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博
僵尸企业的关、并、转被称为三大难题,为何辨别僵尸企业特别难?如何让僵尸企业“入土为安”?恢复民间信心已到风口,止也止不住。
向僵尸企业宣战
向僵尸企业出拳、出重拳,是迄今为止我国在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和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走出的关键一步。
之前我们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循环,越是下大力气化解过剩产能,过剩产能却越是严重。产能过剩企业多数效益很差,却总是以各种原因从银行和地方政府获得续命资金,僵而不死,成为了顽疾。
“所谓僵尸企业,是指产能过剩行业中,濒临破产、依靠地方政府和银行救济来生存的企业。高层认为僵尸企业已对经济结构改革构成阻碍,明确表示要将其淘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韩复龄向《经济》记者说。
我们为何要消灭僵尸企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向《经济》记者介绍,从结构来看,僵尸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国有企业。这些企业总想着如果能够咬住牙,挺过冬天,春天一到东西就能卖出去,时刻想着以时间换活命的空间。
“我们要看到,今天松一松能活下来的僵尸企业,如果任其发展,结果就是活下来后要和有造血能力的好企业打价格战、进行恶性竞争,那就会使我们的行业再走劣币驱逐良币的老路。这些企业借钱发工资,打价格战,用借来的钱缴税,不仅是不可持续的,还会拖垮我们的好企业。”孙立坚说。
“当然,僵尸企业中也有一些能生产好产品,只是面临暂时的困难。”孙立坚认为,“国家应该对这种企业松一松、帮这些企业活过来。但困难之处就在于很多并非如此的僵尸企业都不遗余力地伪装并混在了这些企业当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有企业一听有债转股,都高兴得不得了,因为债转股不仅能帮有造血能力的僵尸企业活过来,也能帮早该淘汰退出的僵尸企业续命。”
韩复龄也认为,表面来看僵尸企业为地方解决了就业问题、创造了GDP和税收,但从经济效益而言其实已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
此外,业内都说打掉僵尸企业是恢复民间信心的重要一环。但孙立坚指出,民营企业进入僵尸企业问题其实非常敏感。很多企业看不到未来,国企、民企PPP的合作,其收益、权益、风险问题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民营企业有这些后顾之忧的话,想让民营企业参与进来一起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会很低。可以看到目前民营企业参与度并不高。
我们必须向僵尸企业宣战。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家马光远多次表示,“僵尸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系统性风险的雷区和集中引爆点。应该看到,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我国经济进入到一个风险周期,包括债务和各种杠杆在内的风险考验我国经济的安全系统,特别是企业债的风险,更是当前我国经济的头号大敌。”
渣打银行报告显示,鉴于中国的大多数债务为银行贷款,且经常是借新还旧,即使短期内不太可能发生大量违约,但会促使银行的不良贷款不断上升。在僵尸企业大量存在的情况下,资源的错配极为严重。仍然以信贷资源为例,尽管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但大量的中小企业仍面临难融资问题,中国企业的融资成本远高于欧美等国。
国家下定决心要打掉僵尸企业,为此专门拿出了1000亿元下岗企业员工安置资金。对此孙立坚认为,“国家拿出了1000亿元资金,让我们看到了中央改革的决心。以前很多企业亏本还要开工,在困难时期还要生产,因为其认为亏本比不开工损失小。这就是为什么企业要找当地政府,找银行去贷款。我们还看到,之前一些地方政府考虑到僵尸企业帮助解决了就业,帮助创造了税收,从而不愿实施改革。实际上如果没有银行输血的话,这些僵尸企业的本来面目就会显现出来,所谓税收、GDP都是拿银行的钱堆出来的,根本不是僵尸企业的经营业绩。”
孙立坚还强调,未来应该打破弹簧门、玻璃门的限制,才能鼓励有造血功能的企业多起来。“以前是经济好的时候猛烈投资,经济不好的时候政府又经常干预救助。地方政府怕就业出问题,所以才会有企业去不断向银行贷款,向政府要救助等情况不断发生,这种恶性循环今后要引以为戒。”
僵尸企业分类刻不容缓
据韩复龄介绍,僵尸企业的成因较为复杂,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所占所处生命周期、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都是重要的因素。但从根本上说,当前僵尸企业的存在主要是因为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过度保护、产业政策选择性过强,使得市场无法快速出清而造成的。
但也应看到,虽然僵尸企业的大量存在会引起风险,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僵尸企业都应被淘汰。事实上,部分僵尸企业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企业转型的成功也能够重新焕发活力。
孙立坚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应该对僵尸企业进行分类。首先应对资产负债率高企、无法准时偿还银行到期利息、纳税额明显减少、用电量明显降低、拖欠职工工资等特征的企业进行重点排查。委托专业机构对其资产负债状况和发展潜力进行评估,并根据经营状况、困难成因、发展潜力等进行分类,对于无法继续生存的企业,提出退出市场方案,对于仍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编制有助于企业成长的发展规划。
