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进
考点一:商鞅变法与大化改新、查理·马特改革之比较
【例1】(2015·湖南邵阳)1912年,毛泽东同志在《商鞅徙木立信论》中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商鞅之法”不包括( )
A.颁布均田令
B.奖励耕战
C.承认土地私有
D.推行县制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内容的了解程度。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答案】A
【例2】“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是( )
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B.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解析】日本大化改新与查理·马特改革两者的共同之处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答案】D
【例3】(2015·江苏南通)查理·马特改革以后,西欧逐渐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这一制度( )
A.以中央集权为特色
B.以土地分封为纽带
C.以政教合一为基础
D.以城市自治为核心
【解析】查理·马特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了不同等级的封建主,从而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这种封建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以土地分封为纽带层层分封的基础上的。
【答案】B
【创新演练】
1.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比较商鞅变法、大化改新和查理·马特改革,它们的共同点是( )
A.都承认土地私有
B.都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C.都模仿外国先进的制度
D.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2.从对国家的影响来看,下列历史事件中与中国商鞅变法相似的是( )
①查理·马特改革 ②大化改新 ③伊斯兰教创立 ④拜占廷帝国衰亡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改革是( )
A.伯利克里改革 B.商鞅变法
C.大化改新 D.查理·马特改革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大化改新、查理·马特改革的共同点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变法,通过变法,秦国的封建制度最终确立起来。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变革运动,日本由此进入封建社会。查理·马特改革使法兰西王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它们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2.A【解析】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为其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照选项,查理·马特改革、大化改新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国力。
3.D【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西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最高峰,A项不符合题意。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B项不符合题意。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C项不符合题意。查理·马特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D项符合题意。
考点二: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例1】(2015·广西贺州)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印度群岛的航线,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亚当·斯密所说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是指( )
A.文艺复兴 B.殖民扩张
C.新航路开辟 D.提出地圆说
【解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印度群岛的航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是指新航路开辟。
【答案】C
【例2】(2015·山东临沂)图中的历史人物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其远洋航行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他的航海活动( )
A.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B.促进了我国与欧美国家的经济交流
C.对非洲国家的财宝进行了大肆掠夺
D.与所到的亚非各国发生了激烈冲突
【解析】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答案】A
【例3】(2015·辽宁营口)“1492年,他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该材料描述的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B.达·伽马到达印度
C.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D.麦哲伦环球航行
【解析】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启程,开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哥伦布到达今天的古巴、海地等地。
【答案】A
【创新演练】
1.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开始传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这种现象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
A.推动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
C.促进了欧洲工商业的发展
D.促进了欧洲文化思想的繁荣
2.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C.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要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3.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最早能吃到美洲玉米、马铃薯的是 ( )
A.英国人 B.葡萄牙人
C.西班牙 D.法国人
4.郑和下西洋和欧洲人开辟新航路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据此回答:
(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新航路开辟时,航海家达·伽马到达了亚洲的哪国? (2)郑和下西洋和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我国古代外交的什么传统?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
2.D【解析】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对对外扩张的需求。
3.C【解析】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最早能吃到美洲玉米、马铃薯的是西班牙。因为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是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哥伦布。
4.(1)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印度。(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扩大了明朝的影响,促进了南洋的开发。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有利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但给亚洲、非洲、美洲的人民带来了殖民主义灾难。(3)和平外交,友好交往。
考点三:中国与西方近代化历程的对比
【例1】(2015·湖南邵阳)2014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陪同到访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中南海瀛台散步时说,光绪帝时,国家衰败了,他搞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太后关在这里。文中所指的“百日维新”( )
A.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
B.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解析】A项是百日维新的性质,B、D两项分别是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影响,C项是洋务运动的影响。
【答案】A
【例2】(2014·江苏苏州)钱乘旦教授在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说:“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该国限制“一个人的绝对权力”是通过颁布(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美国1787年宪法 D.《人权宣言》
【解析】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答案】A
【例3】(2015·四川攀枝花)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其共同点不包括( )
A.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B.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C.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可以用排除法。D项只符合美国独立战争的情况,不符合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答案】D
【创新演练】
1.比较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三者的共同点有( )
