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胜章
(青海大学 财经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青海藏区农牧民细分群体与农牧民增收策略研究
费胜章
(青海大学 财经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不同收入来源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以青海藏区农牧民的收入来源方式为核心变量对农牧民群体进行细分,青海藏区农牧民主要分为挖虫草类、打工类和种田放牧类。统计结果表明,各细分群体之间的人口统计特征差异度较小,农牧民家庭中的劳动力人口较少,农牧民家庭收入水平偏低。因此,应当基于不同农牧民群体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增收措施。
藏区;群体细分;农牧民收入
本文研究的青海藏区特定为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和海西6个自治州。这个区域是除西藏以外我国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占青海全省总面积的97.15%,占全国藏区的31.51%,区内人们以放牧为主。截止2014年底,青海藏区年末人口205.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5.36%。其中,乡村人口149.94万人,占藏区总人口的73.07%。由于特殊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这个区域基础设施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增收创收难度大,政府面临的最现实也是最棘手的问题是解决好青海藏区农牧民的增收问题。只有这个问题解决好才能稳定藏区、促进各民族团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许多学者从藏区农牧民基本现状做了分析,并从宏观上提出了对策建议,但缺乏对农牧民群体细分及对细分群体特征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青海藏区农牧民进行了群体细分,并分析了细分群体的收入来源和社会人口学特征。
(一)样本选取
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于2014年研究小组对青海藏区农牧民进行的抽样调研,调查内容包括农牧民的收入来源、家庭情况、藏区农牧民的个人基本信息等。本次实地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率87.5%,回收有效问卷280份。本次调查对象是青海藏区农牧民,在6个藏族自治州分别采用主观抽样方法选取了样本进行了调查。样本选择从家庭劳动力、收入水平等方面进行考察,所选样本尽量涵盖各个阶层的农牧民,能够基本反映青海藏区农牧民的收入来源情况和家庭基本情况。
(二)样本特征描述
在聚类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对280个样本的受测者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简单的统计描述,通过分析发现受测者在人口统计变量的分布上有明显的趋势。从年龄结构看,26岁~40岁和41岁~55岁年龄段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8.46%、39.31%。从民族分布来看,藏族农牧民占样本总量的87.93%,可见该藏区农牧民中藏族居多,多民族并存。农牧民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小学及以下学历水平的占80.26%;在所有受测者中,68.53%的农牧民是生态移民,31.46%的是非生态移民。家庭年平均收入相对较低,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多数;有1个~3个劳动力的家庭占74.25%。
以藏区农牧民的收入来源为核心变量对藏区农牧民进行细分,表1是各种主要收入来源的样本占样本总量的比例。数据显示,藏区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方式是:种田放牧(62.8%)、挖虫草(23.1%)、打工(8.6%)。
表1收入主要来源
本文采用两阶段聚类、K—均值聚类两种聚类方法将藏区农牧民的收入主要来源方式进行聚类分析。
(一)两阶段聚类
利用藏区农牧民的9种收入来源方式对样本进行两阶段聚类,以确定最佳聚类数量。经过分析,最佳聚类数量为3类(见表2)。
表2样本聚类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以藏区农牧民的收入来源为聚类变量,我们可以将青海省6个州的藏区农牧民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挖虫草类,即这部分农牧民以挖虫草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这类农牧民的样本数是54,占总样本比例是23.1%;第二类是打工类,这部分农牧民以外出打工为生,这类农牧民的样本数是33,占总样本比例14.1%;第三类是种田放牧类,在藏区大部分农牧民以种田放牧为生,这类农牧民的样本数是147,占总样本比例是62.8%。
(二)藏区农牧民收入来源差异性分析
以上根据“藏区农牧民收入来源”将藏区农牧民分为三组。针对每一类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及各组收入来源之间的差异性,将对藏区每一类不同的农牧民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农牧民增收策略。因此,我们对各类各组藏区农牧民收入来源的差异性利用方差分析进行研究,以便推断两组或多组数据资料的总体均值是否相同,从而检验两个或多个样本均值是否有统计学意义。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针对收入主要来源,设定分类数为3后得到的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
表3方差分析表
根据表可知,F统计量值均大于2,对应的概率P值均小于显著性水平0.05,由藏区农牧民的收入来源作为分类变量,并将其分为三类时,三组农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存在显著性差异。
(一)藏区农牧民细分群体收入来源特征
第一,挖虫草类农牧民群体:指以挖虫草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牧民。这类农牧民的特征:一是家距县城较远,距离草原和大山较近。家距县城的平均公里数为90.24公里,他们外出打工的机会少,而挖虫草的条件便利;二是生态移民占这类农牧民总样本量的50%;三是居住地迁移频繁,居住以帐篷为主;四是以藏族为主,藏语或蒙语为主要的交流语言;五是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小,大部分家庭无拖拉机等生产机械设备;六是摩托车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七是对现代生产生活设施方面的需求比较低,24.5%的家中没有温室大棚,23.9%的家中没有沼气;八是教育程度偏低,42.1%的农牧民拥有手机,但会发短信的只占3.5%。
第二,打工类农牧民群体:指常年靠手艺或者是无手艺打工为生的农牧民。这类农牧民的特征:一是汉族占样本总量的75%,且以汉语交流为主;二是家距县城比较近,为进城打工创造了便利条件;三是家庭拥有的草场面积和牛羊数较少;四是家庭住房多以砖混结构或者彩钢瓦为主;五是90.7%的农牧民拥有汽车;六是教育程度较高,大部分拥有手机,且大部分群体会发短信。
表4细分群体在连续变量上的差异性
表5 方差分析
第三,种田放牧类农牧民群体:指常年以种田、放牧(牛、羊)为生的农牧民。这类农牧民的特征是:一是家庭拥有的草原面积和牛羊数较多,平均草原面积为1 164平方米/户,每户平均牛羊数为208只;二是家距县城较远,蒙古族农牧民占75%;三是大部分为非生态移民;四是家庭住房结构多样,土木、砖木、砖混结构以及帐篷都存在;五是由于种植业的需要,大部分家庭拥有拖拉机;六是多以步行为主,拥有汽车或者摩托车的不多;七是教育程度较低,72.6%的农牧民没有手机,且手机使用率很低,与外界交流少。
