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忠敏
探索创新的力量
——解读纪录片《创新之路》
唐忠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人类恐怕还过着钻木取火的原始生活,就更谈不上民族兴旺和国家富强。纪录片《创新之路》以十集的篇幅围绕着“创新”这一核心命题,用丰富的镜头语言、华丽的解说词和详实的材料为观众讲述了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有关科学、人才、教育、法律、政府、市场、资本、创新者与未来的创新故事。该片于2016年5月30日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便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引起了大家对此话题的热议。影片以“纪实”的风格客观地讲述了世界现代史上创新的发展历程,探索创新背后的制度、传承及影响,在价值传达上为中国的创新与繁荣提供思考的力量,在艺术表达上以恢弘的气势和故事化的讲述呈现了丰富的视听内容。
一
纪录片《创新之路》的一个重要思想价值在于抓住了人类社会进步、国家繁盛的核心推动力——创新。我们过去更多地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给社会进步带来的集合力量,而《创新之路》则把视角聚焦于世界创新格局,逐一探讨了科学、教育、法律、政府、市场、资本、人才等因素与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影片以曾经历创新和正在创新的国家为历史经验,探索创新的历史规律,发掘创新形成的原因、核心技术和重要人物等,为当下中国如何走创新之路提供了一种思考路径,这便是《创新之路》带来的思想力量。
《创新之路》的官方推介是这样描述的:“本片是对当今世界创新格局的一次梳理和暸望,着眼于当下,以世界上几次重大的产业升级为线索,发掘其形成原因、核心技术、重要人物等等。挖掘创新的生存土壤和背后的运行机制,找到创新之路上可供借鉴的标杆,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寻找他山之石”①十集大型纪录片《创新之路》5月30日在财经频道首播。参见http://www.cctv.cn/2016/05/24/ARTIleTymSANIY8995VkYVC0160524.shtml.。该纪录片定位于近一年来最受关注的核心词汇—— 创新,客观记录了英国、美国、德国、瑞典、挪威、芬兰、以色列、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创新发展历程,站在世界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的创新之路,为中国的创新路径与未来改革提供参考。光从这一点看,这部影片的立意便非常高远。同时,每一集的内容都有相对独立而又互为关联的主题。就影片本身而言,《创新之路》分成了“活力版图、科学基石、放飞好奇、大学使命、一次飞跃、政府之责、市场为王、资本之翼、一个人的力量、未来”十个篇章。内容从中国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出发,讲述了与创新有关的科学基础、好奇心、教育保障、制度保障与环境保障,还深入探讨了创新与市场、与资本之间紧密而复杂的关系。以多个国家、多个视角的创新之路为蓝本,关照当今时代发展,涵盖过往史实,加上其富有人文性的表达,使影片具有了强大的思想震撼力和思辨力。创新需要我们贡献个人力量,也需要思考创新战略与国家崛起的关系。
美国学者比尔·尼可尔斯在谈到纪录片与人类现实社会的联系时说:“纪录片与现存世界关系紧密,而且互相之间影响深刻,它为人们了解大众记忆和社会历史增添了一个崭新的维度。”[1]《创新之路》中历史与现实、横向与纵向多维度的主题设置让影片的意义表达更加丰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在客观展现某个历史事实或某些发展中的曲折,避免了简单叙事,给观众充分的思考空间,对观众了解当下的中国很有现实意义。中国依靠资源驱动的增长方式实现了经济的大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创新驱动才是合理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从资源驱动到创新驱动,中国需要解读创新历史、总结创新经验、探索创新规律。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们需要把世界的创新故事讲给中国听,中国也需要带着自己的问题与希冀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该片是十分具有当代性的作品,也是具有历史永恒价值的作品。
纪录片《创新之路》海报
二
从节目形态来看,《创新之路》大量使用了采访国内外在创新领域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管理者以及著名的专家和学者,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创新者的探索历程与个人特点,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画面内容与表现手法。在第四集《大学使命》中,采访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休·赫尔教授。双腿截肢的赫尔教授讲述了自己如何创新设计、制作假肢并成为登山家的心路历程。如今,赫尔教授拥有登山、走路、跑步等专用功能的各类假肢,可为世界各地的腿部残疾者提供方便。可见,媒体实验室的研究不只是为了学术成就或知识性学习,而是为了可以影响和改变真实的世界。《创新之路》运用大量类似的采访段落作为叙事线索,讲述了每一位有突出成就的人对创新所做的探索与付出。另外,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原因,该片中涉及到的大量史实无法通过画面来呈现,而采访对象对史实的叙述则恰恰弥补了这一遗憾。在第五集《一次飞跃》中,影片采访了中国保护专利权第一人柳谷书之子柳传志。柳传志的讲述为我们回顾了柳谷书当年为保护专利权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以柳谷书为代表的中国人民保护支持专利权的决心。通过创新者本人、创新见证人以及权威发言人的访谈配合画面与解说等形式,影片客观地再现了创新发展历程。
