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蒙脱土催化合成正丁醚的研究

2016-10-11 03:06陈嘉盛
绿色科技 2016年14期
关键词:正丁醇浓硫酸选择性

李 莉,强 敏,程 杨,周 瑜,陈嘉盛

(武汉科技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改性蒙脱土催化合成正丁醚的研究

李 莉,强 敏,程 杨,周 瑜,陈嘉盛

(武汉科技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以离子交换法制备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正丁醇的醚化反应。结果表明:正丁醚制备的最佳反应温度为120 ℃、反应时间90 min、催化剂加入量8.7%(质量分数),且反应在常压条件下进行。在此工艺条件下,正丁醚的产率为58.2%,反应的选择性为79.3%。

蒙脱土; 正丁醚; 催化剂; 固体酸

1 引言

蒙脱土是膨润土的主要成分,是一类天然硅铝酸盐,具有层状结构并含有可以交换的阳离子。笔者利用离子交换法改性蒙脱土,制得的固体酸催化剂无毒无味,成本低廉,应用于以正丁醇为原料合成正丁醚的反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从而取代浓硫酸做催化剂时,出现的不可避免的严重的碳化反应,选择性差等问题。

2 实验步骤

2.1主要原料及设备

信阳蒙脱土;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的正丁醇;湖北鑫润德化工有限公司的三氯化铝。

采用D/MAX-3C型X射线衍射仪和Nicolet 5MX FT-IR红外光谱仪

2.2改性蒙脱土的制备

粗略称取10 g蒙脱土,放入烘箱中于100 ℃条件下烘干24 h,除去土样中的水分和某些有机杂质。将已烘干原土样放入已配制好的150 mL的6%AlCl3交换剂溶液中在常温搅拌下浸泡2 h,将浸泡所得样品进行抽滤除去滤液,在100 ℃条件下烘干24 h。再重复用交换剂浸泡一次,烘干,研磨成细粉。在马弗炉内加热至200 ℃,焙烧3 h,并磨碎成粉末。

2.3正丁醚的合成

将正丁醇溶液31 mL、改性蒙脱土催化剂2.4 g加入反应瓶,加热搅拌回流1 h,当温度上升至110 ℃左右开始回流,并分出水分。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分出水分,温度也逐渐升高,到达135 ℃时反应基本完成。用水洗涤、硫酸洗涤,再用水洗涤,无水氯化钙干燥,蒸馏,收集139-142 ℃馏分,得正丁醚。

(CH3CH2CH2CH2)2O+H2O

3 结果与讨论

3.1改性蒙脱土的XRD

XRD测试采用D/MAX-3C型X射线衍射仪,CoKa靶,石墨单色器,硅粉为内标,管压32 kV,管流40 mA,采用TREOR程序计算晶格参数。图1和图2是原土和改性蒙脱土的XRD分析图谱。

图1 原土XRD

图2 改性蒙脱土XRD

比较图1和图2,两者结构基本类似[5],说明改性后的蒙脱土中的Si-O键和Al-O键没有被破坏,保持了土样原有的结构。相比图1和图2,蒙脱土在2θ为6°附近的层间距(d001)从原来的1.5081 nm增加到了1.7834 nm,说明Al3+已进入蒙脱土表面结构中。

3.2红外光谱检测

用Nicolet 5MX FT-IR红外光谱仪进行测试。将样品与KBr混合压片,室温下扫描,扫描范围400~4000 cm-1。

图3 原土和改性蒙脱土的红外光谱对比

红外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蒙脱土在透光率为1036.23 cm-1、523.13 cm-1以及3400 cm-1附近处峰面积均有增大,说明改性后的蒙脱土中Al-O键有所增强,并且出现了极性较强的羟基。

3.3改性蒙脱土催化与浓硫酸催化合成正丁醚的比较

目前普遍采用的催化剂是98%浓硫酸。但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并且在催化合成正丁醚反应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黑色烯烃聚合物,造成反应主产物产率降低。并且反应完成后容器极难清洗。

