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冲突的社会根源探析

2016-10-11 12:03贡勋张忠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25期

贡勋 张忠华

摘要:冲突理论认为师生冲突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反映着家庭、学校、网络、法律的社会现实冲突,而社会变迁的持久张力、社会价值的功利取向、社会资源的城乡失衡才是隐藏在师生冲突背后的社会根源。只有深入研究并厘清师生冲突的社会根源,才是预防与面对师生冲突的前提。

关键词:教育冲突论;师生冲突;社会根源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9A-0007-03

美国社会学家特纳(Jonathan H. Turner)认为:“冲突是双方之间公开与直接的互动,冲突的每一方的行动都是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1]冲突理论对于师生冲突的意义与价值在于揭示冲突背后的社会本质和社会根源。只有把握师生冲突的真正社会根源,才能够正确认识师生冲突并有效化解师生冲突。

一、师生冲突的多学科阐释

我国学者从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视角对“师生冲突”进行了研究。首先,教育学学者在分析“师生冲突”产生的原因时,强调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于管理手段、教育方式上的主观差异,李金霞认为“师生冲突主要是指师生之间由于教师外在权威的滥用和学生主体性意识增强而引起的,针对同一问题、对象而发生的或隐蔽或公开的,对教学造成一定干扰的一种社会互动”[2]。其次,文化学学者在分析“师生冲突”的成因时,指出师生冲突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林存华认为“师生文化冲突和师生冲突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即指持不同性质文化的教师与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对立、对抗”[3]。最后,社会学学者在分析“师生冲突”的成因时突出师生社会地位的差异,即师生所代表的两个不同社会身份之间的冲突。总之,所有学科的学者在分析师生冲突时,都把师生冲突“视为一种社会互动过程,且互动的双方存在一定的对抗性”[4]。

二、师生冲突背后的社会现实审视

依据冲突理论,师生冲突与社会密切相连,对于师生冲突的研究要从社会现实情境着手,从而厘清师生冲突的真正根源。

(一)家庭教育冲突:异地或留守

在农村及边远地区,父母担负着全家人生存的希望,背着沉甸甸的担子外出打工,孩子选择留守接受隔代教育还是随父母接受异地教育?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具有基础作用,关系到孩子的德性、习惯、气质的培育与养成。如果随迁到父母工作所在地接受教育,将面临诸多实际问题,比如入学困难、花销巨大、父母监护时间有限等。再加上父母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孩子难以倾诉内心的想法,得不到家庭的关爱与温暖,更不利于孩子内心的健康发展。如果选择留守家乡接受教育,“留守儿童”便像“断了线的风筝”,诸多问题依旧存在,太多不幸的案例让我们不得不关注这类身份独特并亟须保护的群体。留守虽然解决了随迁造成的资金、距离、时间上的问题,但隔代家庭教育实效令人担忧。祖辈对孩子较亲昵,容易溺爱青少年,而缺乏对孩子行为、心理上的正确引导,缺少健全、严格的人格教育,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使师生关系存在巨大隐患。

(二)学校教育冲突:育人或育分

在学校教育中,视育人为关键还是视育分为关键也是一种隐存冲突。虽然绝大多数学校宣称“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仍是以“分数”、“排名”、“好差”等标签化、等级化的符号、指标衡量孩子。学校的主要任务不仅是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做人的道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在现实的学校情境中,道德教育不是教育教学的主旋律,而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附属品。学校的课程设置简单地以满足应对考试、提高成绩为根本出发点,忽视了法制教育、生命教育、人格教育,忽视了心理健康的引导,师生关系异化为一种“支配—从属”的配合性工作关系。在紧张、单调、枯燥的学校生活氛围中,学生极易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对学校及教师产生逆反和对抗情绪。

(三)网络使用冲突:约束或放任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更是他们获得心理安慰的基本渠道。网络中有些影视作品、游戏、卡通漫画中充斥着血腥暴力、刀光剑影、悬疑恐怖等内容,为所欲为、鲜血淋漓的场景使得暴力虚拟化、低害化,导致青少年沉浸在这样“热血澎湃”的世界中无法自拔,且不会因暴力言行产生恐惧感、负罪感。在虚拟世界(特别是网络游戏)的枪林弹雨、枪刀械斗中,青少年获得了一种生活外的刺激感、成就感、满足感、兴奋感,发泄了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满情绪,获得了一种虚拟世界的“认可”。由于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成熟,自制能力也很有限,如果对他们的网络行为不加必要的约束,他们会因长时沉湎网络而模糊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线,把虚拟世界的行为模式带到现实世界中,这也是师生冲突频发的一个社会背景。