之后便应该根据僵尸企业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清理、重组、改造。“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安全、质量标准的落后产能企业,绝对产能过剩产业和衰退产业中长期亏损和停产的企业要加快清理退出,并对土地进行腾退,给优势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腾出空间。对因管理水平落后、暂时性产能过剩而出现亏损,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高、产业发展前景长期看好的企业,重在兼并重组,一方面通过帮助企业降低债务负担、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其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孙立坚表示。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企业在整体上与发达国家在装备、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尚存在差距,因此不退出的僵尸企业应该积极进行改造升级,一方面政府在技术改造投资、产业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可给予一定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也要主动加强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开发出市场有需求、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提供有效供给。
孙立坚说,下决心对僵尸企业进行分类清理,既可帮助我国经济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兑现中国经济供给端的真正升级。“随着地方政府和部门依照市场的法则对僵尸企业进行分类并促使无造血能力的企业出局,我国企业家对于产业竞争的思维也会发生改变,企业也会逐步走向高端和有竞争力的产业,地方债务和银行的隐形金融风险也将大大下降。”
制衡僵尸企业靠市场
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把属于市场的还给市场”。这句话放在处理僵尸企业问题上也同样适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向《经济》记者表示,“处置僵尸企业,首先应减少政府行政干预,主要由市场机制决定其破产、重组还是存续,以及存续企业转型、改革的方向。但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政府作用的发力点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淘汰僵尸企业。”
赵锡军表示,分类僵尸企业问题,标准应该要看投资者设立企业后运行或存在时的成本由谁来承担,其实都是应该由投资者来承担,而不应该由纳税人来承担。也就是说,只要不浪费社会资源,企业挣不挣钱都是没问题的,只要不产生负的溢出效应就可以继续存在下去。
而违背以上标准的企业,就应该坚决关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向《经济》记者表示,“如果企业能够为国家带来税收,能给市场带来就业那就更好了。但是如果既没有给社会带来就业,也没能带来税收,还会给纳税人带来负担,那我认为就不应该让其继续存在下去。”
“不下决心让僵尸企业关闭破产,即使说让别的企业来兼并重组它,也等于把包袱甩给比较好的、还不那么僵的企业,其结果很可能是僵尸企业把稍好的企业拖垮。”张文魁强调。
所以是否要关闭企业,不应该仅看是否其具有生产经营活动。赵锡军也表示,“如果一个企业的存在,需要社会为其承担责任,比如带来了很大的环境等问题,那么就应该果断关闭。但如果企业即使没有生产经营,却愿意养着自己的一帮工人,那就让其去养着好了,我认为完全没有关闭的必要。”
“我国不能过度宽松,不然容易发生经济硬着陆”,孙立坚提到,国家如果一味保持货币稳健,一大批企业或将都活不下去。“我们要避免东欧和苏联当年那种情况,当年其是想法很好但结局很差。应该看到我们大面积的人员失业安置问题的确是很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需要输血给好企业。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要防止经济硬着陆的系统性风险,一定要在有合理监管,在能辨别企业好坏后,再对好企业保持一种适度的宽松,这样可以解决好企业营业困难、压力过大问题,还能避免发生下岗潮造成社会不稳定。”
“但归根结底我认为,要想治病,与其担心短期就业问题,短期经济增长问题,还不如下定决心让僵尸企业没有生长空间。这其中应该注意的是,一只手在斩断僵尸企业的同时,另一只手应该同时培育好的企业,让好企业来接盘僵尸企业的空位,从而逐步让市场环境得到净化。”孙立坚说。
“关于国有资本流失问题,我反而认为其实并不需要过于担心。你不见美国等国家的军工企业都是非国有企业吗?我们目前还做不到这种情况,这是我国未来努力发展的目标。”赵锡军如是说。
“我们现在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解决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投资是国家需要做的,什么样的企业、投资需要市场来做的问题。由于这关乎企业生死,目前业界还没有达成共识,正在激烈争论。”赵锡军透露。
那么如何恢复民间市场信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关键作用?就要把环境治理好,把门槛降低,为民营资本创造更好的投资空间。“让市场主体能够不断参与投融资活动。我们已经出台了很多为民间资本引导投资的文件,我们也已经走过了试点的阶段,未来需要的就是落实、落实、再落实。”赵锡军表示,比如民营医院放开之后,如果存在价格上涨,发生民众看不起病的情况,那我们的国家队就应该立即接手,以保证国民生活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