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业泉,庞保成,2,李院强,吕嘉文,赖 昕
(1.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2.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6)
广西平南县新坪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周业泉1,庞保成1,2,李院强1,吕嘉文1,赖昕1
(1.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541006;2.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541006)
新坪金矿地处广西大瑶山成矿带的东部,是桂东南地区一个较为典型的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调查发现:矿区内金矿体(金矿化)主要赋存于寒武系黄洞口组中,部分金矿体(金矿化)赋存于花岗斑岩与寒武系硅化砂岩接触破碎带以及花岗斑岩体内,近EW向、NE向的次生断裂和裂隙是主要的容矿构造,而金矿化强度与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关系密切。根据新坪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化探异常进行综合分析,圈定了矿区内2个成矿远景区及6个找矿靶区。
大瑶山成矿带;蚀变岩型金矿; 成矿规律; 成矿预测;新坪金矿; 广西
图1 广西大瑶山地区金矿分布简图(据汪劲草,2010)Fig.1 Distribution of gold deposits in Dayaoshan region of Guangxi1.元古宇;2.寒武系;3.奥陶系;4.泥盆系;5.花岗岩;6.中型金矿床;7.小型金矿床;8.金矿化点;9.断层;10.研究区位置
广西大瑶山成矿带属于华南板块加里东褶皱系的一部分,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燕山期等多期构造活动,地理位置上拥有优越的成矿条件,是我国南方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矿产的重要成矿远景区,同时也是广西最早的黄金生产基地,有近百年的黄金开采历史。从20世纪30年代成矿带内金矿被发现至今,已有200余处大小金矿床或矿化点被陆续发现,其中包括桃花、古袍、六岑、金山顶等矿区(图1)。区内金矿类型主要有构造破碎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矿床的分布受区域性深大断裂派生的次级共轭断裂所控制,空间上具有呈近等距离分布的特点[1-2]。关于矿床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1)岩浆热液成因[3];(2)变质热液-岩浆热液复合成因[4-5];(3)岩浆热液-地下水热液叠加改造[6]。另外,对大瑶山成矿带内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时代、斑岩体形成机制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和找矿勘探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7-12]。
新坪金矿位于大瑶山成矿带的东部,是近年来在大瑶山地区新发现的一处金矿床,在新坪金矿的戴屋双计英矿段探明了可观的金储量。根据1∶5万航空磁力测量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发现本区有很好的物化探异常,同时与大瑶山成矿带内已发现的桃花、古袍等典型金矿有相似的成矿地质特征,说明该区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 ,但是目前对新坪金矿的矿床研究开展较少。本文主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新坪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探讨其主要的控矿因素,总结成矿规律,并综合化探异常,对其开展靶区预测工作,为下一步探矿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建议。
研究区位于桂东中部,区域上为南岭东西向构造带南亚带,属华南加里东褶皱系的一部分,其大地构造单元为南华准地台桂中—桂东台陷区的大瑶山隆起,北接桂北坳陷,南与云开隆起和钦防海西地槽毗邻,寒武系组成褶皱基底,泥盆纪盖层不整合于其上。构造单元边界以荔浦断裂、龙胜—永福断裂、大黎断裂、南丹—昆仑关断裂及灵山—藤县断裂为界[13]。
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元古宇、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图1)。寒武系为浅变质砂岩、粉砂岩、硅质岩、板岩、千枚岩及炭质页岩,是一套浅海相复理石砂页岩建造,构成加里东褶皱基底,在区域内分布最广,与金矿形成关系最为密切;泥盆系为底砾岩、砂页岩及灰岩,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而呈角度不整合分布于寒武系地层之上,分布于成矿带的南北两侧;奥陶系为滨海-半深海相碎屑岩,区域内分布较少。
区域内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等多期构造活动。岩浆活动可分为5期:(1)加里东晚期;(2)海西—印支期;(3)燕山早期;(4)燕山晚期;(5)喜马拉雅期。以加里东期的侵入岩为主,岩体的分布受断裂控制明显,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在岩体与构造破碎带相交的部位可形成工业矿体[1]。
图2 新坪金矿床地质简图(据①修改)Fig.2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the Xinping gold deposit1.寒武系黄洞口组第四段中部;2.寒武系黄洞口组第四段下部;3.寒武系黄洞口组第三段上部;4.花岗斑岩;5.隐爆角砾岩;6.断层;7.地质界线;8.金矿体(金矿化);9.钨钼矿体中国冶金①地质总局中南局南宁地质调查所. 广西平南县戴屋矿区双计英矿段金矿详查报告. 2009.