①发生于社会大变革时期 ②反对封建主义 ③宣扬民主、科学 ④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能。”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应该走的道路是( )
A.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B.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3.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英国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材料一
(1)上面图片反映了英国的近代化历程。图2是 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宣扬的核心思想是 。图3中的法律条文出自《 》,它确立了 的资产阶级统治。图4是英国 过程中瓦特改进的机器,它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
材料二 在中西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打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了……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2)下面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请依据所学知识,填出图中空白处内容。
(3)依据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指出中英两国近代化历程的不同之处。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解析】③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主张。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启蒙运动宣扬自由、平等(理性主义)。①②④符合题意。
2.B【解析】“变革人心”应是思想运动,“改变政令”属于政治革命,“达到有形的物质”应是经济方面的举措,结合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事件,B项符合题意。
3.(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工业革命。蒸汽时代。(2)①自强求富;②器物(科技);③戊戌变法;④辛亥革命;⑤制度;⑥民主科学。(3)不同:英国近代化历程首先是思想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近代化历程却是正好相反的,由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最后到学习思想。启示:历史的发展是艰难曲折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国家的发展都要立足本国国情,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或方式等。
考点四: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
【例1】(2015·山东泰安)某网站为纪念“百日维新”117周年展开了大讨论,下面观点不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期间在位的清朝皇帝是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光绪帝
B.戊戌变法时期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
C.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害
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解析】戊戌变法的目的是在维护清政府统治的前提下,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D
【例2】(2015·广西河池)“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为“弃旧图新、迎头赶上”,日本实施了( )
A.大化改新
B.1861年改革
C.明治维新
D.百日维新
【解析】大化改新是在日本奴隶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实行的改革。明治维新是在美国入侵,国内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实施的改革。
【答案】C
【例3】(2015·海南)明治维新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其改革内容中,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目光的举措是( )
A.废藩置县
B.加强中央集权
C.推行义务教育
D.允许土地买卖
【解析】日本在向欧美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国家发展需要大量人才,于是仿照欧美设立新式学校,推行义务教育,从而推动了日本的快速发展。
【答案】C
【创新演练】
1.明治天皇和光绪皇帝在位时期进行改革的内容都涉及( )
A.大力提倡和发展文化教育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废除封建制度
2.九年级一班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图6是他们列出的研究提纲。该研究的主题应是( )
A.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B.戊戌变法
C.美国南北战争
D.日本明治维新
3.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是19世纪中日两国为应对各自的民族危机,进行的救亡图存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19世纪中期以前,日本仍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明治维新使它绝处逢生。19世纪末期,中国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结果却失败了。
(1)19世纪中期,日本出现了哪些社会危机?为了摆脱危机,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哪一措施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
(2)明治维新使日本绝处逢生,戊戌变法在中国为什么失败?明治维新中最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戊戌变法具有特殊意义,为此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其功不可没。
(4)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解析】从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内容来看,明治维新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戊戌变法中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表明近代教育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2.D【解析】从图片内容分析,“废藩置县”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明治维新学习欧美文明,采用欧美学制,发展教育;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1)美国的入侵激化了民族危机;封建幕府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2)戊戌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维新派没有发动人民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等。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3)向西方学习,促进本国近代化。(4)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维新派提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这是爱国的、进步的,在社会上起了启蒙作用。维新派和顽固势力展开思想上的正面交锋,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派提出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倡导西学,要求废除科举制,改革教育制度,冲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维新派培养人才,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等。
考点五:比较俄国与中国的革命道路
【 例1】(2015·甘肃兰州)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始于( )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改革开放
【解析】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答案】C
【例2】(2015·吉林)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答案】C
【例3】(2015·四川攀枝花)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十月革命后对其进行了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人类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④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答案】A
【创新演练】
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它对中国革命的最主要影响是( )
A.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民族解放道路
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原因是( )
A. 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 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 二月革命以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反动势力异常强大
D. 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3.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发展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同样的而且还特别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内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通过各国内部和中国内部自己的规律性而引起的……