在《创新之路》中,“创”是制作者关注的焦点,“新”则是其关注的目的。为了体现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制作者在处理“新”的内容时,大都使用了写意的高速摄影技巧和明快的三维动画视频。因此观众看到了科技与资本的相遇所带来的众多全新的发明和生机勃勃的产业,看到了美国资本家罗伯特·列文斯顿与发明家富尔顿的相遇如何带来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轮船,看到了撒切尔政府为了给创新塑造环境而面临的冲突和颠覆,看到了沃森和克里克如何发现打开“生命之谜”的DNA双螺旋的结构……此外,影片还通过影像资料将创新者与其生活的环境、周边的知情者相结合,通过调查数据与动画画面总结每一个主题,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广大观众讲述了深奥的、专业的科学知识和创新过程。可见,制作者充分采用了先进的制作技巧和特殊的造型方式改变社会发展的真实面貌,让客观的时空形态服从于制作者主观的美学追求。然而,这种美学追求不能完全等同于作品的风格范畴,而是属于激励人发明创新,开拓未来的审美理想。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着力点,而“创新”一词更是成为中国发展的关键词。但“创新”究竟是什么?“创新”应该怎么做?“创新”之路怎么走?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国家的问题,也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创新之路》正好为观众解答了疑惑,树立起观众创新的信心。在第一集《活力版图》中,风险投资家彼得·蒂尔说,“复杂的协调实际上并没有做什么新的研发,没有发明任何新的部件,但你把它们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结合起来,比如说,如果我们看看原始的iphone,所有的部件早已存在,但真正的创新就是将它们重新组合,于是就有了智能手机,最终成了普通消费者手中的必备工具”①《创新之路》的解说词。参见http://tv.cctv.com/2016/05/30/VIDErapaOKcfaeVFYNDd1reg160530.shtml.。乔布斯是个典型的集合式创新者。他研究过日本的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和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参考过意大利工业设计的理念,还在奥地利贝森朵夫钢琴和德国保时捷汽车那里寻找过灵感,最终他将多元的文化融合在了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中,掀动了一场风靡全球的时尚热潮。通过解读大家熟知的故事为“创新”解魅,从微观的视角向观众阐释“创新”,引导“创新”,使得《创新之路》具有更深层的意义。
总体来说,该片深度挖掘了各个领域的创新史实,采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不仅使影片内容饱满,而且也填补了中国电视界有关“创新”的影像梳理的空白。不管从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思想价值上看,还是从电视文献发展的角度上看,纪录片《创新之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创新之路》的创作团队是由完成了《大国崛起》《华尔街》《货币》等纪录片的核心骨干成员组成,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影片的质量。也可以说,没有之前在创作手法上的积累与沉淀,就没有今天《创新之路》的有力表达。影片的制作单位是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中央电视台,这就决定了创作者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科学技术部阐释者的身份。但创作者并没有把这部作品仅仅看成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政治“图解”,而是把这部作品作为引导观众认识创新、强化创新意识,进而使作者自身成为自觉思索中国创新与崛起的文化使者。
与“创新”相对的是“保守”,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必然会触碰到某些保守者的利益。纪录片《创新之路》直面历史上存在的各种守旧思想,各种创新突破,用真实的影像把这些问题展现出来,并在影片中提出解决这些弊端的方法与途径。如在第三集《放飞好奇》中讲述了深受东方文化影响的日本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曾面临的问题及其现代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开始求知识于世界,推行现代办学,他们意识到死记硬背的教育在国家工业发展初期是有效的,但当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大国时仍靠死记硬背则是肯定行不通的。韩国为了长足发展也在努力改变其应试教育的现状。而中国也已经意识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针对中国的教育现状,制作者采访了北京四中的校长。他认为,“在我们今天的学校实际上还是产生于工业化时代的运作形式,大班级的授课制对于很多孩子是一种趋同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要强化趋同式的、重复性的训练,对于发展孩子多样性的性格和思维方式是不利的”②《创新之路》的解说词。参见http://tv.cntv.cn/video/VSET100274513438/a2d561d5f0154f41ab3ff6e843b3d3c0.。可以说,这位校长对当今中国应试教育的反思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教育创新方面的决心。从这个意义上看,《创新之路》对于观众来说,其现实意义要远远胜于它的商业意义,如果它能进一步推动中国应试教育改革、推动制度创新与环境创新,推动每个人的思想创新,该片无疑是为民族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创新之路》将世界的创新故事通过纪录片的形式讲给中国听,启发中国人,催促中国人奋发图强,这不禁让人想到当今中国影视创作中的某些现象:要么推销商品、诱导受众消费,要么打着标新立异的旗号宣扬不良价值观,要么打着揭露社会现实的旗号肆意抹黑中国文化,破坏社会风气。由此我们也不能不想到艺术工作者的职业使命与文化责任,不能不想到知识分子群体的历史感与责任感。艺术创作应该有其真正的审美意义和现实意义,应该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更应该承接文明、提升文明!
唐忠敏,女,四川宜宾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与广播电视艺术学系博士生,主要从事电视理论与批评方向研究。
[1](美)比尔·尼可尔斯.纪录片导论[M].陈犀禾,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