(四)法律原则冲突:保护或惩戒

未成年人犯罪常抱有类似“我们还没有成年,就算犯了罪,也不用坐牢”的想法,这种想法不仅说明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而且还反映了法律原则上的冲突:相关法律制定的出发点到底是保护还是惩戒违法的未成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时: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这样,“受到保护的未成年人”既打不得,也关不得,只有被送到工读学校,监护人则代替他们接受民事处罚。如果父母因此受到处罚而未成年人丝毫没有感知,再加上很多问题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本来就不好,那么这对违法的未成年人又怎么称得上是一种惩戒呢?当前,校园暴力时有发生,与我国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违反法律法规的青少年保护过度而惩戒不足,从而难以对他们形成有效威慑不无关系。

三、冲突理论视野下的师生冲突社会根源分析

冲突理论注重社会各个次群体之间的关系,集中反映了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压迫与反抗关系。师生冲突是由社会不同阶层由于追求更多权力与最大化利益,而逐渐暴露出资源的分配不公与交往中的不平等关系所造成的。社会转型时期的师生冲突归根结底还是社会化的结果。

(一)社会转型的持久张力

社会转型的持久张力是指社会系统在发展、变迁、转型过程中,由于结构失衡、破坏行为等而持续产生的各类社会冲动力量。社会转型时期的张力尤为明显——不断加快的社会生活节奏、浮躁惶恐的社会氛围、层出不穷的社会观念、良莠不齐的社会组织、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更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方式与为人处世原则。在学校教育中,受到现实因素制约,人格教育、生命教育、网络教育、法律教育的影响力有限,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法律法规意识令人担忧,面对多元价值时易陷入认知迷茫状态而显得精神虚无。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庭由于文化、身份、经济的限制,面对社会生存的压力时,或多或少会出现不当的思想和言行,深刻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社会转型的持久张力无一例外地体现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使一部分青少年思想偏激、价值偏畸、性格偏执、行为偏失,成为师生冲突的一大社会根源。

(二)社会价值的功利取向

社会价值的功利取向是指以谋取利益最大化为取向的社会价值观。社会越来越急功近利,在价值观念上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在行为方式上使用强有力的手段,以财富、名利、身份的最大化获取作为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学校作为社会组织中的一个部分,也受到了社会功利价值取向的影响,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学校体制,逐渐构建起制度化的管理模式、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和集中化的教育模式,通过科层制将学校意志——价值目标设定的功利化、价值评价标准的功利化、价值实现手段的功利化灌注到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各个过程与环节中。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外部控制和严格管理,追求成绩的迅速提高和升学率的稳步提升,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成为“补充性科目”,学生在这种僵硬的、死板的、单调的学校生活中被“边缘化”,显得无所适从,甚至人格被这种功利化的教育“扭曲”。社会价值的功利取向影响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这种功利的教育价值取向从教师身上衍射出来,与拥有“生命的主体性、生成性、不确定性、创造性”的学生对立,成为师生冲突的社会根源。

(三)社会资源的城乡失衡

城乡教育差异的背后其实是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和社会权力的不平等。与城市儿童相比,农村儿童的教育与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与挑战,想要鲤鱼跳龙门并非易事。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在家庭教育中,农村儿童进行着零散、非正式的知识学习,获得非正统的教育资源。同时,农村学校获得较少的经费支持,且农村教师年龄老化、知识陈旧、方法窄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倘若农村儿童留在当地接受教育,依然会对城市的教育资源和条件抱有憧憬,与教师、学校、家长所实际给予的形成差距,学生获得不了满足感。而面对生源质量差的学生又身兼数职时,农村教师又会力不从心,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偏见便易引发师生冲突。倘若农村儿童来到城市接受教育,城乡资源上的差异在教师与学生身上更暴露无遗:一方面学生对城市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另一方面学生的习得水平与学习习惯等得不到城市教师的认可,使师生陷入尴尬的境地,由此成为师生冲突的又一社会根源。

面对社会转型,只有深入研究并厘清师生冲突的社会根源,才能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理师生冲突,从而建构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乔纳森·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范伟达,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245.

[2]李金霞.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取向的师生冲突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19.

[3]林存华.社会转型与师生文化冲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1.

[4]罗雯瑶.1999—2009年国内师生冲突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82-84.

责任编辑:杨孝如

Abstract: Theory on conflict holds that teacher-student conflict does not only refer to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but also reflects the social realistic conflict between family, school, network and laws. However, the social root hidden between the teacher-student conflicts includes the lasting tension of social changes, the utilitarian orientation of social values, and the imbalance of social resources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Therefore, we should confront and prevent teacher-student conflict by conducting deep research on and clarifying the social root of such conflict.

Key words: theory on educational conflict; teacher-student conflict; social 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