新坪金矿床地处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大瑶山隆起东部。矿区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主要为寒武系黄洞口组第三段,第四段地层。第三段为灰绿色中-粗粒杂砂岩夹泥岩,泥质粉砂岩夹泥岩,偶见有黑色炭质泥页岩,为本区主要的赋矿岩层;第四段为灰绿色石英砂岩夹页岩、黄绿色中粒砂岩与页岩互层夹炭质板岩。
矿区内褶皱和断裂均有发育,其中褶皱轴呈NE—SW向,局部呈EW向,主要为新坪复式背斜;断裂发育有近EW、近SN和NE向的断裂,以近EW、近SN向断裂为主,近EW和NE向的断裂是本区的主要容矿构造(图2)。
矿区岩浆岩较为发育,主要分布在矿区中、西部,以脉状成群出现。岩性为花岗斑岩,呈灰白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斜长石、黑云母,次要矿物为黄铁矿、金红石、白钛石和锆石。同时在矿区西南边发现有隐爆角砾岩出露,呈角砾状构造,成分主要由棱角状的砂岩角砾和长英质胶结物组成,岩石中见黄铁矿多呈浸染状分布(图3)。
表1 新坪金矿床主要矿脉特征
区内主要有Ⅰ号和Ⅱ号两条含金构造破碎蚀变带(图2)。矿化带长500~2 600 m,宽50~700 m,金矿体主要产于这些构造破碎蚀变带中。主要矿体有:Ⅰ-1号矿体、Ⅰ-2号矿体、Ⅰ-3号矿体、Ⅰ-4号矿体和Ⅱ-2矿体(表1)。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及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它形粒状变晶结构、显微鳞片变晶结构、碎裂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构造、网脉状构造、蜂窝状构造等;矿石的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其次为黄铜矿、毒砂及少量的方铅矿、闪锌矿(图4)。围岩蚀变包括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和绢云母化。硅化和黄铁矿化、毒砂化与金矿关系最为密切。本区金矿载金矿物以黄铁矿、毒砂为主,其次有黄铜矿和石英,金的粒度以明金和显微金为主,显微金主要以裂隙金和间隙金存在。
控矿的主要地质因素(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岩相、古地理等)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不同,但它们互相联系。一个矿床的形成和保存条件,往往是多种地质因素综合的结果[14]。对内生矿床而言,构造因素往往决定了矿床的空间展布,而岩浆活动和多种成矿流体的活动,决定了成矿物质迁移、沉淀的特点。查明各因素与成矿的生成联系,将成为预测矿床的重要地质准则和前提。笔者根据新坪金矿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与矿床产出的关系,初步总结了新坪金矿的控矿因素和矿化富集规律。
3.1赋矿地层
从地表出露的矿体和矿化蚀变情况来看,新坪金矿区主要的赋矿地层为寒武系黄洞口组第三段,少数矿体赋存于第四段地层。矿体呈脉状、似层状。大瑶山地区在寒武纪处于不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凹陷环境,沉积了一套厚度达万余米的富含碳质的沉积岩,由于海底喷流、生物作用及机械沉积分异作用使得金在富含砷、硫、碳、硅的沉积岩中发生了相对的初始富集,并形成了金矿源层[6]。关于大瑶山地区寒武系地层是否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胡楚雁等*胡楚雁,叶乃青.桂东古袍—桃花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研究[R].1993.对大瑶山地区寒武系各个层位的地层岩石进行了取样,分析了地层中金的丰度值(表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大瑶山寒武系各地层各类岩性中金元素含量明显较高(华南褶皱系沉积盖层中金的平均含量为0.93×10-9),特别是炭质板岩中金含量明显偏高,其中黄洞口组含黄铁矿炭质板岩中金的含量高达197.3×10-9,浓集系数高达59.80。大瑶山地区铅同位素研究也显示,矿石中的铅主要来源于上地壳[15]。从金元素含量和同位素证据来看,新坪金矿的形成与寒武系黄洞口组地层关系密切,在此我们认为寒武系地层在矿体(化)的形成过程中为其提供了矿质来源。
