民分析、利用农业数据快捷化、便利化; 再次,着力完善农资、农产品物流网络体系,特别是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降低生鲜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在消费者品尝到新鲜农产品的同时,不断提高电商的盈利水平。

5.5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业全产业链进行改造,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推进“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应着眼于整条农业产业链的融合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环节。首先。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的全过程,包括育种、栽培、灌溉、收割等环节,倒逼“精细农业”,助力农业产出高效; 其次,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全过程,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地板”,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助力农民增收。再次,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产品的储藏、运输全过程,不断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电商盈利水平; 最后,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全过程,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国民“舌尖上的安全”。

5.6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提供资金保障

“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财力投入是基础。首先,各级政府要建立“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其发展后劲,建议各级政府将财政支农资金、土地出让金等项目的一定比例投资“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而且中央政府的投入要大力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违者必究; 其次,建议建立“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基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拓宽“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资金来源渠道; 最后,对于非共益性的建设,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向受益的农民适当收取部分费用,促进“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资金来源多样化。

5.7建立“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组织机构,促进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各级政府要成立促进“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相关机构,为“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提供组织保障。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将“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作为各级政府行政长官的一项重要职责,将该项工作的成效作为衡量其工作绩效的重要尺度之一; 其次,强化各项工作的有机衔接,促进“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各项工作在目标任务、空间布局、政策措施等方面定位清晰、功能互补; 最后,成立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众代表等组成的督促检查小组,定期对“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发展进度、质量进行督查,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

[1]杨菲. 互联网+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北京青年报, 2015-06-30

[2]农民日报编辑部. 开辟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新篇章.农民日报, 2014-12-22

[3]李克强. 中国经济增速无需固守7%.第一财经日报, 2015-10-26

[4]李克强.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求是, 2015,(02): 2

[5]金微. 三大主粮收购价全线下跌中国农民恐损失千亿.华夏日报, 2015-10-19

[6]李国祥.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及其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程度分析.中国农村经济, 2014,(05): 11

[7]中农办. 种1亩地的收入≈城里打工1周工资.羊城晚报, 2015-11-05

[8]杨海全、张元强. 黑龙江垦区七星农场借“互联网+”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人民网, 2015-11-29

[9]连耀山. 互联网环境下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36(03): 87

[10]乔金亮. 互联网+三农,且行且近.经济日报, 2015-11-30

[11]唐鹏钦. 基于遥感技术的耕地复种指数研究进展.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31(04): 21

[12]王文生. 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打造我国现代农业升级版.新华网, 2015-05-20

[13]陈洁. 农村电商成新蓝海互联网乡村恋爱如火如荼.国际金融报, 2015-12-07

[14]卞民德. 当农村遇上互联网,“互联网+农业”不是简单做加法.人民日报, 2015-07-05

THE DEPTH COMBINATION OF "INTERNET +" AND AGRICULTURE*

Yang Janli※, Xing Jiaoyang

(Chengdou Normal University Sichuan Chengdou 611130)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normal, in which the cos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tinues to rise, and the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reaches the top, the constraints of resources is tightening, the environment is polluted seriously, the problems of rural hollowing, peasant aging and part-time farming ar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et +" and agriculture not only fosters the new power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ut also have given birth to the new agricultural products, new agricultural models and new agricultural formats, great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griculture. However, on the one hand,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et +" and agriculture is facing with 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facing with severe challenge, such as rural information isolated island, the low ability of farmers to receive information of "Internet +",the weak basic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it should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set up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depth combination of "Internet +" and agriculture, vigorously foster the "new farmers",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 infrastructure, reform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of agriculture including the produ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the storag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the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and the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and share more the interes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 farmers, so as to promote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o the road of "production is more efficiency, product is more safety, resource is more 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 is more friendly agriculture".

Internet +; agriculture; combination; new farmers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829

2015-12-20

杨建利(1977—),男,河北泊头人,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Email:yangjianli100@163.com

S126

A

1005-9121[2016]08-0191-07

*资助项目: 2015年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新常态背景下四川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优化研究”(SC15B007)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深度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现代农业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