(二)藏区农牧民细分群体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藏区农牧民及其家庭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差异性对农牧民增收至关重要。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对藏区农牧民细分群体、家庭和人口统计变量进行交叉分析(表6),描述不同藏区农牧民细分群体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差异。
根据上表可知,不同组的农牧民在家距县城、草场面积、牛的数量、羊的数量、村干部与群众关系、对交通设施的满意度、对通讯设施的满意度等属性上的P值都小于0.05,因此不同组的农牧民在这些属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表6采用交叉分析细分群体在分类变量属性上的差异性
上述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三个不同细分群体在家庭收入、劳动人口、家中是否有沼气等特征上的统计学差异性不明显,分析其原因:
第一,人口统计特征的趋同性:青海地处高原,藏区地域面积大而人口数量少,民族风俗文化相似。农牧民群体彼此之间的生活方式、从业方式、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相同之处。例如,三个细分群体中,受测者都以藏区农牧民为主,而且大部分为非生态移民,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学历水平大部分为小学及以下。
第二,劳动人口数量的趋同性:从样本数据显示,在所有样本量中,大部分家庭的劳动力人数为1~3,占总样本量的74.25%;通过三个农牧民细分群体在连续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三个细分群体各自的平均劳动力人口分别是2.65、2.79、2.95,且方差分析表(表6)卡方检验结果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这表明三个细分群体在劳动人口数这一特征上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第三,收入水平分布均匀:从样本数据显示,所有受测者中,过去一年家庭收入在1万元及以下的家庭占总样本量的58.97%,过去一年家庭收入在1万元与3万元之间的家庭占32.9%,说明藏区农牧民家庭过去一年的收入水平偏低。其次,通过对三个农牧民细分群体在连续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发现三个细分群体过去一年的平均收入分别是16 046.3元、8 769.33元、23 047.07元,且方差分析表(表5)卡方检验结果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表明三个细分群体在过去一年家庭收入这一特征上的统计学差异不明显。
本文以实地调查为主,从家庭劳动人口、年龄、性别、上学年限、是否是生态移民、过去一年家庭收入等来研究藏区农牧民收入来源情况,采用两阶段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以藏区农牧民的收入来源方式为核心变量进行农牧民群体细分。结果表明,藏区农牧民可以细分为挖虫草类农牧民、打工类农牧民、种田放牧类农牧民三类,但各细分群体之间的人口统计特征差异度较小,农牧民家庭中的劳动力人口较少,农牧民家庭收入水平偏低。基于不同农牧民群体的特征,我们为不同群体的农牧民增收提供如下政策建议:
对于挖虫草类农牧民群体,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农牧民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制定虫草采挖限制措施,实施有计划、分步骤地草原轮采轮挖制度。采挖与治理并进,改进采挖方式和工具,缩小采挖范围,及时修复草原植被,防止水土流水;二是要鼓励农牧民更新观念,走出草原、走出大山,开阔眼界。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农村牧区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引导藏区农牧民有序、有组织外出务工,增加现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提升藏区农牧民素质。
对于打工类农牧民群体,一是要根据群体特点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技术能力。完善农牧民务工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用工需求和农牧民服务信息基本对称,激活用人单位内需,扩大农牧民供给。完善农牧民用工保障制度,切实有效地维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加快培育农牧民企业家,为农牧民自主创业提供便利条件。三是要加快农牧民土地、草场流转,提高土地草原利用率。妥善安置和处理好留守老人的生活和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为转移务工农牧民解决后顾之忧;四是要加快户籍改革,减少和降低藏区农牧民入城落户准入条件,让农牧民尽早地成为城里人,享受城里人的生活。
对于种田放牧类农牧民群体,一是要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实施土地、草场规模集约经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牧业;二是要加大农牧业科技投入力度,推进农牧业快速发展,提高农牧业生产整体水平。加强藏区农牧产品市场的升级改造,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是要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市场监督机制,促进市场有序竞争。强化品牌意识,提升农牧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大调整藏区生产力格局,加快培育新型农牧民,拓宽新型经营模式,增加农牧民收入。
[1]李江江,刘尚荣,尹晓英.青海藏区农牧民收入结构与信贷投向关系分析[J].时代金融,2015,(2):73-75.
[2]赵利梅.藏区农牧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的障碍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康定县为例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2,(12):47-50.
[3]李江江,刘尚荣.青海藏区金融发展与农牧民收入关系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95-99.
[4]庄天慧.四川藏区农牧民收入水平、结构及差距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1):52-55.
[5]谢登科,齐中熙,陈键兴.一条路改变西藏,连钱都将更“值钱”[N].新华每日电讯,2006-07-05.
[6]京季.我省藏区六州农牧民现金收入年增长三成[N].青海日报,2012-05-04.
[7]费胜章.三江源地区虫草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2):92-93.
(责任编辑戴正责任校对戴正)
2016-03-21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青海藏区农牧民素质与生活水平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9XMZ053)
费胜章(1966—),男,青海互助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农村经济和劳动经济研究。
F32
A
1001-5140(2016)05-0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