3.2构造控矿
图3 新坪矿区花岗斑岩(a)及隐爆角砾岩(b)Fig.3 Granite-porphyry and cryptoexplosive breccia in the Xinping ore district
图4 新坪金矿床金矿石及薄片显微照片Fig.4 The gold ore photos and micro-photographs in the Xinping gold deposita.蚀变砂岩型金矿石;b.含毒砂黄铁绢英岩金矿石;c.变质细砂岩(+);d.黄铁矿(Py)与毒砂(Apy)共生
构造运动是驱使地壳物质运动的主导因素,对内生成矿作用而言,构造运动导致岩浆活动、各种成矿流体和地壳内成矿物质的迁移,同时也给矿液运移提供了通道和聚集场所。大瑶山地区近东西向的深大断裂控制着整个大瑶山金成矿带中金矿床的分布,在空间上矿床(点)多呈近等距离的网状式分布。在深大断裂的影响下,产生一系列的近平行的挤压破碎带,集中分布于新坪复式背斜的轴部,走向近EW向和NE向,与褶皱轴基本平行,推测这些断裂是在地层褶皱形成过程中,受垂直褶皱轴近水平压力的作用而产生的。金矿体或金矿化大部分赋存于近东西向多期活动的断裂破碎带内,少部分赋存在北西向断裂破碎
表2 广西大瑶山地区寒武系各地层的金丰度值
图5 新坪金矿床地表出露的构造破碎带及含金矿石Fig.5 Structural fracture zone and gold ore in the Xinping gold deposita.构造破碎带及压扭性裂隙;b.裂隙充填的石英脉(Qtz)和黄铁矿脉(Py);c.网脉状金矿石;d.构造角砾岩
带内,南北向和北东向断裂多为限矿(隔矿)或切矿构造(图2)。按照控矿构造的性质,新坪金矿及周边的六岑金矿控矿断裂主要表现为压剪性[16],局部具有张裂性质,此类构造可能与区域构造挤压及深部岩浆动力侵位有关。地表和钻孔调查发现张性破碎带内多见有角砾岩出现,呈棱角-次棱角状,被石英脉紧密胶结(图5a、d);受到后期构造活动的叠加、改造,破碎带内出现了压扭性的断裂、裂隙,表现为弯曲不规则状,见有断层泥,这些裂隙被石英和黄铁矿充填(图5b),形成了新坪金矿的浸染状、网格细脉状的金矿石(图5c)。
3.3岩浆岩控矿
图6 新坪金矿床鸡冠石矿段400中段地质平面图Fig.6 The 400 geological plan of mining level of Jiguanshi in the Xinping gold deposit
本区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花岗斑岩,岩石蚀变较深,主要为高岭土化、云英岩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等,其中与金矿化关系最密切的为云英岩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年代学研究表明大瑶山绝大多数花岗斑岩体为加里东期,其中肖柳阳等[17]获得的湾岛金矿花岗斑岩锆石年龄为436.1~436.4 Ma,他们还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得到钨钼矿石英脉年龄为(436.6±3.8)Ma,与花岗斑岩年龄相近。结合前人获得的同一成矿带桃花金矿的流体包裹体Rb-Sr年龄(148±10) Ma[15],可以看出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花岗斑岩体,而钨钼矿化与花岗斑岩几乎为同时形成的。另外,在野外地质现象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金矿体穿过了花岗斑岩体,进入了围岩寒武系砂岩中(图6),表明矿体的形成要晚于加里东期花岗斑岩。陈懋弘等[18]将大瑶山地区与花岗斑岩有关的矿床划分为加里东期斑岩-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锡成矿系列、燕山早期斑岩型铜钼(金)成矿系列和燕山晚期斑岩型-蚀变破碎带型金银铜铅锌成矿系列这3个成矿系列。袁波等[19]在构建了湾岛金矿地层、构造、岩浆岩和金矿体的三维模型后,也推断斑岩体可能作为金矿的赋矿围岩而不是成矿母岩。上述野外地质现象、年代学研究以及三维模型的空间展示,都反映出加里东期花岗斑岩体可能与金矿体无成因上的联系,而与钨钼矿化关系密切。大瑶山地区花岗斑岩中金的含量普遍较高,在湾岛矿区花岗斑岩金的背景值达到31.6×10-9,要高于寒武系砂岩(13.8×10-9),也高于全球花岗岩的平均值(4.5×10-9)[20],在热液上侵过程中有作为“矿源”的能力为成矿提供矿质。