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漠上创造产业奇迹的“农民书记”
——访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胡中山
人物简介:
胡中山,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劳动模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2016年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8月的古浪黄花滩,炎炎烈日下,大风吹起的风沙掀起一阵阵的热浪。在延绵数十公里的荒漠滩上,矗立着一排排整齐的院落、羊舍和蔬菜大棚,数万名从高深山区“下山入川”移民搬迁的村民,在黄花滩移民区建温棚、搞养殖、种蔬菜。如今,过上好日子的村民们,不会忘记带领他们走出深山,在荒漠滩上创造产业奇迹的致富带头人——黄花滩的农民书记胡中山。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冒着酷暑高温为村民忙碌的胡中山。
《甘肃农业》:故土难离,对很多人来说,搬离世代生活的故乡,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您为什么会下决心搬到黄花滩来呢?
胡中山:我原先生活的地方是古浪县井泉乡夹山岭村,那里是靠天吃饭的贫困山区,十年九旱,吃的是窖水,连生存都很困难,更别说致富奔小康了。有一句俗语形容得好:“山像和尚头,有沟无水流。滴水贵如油,春播秋无收。”那时候,作为村支书,我很着急,必须想办法带领大伙找出路。1996年,我带领着100多户贫困群众艰难地走出了大山,来到了黄花滩。虽然当时这里的条件也很艰苦,没有水、没有电,更没有肥沃的耕地,但是这里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发展潜力很大。刚开始,我们在荒漠里住的是地窝子,水也要从很远的地方去拉。因为这里的村民们都有养羊的传统,我们也就开始尝试搞起了养殖,经过两三年努力,搬下来的村民生活条件开始改善,当地政府就成立了黄花滩乡。看到了希望的山区群众,也纷纷开始搬迁到这里。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村720多户群众改造住房和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也有了极大改善,绝大部分群众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康新居。
《甘肃农业》:如今的黄花滩,遍地都是蔬菜大棚和养殖棚。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带领大伙搞大棚和养殖的,黄花滩又是如何走上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增收致富路?
胡中山:从山上搬下来后,这些群众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大多数农户生活困难,对增收致富没有信心,更没有思路和打算。2007年,古浪县开始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政府大力扶持设施农牧业,这对像我们这样缺少耕地的荒漠地区是难得的致富机遇。我拿出全部积蓄,创建了黄花滩众兴种羊场。在干中学、学中干,实现了当年建成、当年受益,而且还掌握了饲养技术,积累了管理经验。种羊场的400多只种羊,也成了全村群众发展规模养羊的基础。
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我提出了黄花滩村户户建温棚、家家搞种养的想法。“以点带面、户户发展、人畜分离”。刚开始,群众对建棚有顾虑,缺资金、怕吃苦。我就挨家挨户做思想动员工作,没资金的,我借钱给他们,建棚的砖和材料,在我这里打个条子就可以去拉。不懂技术的,我请技术员现场给他们指导。就这样,大家逐渐接受了我的观念,开始发展暖棚种养业。经过三年的发展,黄花滩的暖棚种养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收入大幅度提高,群众的积极性也一下子高涨了,全村建成84个养殖棚和173座蔬菜日光温室,人均纯收入比建棚前翻了两番。
《甘肃农业》:为什么要组建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建立,给村民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胡中山:2013年9月,古浪县委为贯彻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市委“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在移民区搭建“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构架,大力推广“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为了把周边农民专业合作社紧紧“拧”在一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立了集农畜产品产销一体的联合型产业合作社。我被大家推选为产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兼党委书记。
目前,产业合作社涵盖种植、养殖等不同领域的8个分社、3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移民群众发展养殖暖棚7300多座,发展日光温室370多座,栽植特色林果3400亩。移民群众来自主体生产模式的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2%以上。
产业合作社为移民群众在发展资金上、技术指导上、产品销路上都有承诺。谁家缺资金,合作社出面担保贷款;谁家的羊该打疫苗了,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谁家的西红柿该出棚了,合作社帮助联系销路……近三年来,我们合作社为移民群众协调各类惠农贷款近1亿元。
《甘肃农业》:目前合作社的发展中,还面临哪些困境?
胡中山:合作社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最紧迫的问题是产业链的延伸,只有产业链延伸问题解决了,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为进一步延伸农畜产品产业链条,我们协调筹建了古浪森茂牛羊交易市场,培育了50多名能力和素质都过硬的农村经纪人队伍,拉动移民群众发展产业。贫困农户进场畜产品实行免费交易,路途较远贫困户我们还给予交通补助,使贫困农户直接受益。交易市场开放以来,先后有宁夏、新疆等地80多家客商入场交易,产品销往新疆、宁夏、内蒙、青海、四川、深圳等地,日均交易牛羊1500多头(只),年交易额达到5亿元,有效带动了全县设施养殖发展和精准扶贫的纵深推进。
现在交易市场最缺的就是现代化屠宰生产线和冷藏物流系统的建设,我们已经在筹集资金,启动了前期的项目建设,也希望能进一步得到有关政策和项目的支持,扩大建设规模,把黄花滩优质的羊肉销售出去。
《甘肃农业》:对合作社将来的发展,您有什么打算和规划?
胡中山:产业发展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龙头带动、产销对接、组团发展”理念,实行统一采购品种、统一培训技术、统一防疫免疫、统一产品销售管理模式,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生产互动、风险共担的产业发展机制。
至于今后发展,认准的事,再难也要干到底,我们产业合作社将继续帮助群众在产业扩规增效上下功夫,筹建电商平台,延伸产业链,打造本土品牌,真正让移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尽快让所有移民群众过上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