(1)为什么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2)新文化运动后期,十月革命的胜利影响到中国内部的变化,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如:李大钊在《 》上发表了《 》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
(3)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内部自己的规律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了一条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完全不同的道路。请说出这条革命道路。
(4)你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的胜利,给贫穷落后的中国指引的道路是:由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武装夺取政权,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崭新的民族解放道路。
2.C【解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但俄国的资本主义力量薄弱,苏维埃政权掌握着强大的工人武装。而中国大革命的失败证明了反动势力的强大,尤其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统治建立后,大城市更是反动势力的重心所在。这就决定了中俄革命道路的不同。
3.(1)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或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2)新青年;庶民的胜利。(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4)从本国国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盲从,勇于探索,找到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正确道路等。
考点六:中国改革开放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例1】(2015·四川自贡)图7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人均家庭收入不断增长变化的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不断增长。
【答案】B
【 例2】(2015·黑龙江龙东)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答案】A
【例3】(2015·广东茂名)“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俄),在运用计划与市场的手段来发展经济上进行过一系列的探索,其中不成功的探索有( )
①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 ②斯大林模式 ③赫鲁晓夫改革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从苏联(俄)的改革来看,只有列宁新经济政策是成功的探索,排除①,故选D项。
【答案】D
【创新演练】
1.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结果,苏联最终在改革中解体,中国却走上了健康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在于( )
A.中国制定了恰当的民族政策
B.中国较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C.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D.中国经济增长较快,国力不断提高
2.1991年底,飘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半个多世纪。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
A.国家名称的变化
B.社会制度的改变
C.经济体制的变化
D.两极格局的结束
3.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都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苏联和中国都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都进行了改革,但是产生的结果却截然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苏联和新中国在向工业化迈进时都制定了什么计划?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什么?两国计划的实施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2)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和1985年苏联进行的经济改革,主要领导人分别是谁?两国经济改革的结果怎样?
(3)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苏联解体的主客观因素。
(4)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及其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中国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得益于中国找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得益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
2.B【解析】苏联解体使苏联由社会主义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其实质是社会制度的改变。
3.(1)发展经济的五年计划。重工业。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形成了东北工业基地和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邓小平;戈尔巴乔夫。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苏联的经济改革失败,最终导致国家解体。(3)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误,导致经济困难,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等原因。(4)任何革命和改革的探索实践,都要从实际出发,借鉴先进经验,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考点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例1】(2015·广西河池)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一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中共的诞生
B.秋收起义的发生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
D.红军长征的胜利
【答案】C
【例2】(2015·辽宁锦州)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场牵制了日军60%以上的兵力。至抗战结束,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按1937年比值计算)。以上材料中的数据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 )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③直接抗击了德、意法西斯国家 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可以看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①②符合题意。
【答案】A
【例3】(2015·海南)下列拍摄于1945年的三幅珍贵历史照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B.苏联卫国战争胜利
C.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D.欧洲战争结束
【解析】德国投降标志着二战的欧洲战场结束;日本投降标志着二战的亚洲战场结束及二战的全面结束。因此,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答案】A
【创新演练】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把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坚守和平的希望。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②苏军攻克柏林 ③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④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②①
2.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此,某校九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史实回顾】
(1)填写二战展板。
【归纳分析】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你有何认识?
【深入探究】
(3)如何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果”?
【历史思考】
(4)设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何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时间是1942年1月。苏军攻克柏林的时间是1945年5月2日。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时间是1944年6月6日。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45年2月。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是①③④②。
2.D
3.(1)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战役。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国共实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认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团结力量大等。(3)中国人民在进行战略大反攻时,美国向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苏联也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4)警示世人记住战争的创伤,反思历史,珍爱和平;重温历史,提醒人们加强合作,应对威胁和挑战,为人类的共同幸福而努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