为了研究本区花岗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我们对新坪和湾岛两个矿区的新鲜花岗斑岩样品做了稀土元素分析,同时还收集了大瑶山地区其他典型矿床花岗岩的稀土元素数据[21](表3),通过对比发现,新坪矿区加里东期花岗斑岩与相邻的古袍、圆珠顶和大黎花岗斑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图7),可能为同源岩浆不同阶段的演化产物,而在湾岛、圆珠顶和大黎等地花岗斑岩体内及与围岩接触带附近发育较强的金、钼矿化[22-23],新坪金矿西侧花岗斑岩脉中也发现了钨钼矿脉,因而新坪花岗斑岩可以作为找矿的突破点。从目前累积的资料来看,本区加里东期花岗岩与金矿体成因关系尚不十分清楚,本区有无燕山期花岗斑岩及隐伏岩体尚需进一步求证。但是金矿体的产出与花岗斑岩空间关系密切,有的矿体直接赋存于斑岩体内,有的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与岩体的接触构造破碎带中,即使产出于寒武系地层中的金矿体,其附近也有花岗斑岩产出,这从新坪金矿地表和钻孔调查(表4)中得到印证。因此,花岗斑岩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找矿标志和成矿预测的重要指标。
表3 大瑶山地区典型矿床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wB/10-6)
注:部分数据来源于王新宇[21],2013。
图7 大瑶山地区典型矿床花岗斑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图Fig.7 The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patterns of the granite-porphyries in the typical deposits of Dayaoshan region
3.4矿化富集规律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分析新坪金矿区的控矿因素及矿床地质特征,总结本区的矿化富集规律如下:
(1)本区寒武系地层金元素含量偏高,是金矿体(金矿化)形成过程中的主要矿质来源。寒武系黄洞口组是金矿体(金矿化)的主要赋存层位,矿体呈脉状、似层状限于该层位,层控性较为明显。
(2)矿区金矿体(金矿化)主要产于新坪复式背斜核部,近东西向的构造破碎带中,受凭祥—大黎深大断裂的严格控制,近EW向、NE向的次生断裂和裂隙是主要的容矿构造。
(3)部分金矿体(金矿化)赋存于花岗斑岩与寒武系硅化砂岩的接触破碎带内,少部分赋存于花岗斑岩体内,花岗斑岩与金矿化空间关系密切。
(4)金矿化强度与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关系密切,构造破碎带中硅化和黄铁矿化强烈,伴有绢云母化,主要表现为破碎带中多见有硅质胶结的砂岩角砾,同时石英和黄铁矿沿裂隙充填,呈脉状、团包状或浸染状产出,相应的矿化程度也增强。
3.5找矿标志
新坪金矿找矿标志总结如下:
(1)强烈的硅化、黄铁矿化是寻找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的典型标志,黄铁绢英岩是该区矿化的典型蚀变岩石。
表4 新坪金矿床钻孔中金矿化
(2)地表显示有较大断裂存在,并具有压扭兼张性,伴有硅化、褐铁矿化等,是找金最有利地段。若蚀变强烈且构造复杂,是找富矿的有利地段。
(3)地表出露的褐红色铁帽、深紫色铁帽、蜂窝状的岩石,并有硅化,是很好的直接找矿标志。
(4) 花岗斑岩可以作为勘查找矿工作的一个标志和找矿预测工作的一个重要参考。
图8 新坪金矿找矿靶区预测图Fig.8 Forecasting map of prospecting targets for the Xinping gold deposit1.寒武系黄洞口组第四段中部;2.寒武系黄洞口组第四段下部;3.寒武系黄洞口组第三段上部;4.花岗斑岩;5.隐爆角砾岩;6.断层;7.地质界线;8.金矿体(化);9.钨钼矿体;10.Au化探等值线;11.成矿远景区;12.找矿靶区
根据大瑶山成矿带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新坪金矿区矿化富集规律及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控矿因素的配置关系,并结合区内开展的1∶5 000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在新坪金矿区圈划出了2个成矿远景区,并进一步划分出6个找矿靶区(图8)。