而选用信阳蒙脱土为铝改性蒙脱土催化剂的最佳载体,6%AlCl3为交换剂溶液的最佳浓度,并且两次浸泡进行离子交换更有利于提高催化剂性能。在此最佳条件下,正丁醚合成反应的产率可达58.2%,选择性为79.3%。

4 结论

采用金属阳离子交换的方法对蒙脱土进行改性处理,用XRD和红外光谱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表征了蒙脱土的表面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蒙脱土改性后铝离子交换剂以Al(OH)3等形式进入改性后蒙脱土的表面结构中。并且,改性后的蒙脱土成分发生了略微变化,从原先的AlSi2O6(OH)2变化为Al2O3·2SiO2x·H2O,说明其表面官能团发生了变化,从简单的蒙脱土变化成为含多个结晶水的多水高岭土,增强了改性蒙脱土催化剂的选择性。

相比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正丁醚合成反应,本实验在反应时没有生成明显的黑色烯烃聚合产物。反应时温度较为稳定,有效地减少了副产物的产生。反应完成后,将固液两相分离,再蒸馏收集139~142 ℃馏分,提高了正丁醚的产率。

由于改性后的蒙脱土仍然是亲水性,正丁醚合成反应中产生的少量的水被蒙脱土吸附在表面,在反应中不需要通过分水器分离出来,减少了实验设备。

改性蒙脱土催化正丁醚合成反应尚且处于初步试验阶段,在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1]武汉科技大学基础化学部.有机化学实验讲义[M].武汉:武汉科技大学基础化学部,2010.

[2]强敏,李莉,陈莹莹,等.蒙脱土固体酸的制备及表征[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

[3]张延琪.正丁醚制备实验的改进[J].滁州师专学报,2001,3(2).

[4]杨科,王锦成,郑晓昱.蒙脱土的结构、性能及其改性研究现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1,25(1).

[5]黄星亮.固体酸催化理论与反应机理[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cc5c150003d8ce2 f006623d2.html.

[6]周莉萍.高纯度正丁醚及其杂质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

[7]何玉莲,何昌洪,崔锡红,等.改性蒙脱土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J].工业催化,2007.

[8]F. A. Zhang, L. Chen, J. Q. Ma, et al. Effects of HydrophilicMonomer Typesand Level on Polystyrene - Acrylate / 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 Made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J]. Journal of Fudan University (NaturalScience), 2007, 46(5).

[9]H. HASHlZUME. Interaction of Mg—Rich Montmorillonite with Nucleic Acid Bases and Sugar[J]. Journal of Fud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05, 44(5).

[10]V. N. Kislenko and R. M. Verlinskaya. Adsorption of Aminoalkylated Polyacrylamide on Montmorillonite and Palygorskite[J]. Colloid Journal, 2001, 63(1).

Research onCatalytic Synthesis of N-butyl EtherFrom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

Li Li , Qiang Min ,Cheng Yang , Zhou Yu , Chen Jiasheng

(Wuh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choolofChemicalEngineeringandTechnology,Wuhan,Hubei430065,China)

The aim of this experiment was to research the etherification reactionof n butylalcholbypreparing thesolid acid catalystusing ion exchange method.The catalytic reaction on synthesis of n butyl ether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 is as follows: reaction temperature120℃,reaction time 90 min,the amount of catalyst 8.7%, under normal pressure. In this process, the yield of n butyl ether was 58.2%. The reaction selectivity was79.3%.

montmorillonite; n butyl ether; catalyst; solid acid

2016-06-03

武汉科技大学优质实验课程(编号:syk2013003); 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x039)

李莉(1976—),女,硕士,主要从事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与研究。

TQ223.2

A

1674-9944(2016)14-0260-02

猜你喜欢
正丁醇浓硫酸选择性
浓香型白酒正丁醇生成规律及代谢途径的研究
正丁醇和松节油混合物对组织脱水不良的补救应用
基于附加直流的选择性低压漏电保护实现方法
选择性电沉积方法用于回收锂离子电池中的钴和镍
正丁醇/丙酸与腐殖酸相互作用的NMR研究
选择性听力
选择性××
“硫酸”的六种考查方式赏析
一问一答话硫酸
正丁醇燃料直喷柴油机清洁燃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