成矿远景区Ⅰ:该远景区位于矿区的中部,新坪复式背斜的核部,面积约2.974 km2,出露的含矿地层主要为寒武系黄洞口组第三段上部,含矿岩性以杂砂岩夹炭质泥页岩为主,花岗斑岩小岩体发育,远景区内SN向断裂和近EW向的构造破碎带发育,相互间构成格子状,破碎带内和破碎带附近围岩均见有强烈的绢云母化和硅化,近EW向的构造破碎带内含矿性较好,部分金可达工业品位,成矿条件较好,另外1∶5 000土壤测量化探异常显示,该区内有多处异常浓集中心,总体趋势呈NEE向展布,与EW向的构造破碎带基本一致,异常值最高可达160×10-9。综合来看,该远景区的成矿地质特征与化探异常有良好的一致性。区内Ⅰ号矿带内的Ⅰ-2号矿体,厚度约2.13 m,金的平均品位达到了5.18 g/t。
成矿远景区Ⅱ:该远景区位于矿区的西部,新坪背斜的北西翼,面积约2.162 km2,出露的含矿地层主要为寒武系黄洞口组第四段,含矿岩性以砂岩夹炭质板岩、炭质泥页岩为主,花岗斑岩小岩体出露相对较少,SN向断裂和近EW向的构造破碎带亦发育,呈格状分布,破碎带内和破碎带附近围岩亦见有良好的绢云母化和硅化蚀变,1∶5 000土壤测量化探异常显示有4处异常浓集中心,分布于近EW向的构造破碎带的两侧。整体上地质特征和化探异常吻合性较好,区内圈定的Ⅱ-2号矿体,厚约2.20 m,金平均品位为1.69 g/t。
根据化探异常的强度、断层的出现、花岗斑岩的出露等成矿信息显示,在Ⅰ、Ⅱ号成矿远景区内划分了Ⅰ-①、Ⅰ-②、Ⅰ-③和Ⅱ-①、Ⅱ-②、Ⅱ-③共6个找矿靶区(图8),作为下一步勘探工作的重点找矿地段。6个找矿靶区分别为Ⅰ、Ⅱ号矿化带的北延部位,是Ⅰ、Ⅱ找矿靶区内化探异常的集中分布点,与Ⅰ、Ⅱ号矿化带具有相类似的构造蚀变特征。Ⅰ-①号靶区面积约0.15 km2,东侧与六岑金矿相邻,有SN向断层F2经过,靶区内次生晕异常值为10×10-9~40×10-9;Ⅰ-②号靶区面积约0.21 km2,东侧为SN向断层F2,南邻Ⅰ-4号矿体,靶区内见有3个异常浓集中心,最高异常值达160×10-9;Ⅰ-③号靶区面积约0.20 km2,东侧有F01、F02小断层发育,南侧与Ⅰ-2、Ⅰ-3号矿体相邻,NE向断层F4穿过本区,并错断了寒武系黄洞口组第四段地层,花岗斑岩体发育,次生晕异常值为10×10-9~40×10-9;Ⅱ-①号靶区面积约0.36 km2,见有3个化探异常浓集中心,呈近SN向展布,异常值最高达160×10-9,并有NE向小断层F03和NW向小断层发育于此;Ⅱ-②号靶区面积约0.20 km2,南面与Ⅱ-2号矿体相邻, SN向断层F3和NW向断层F5在此交汇,见少量花岗斑岩体发育,次生晕化探异常值为10×10-9~20×10-9;Ⅱ-③号靶区面积约0.10 km2,少量花岗斑岩体发育,次生晕化探异常值为10×10-9~20×10-9。综上所述,两个成矿远景区内的6个靶区成矿地质条件、化探异常特征较好,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广西平南县新坪金矿是大瑶山成矿带平南—昭平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的一个典型的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对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条件进行调查,发现寒武系地层和花岗斑岩体与矿体存在密切的空间关系,均有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的可能性;构造在矿体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近东西向的压扭性断裂和裂隙,受到加里东期、印支—燕山期多期构造活动的叠加、改造,为矿体提供了良好的容矿空间。通过总结矿床的成矿规律,综合找矿标志、化探异常,提出了2个成矿远景区和6个找矿靶区,靶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与化探异常吻合程度较高,找矿前景较好,可以作为开展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对象。
[1]盛志华.大瑶山成矿带金矿成矿规律[J].地质找矿论丛,2005,20(Z1):61-63.
[2]胡乔帆.广西大瑶山地区浅变质细碎屑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J].矿床地质,2010, 29(Z1):943-944.
[3]刘腾飞.桂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J].地质找矿论丛, 1997,12(3):11-23.
[4]骆靖中,麦范金.广西古袍金矿床的成因矿物学研究[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8,8(2):125-132.
[5]李院强,庞保成,张青伟,等.广西平南新坪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探[J].现代地质,2016,30(1):29-36.
[6]刘国庆,蔡明海.桂东大瑶山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及成因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 2004,23(2):37-44.
[7]傅良刚.桂东大瑶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矿物学报,2009,29(增刊):115-118.
[8]朱金初,张佩华,谢才富,等.南岭西段花山—姑婆山A型花岗质杂岩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J].地质学报,2006,80(4):529-540.
[9]朱桂田,徐文忻,李蘅,等.广西古袍金矿区花岗斑岩侵入期后多期热液成矿作用的Ar-Ar年龄证据[J].地球学报,2005,26(增刊):156-159.
[10]曾南石,张春鹏,徐文炘,等.广西龙头山斑岩金矿成矿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热液蚀变作用特征[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1,31(1):1-10.
[11]秦亚,张青伟,康志强,等.桂东大瑶山成矿带花岗岩类岩石年代学格架的厘定[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45(6):1735-1756.
[12]叶荣,王勇,马丽红,等.广西贵港六梅金矿地球化学研究[J].现代地质,2012,26(5):1058-1064.
[13]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662-688.
[14]范永香,阳正熙.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23-40.
[15]蔡明海,刘国庆,战明国.桂东大瑶山地区金矿床成因及成矿时代研究[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0(3):58-63.
[16]汪劲草,胡云沪,叶琳.桂东大瑶山地区金矿床的成矿构造类型及其成矿指示[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0,30(4):467-473.
[17]肖柳阳,陈懋弘,张志强,等.广西昭平湾岛金矿矿床类型、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J].地学前缘,2015,22(2):118-130.
[18]陈懋弘,李忠阳,李青,等.初论广西大瑶山地区多期次花岗质岩浆活动与成矿系列 [J].地学前缘,2015,22(2):41-53.
[19]袁波,郭健,刘海洪,等.广西昭平湾岛金矿地质特征及三维建模意义[J].地质找矿论丛,2010,25(4):336-341.
[20]许智迅,刘亮明,孙涛.大瑶山加里东造山带中部与斑岩相关金矿床的特殊性及构造环境对其制约作用——以大王顶金矿床为例[J]. 地质与勘探,2012, 48(2):305-312.
[21]王新宇,刘名朝,周国发,等.桂东大瑶山成矿带新坪矿区花岗斑岩与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关系[J].现代地质,2013,27(3):585-592.
[22]钟立锋,夏斌,刘立文,等.粤西—桂东成矿带圆珠顶铜钼矿床成矿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矿床地质,2010,29(3):395-401.
[23]韦子任,黄耀平,叶有乐.广西藤县大黎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2,28(4):395-401.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Metallogenic Prognosis for the Xinping Gold Deposit in Pingnan County, Guangxi
ZHOU Yequan1,PANG Baocheng1,2,LI Yuanqiang1,LÜ Jiawen1,LAI Xin1
(1.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541006, China;2.GuangxiKeyLaboratoryofHiddenMetallicOreDepositExploration,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Guilin,Guangxi541006,China)
The Xinping gold deposit,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Dayaoshan metallogenic belt in southeastern Guangxi, is a typical alter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 Controlled by EW and NE secondary faults, the ore bodies mainly occur in fracture zones which formed in Cambrian strata, or in contacting belt between strata and granite-porphyries, or in granite-porphyries. The gold mineralization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silicification, pyritization and sericitization. Based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geochemical anomalies, we put forward six prospecting targets in two prospective areas.
Dayaoshan metallogenic belt; altered rock type gold deposit;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metallogenic prognosis; Xinping gold deposit; Guangxi
2015-11-20;改回日期:2016-05-04;责任编辑:楼亚儿。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广西大瑶山成矿带平南—昭平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关键基础地质研究”(12120114052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2006);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GXNSFAA019275)。
周业泉,男,硕士研究生,1988年出生,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主要从事矿产勘查方面的研究。Email:z6321002@163.com。
庞保成,男,教授,1968年出生,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主要从事矿产勘查与评价、矿床学研究。Email:pbc@glut.edu.cn
P618.51
A
1000-8527(2016)04-07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