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
明末文人傅山创制出药膳“八珍汤”,后改名为“头脑杂割清和元”,意为割去元朝、清朝统治者的脑袋,足见其身上的忠孝气节。
太原人善于粗粮细作,一碗面就能做出上百种花样,并点缀上各种“浇头”,可谓“一面百味”,这些面食既好吃也好看,比如龙须面,竟可用火点燃。
比起从其他菜系借鉴而来的佳肴,太原人更热衷于街巷小吃,而“郝刚刚羊杂割”、“杨记灌肠”、“王萍面皮”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太原自古就被誉为“锦绣太原城”,是“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都。其建城史达2500多年,历史上曾经作为战国名城、“北朝霸府”和九边重镇,多个民族在此地交集,为这个北方城市融进新鲜的饮食文化。
按照地域分类,太原菜属于晋中菜。尽管今天的太原菜在各大菜系中显得默默无闻,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晋人就已经创制出了美味佳肴,后来在晋商的带动下,晋菜也曾在华夏大地上风靡一时。
太原地处黄土高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物产相对单一,水稻和小麦的产量都不高,高粱、玉米和小杂粮居多,由于粗粮面十分干涩,智慧的太原人便不断探索美食诀窍,粗粮细作,形成了太原饮食朴拙劲健、粗中有细的风格。
独创美食“头脑”太原名吃“八珍汤”
每个城市都有招牌美食,且名气如雷贯耳,好比“重庆火锅”、“北京炒肝”、“苏州奥灶面”等,至于太原,“头脑”是最有名的,谈太原美食若是绕过“头脑”,就如同说北京而不知故宫一般。
头脑是一种药膳食品,制作材料有羊肉、羊髓、良姜、煨面、黄芪、莲根、长山药、酒糟,共计8种,因此又叫做“八珍汤”。据传,这道美食的创制者名叫傅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文人、医学家。明朝灭亡后,他便隐居故里,为了给体弱的母亲调理身体,特地创制出“八珍汤”,后来又把食方传给一家清真店,并将店名改为“清和元”,且在前面写上“头脑杂割”四个小字,意为割去元朝、清朝统治者的脑袋。
由此可见,这道北方菜中还包含着一份晋阳文人的忠孝气节,我总以为,其背后的故事沉郁、刚烈,因此带给太原人朴拙、劲健之态,外地人来到太原,这种感受应该更加敏锐。
头脑不仅背后的故事生动,菜肴本身也内容丰富,熬煮好的头脑粘稠浓郁,看起来像白面糊糊。在盛好的汤糊里,加上三大块肥羊肉,以及莲根、长山药,入口便立刻感觉到酒、药和羊肉迷人的混合香味。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它趋之若鹜,其接受程度因人而异,且不说外地人,即便是太原本地人,对头脑的态度也截然相反,接受者,奉之为挚爱;不接受者,则退避三舍。
喜爱吃头脑的太原人讲究搭配,习惯配上腌韭菜和黄酒,此外,帽盒也是吃头脑时的绝佳搭配——帽盒是太原的传统风味小吃,用不发酵的面粉烤制而成,加入椒盐做成中空的面饼,一般不单独售卖,而是跟随头脑上市,仿佛它就是因为头脑才存在的。吃头脑时,人们通常将帽盒掰成小块,泡进头脑里,细细咀嚼,越发喷香。
由于头脑具有滋补虚损的作用,因此太原人多在凉爽的季节吃这道菜,一般从白露吃到来年立春。北方的冬天,寒风凛冽,清晨若是点上一碗头脑、一壶黄酒再加几个“帽盒”,吃下去浑身都透着热气。据说早晨食用头脑,保健作用最好,因此,早些年天还没亮,太原人就起来吃头脑,俗称“赶碗头脑”,时至今日,这一习俗仍然保留着。早起吃头脑的现象在老年人中最为普遍,太原的老年人在饭店里都是买月票的,天天早上去吃,堪称太原一景。
如今,头脑位于太原名吃之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制作头脑的店铺也数不胜数,其中最经典的还是老店“清和元”。这家店由傅山先生传授配方,起初名不见经传,后来声名大噪,成为誉满太原的老字号。
后来,由于城市改造“,清和元”饭店搬迁至别处,现在,吃头脑的首选之地是“继承饭庄”,由老店“清和元”的职工所开。此外,其他饭店,例如“鸿宾楼”、“认一力”等,制作的头脑味道也都不错。
粗粮细作、花样百出刀削面、切疙瘩、龙须面
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品类繁多,有据可查的就有280多种,被称为“世界面食之根”,这一名号实在当之无愧。而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和文化中心,更是面食荟萃之地。
在太原,几乎人人都是做面的能手,一块不起眼的面团,能够变化出诸多花样。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是经常使用的材料,一般家庭主妇能用它们做出几十个品种的面食来,比如常见的刀削面、剪刀面、拉面、抿尖、擦尖等,若是刻意讲究,可以做到一个月不重样。面团若是到了厨师手里,更是被做得花样翻新,真正达到了“一面百样”的境界。
虽然太原面食品种众多,但并不意味着制作粗糙,恰恰相反,太原面食外表朴实,内里却十分精细。太原人懂得点缀美食,吃面时必配上浇头,浇头,即浇到主食上的汁水或菜肴,起到调味、点缀的作用。太原的浇头精细讲究、种类繁多,除了传统的打卤、西红柿鸡蛋,还有流行的小炒肉、白菜卤、杂酱、西红柿素卤等。
纵观太原的种种面食,刀削面最为有名,它同北京的打卤面、山东的伊府面、河南的鱼焙面、四川的担担面,并称为“中国五大面食名品”,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
关于刀削面,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为防止汉人造反,便没收各家的金属器具,规定10户人家轮流使用一把厨刀。一天中午,一位老汉家中和好面后,却没能取到刀,返家途中,碰巧捡到一块薄铁皮。到家后,锅里的水早已沸腾,无奈之下,老汉只得掏出铁皮,让老婆婆将就着“砍”面,老婆婆当真左手端面团,右手持铁皮,“砍”出了一锅面叶。没想到煮熟的面叶光滑柔软,浇上卤汁后,竟然十分美味,不仅筋道利口,而且富有弹性,这便是刀削面的原型。
制作刀削面绝非易事,首先,和面就很有难度,讲究力道、水与面的搭配比例,最精妙之处还在于刀工,这两样技术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很难掌握。厨师削面时要使用特制的弧形削刀,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利用灵活的手腕,平稳、均匀地出力,一刀赶着一刀削出面叶,据说手法娴熟的厨师,1分钟能削200多片面叶,且面叶的长度都在6寸左右。
此外,太原还有一道家常面,叫做“揪片”,又称“切疙瘩”,由晋中民间传出。按照太原的习俗,男女婚嫁时,启程前双方必须吃此面,名谓“岁数掐疙瘩”,婚者多少岁就吃多少片,含有“岁岁平安”之意。这里的“片”主要针对半成品而言,一小瓢面和好后,擀成圆形对折,根据年龄切成相应的片数,再用手将面片揪成小块,丢入沸水锅中。
现在,太原的“晋韵楼”、“山西会馆”等不仅有美味的面食,还有面食表演,以拉面为例,七扣为大拉面,九扣为龙须面,龙须面细如发丝,可以用打火机点燃,让人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过油肉和老陈醋的融合街头小吃羊杂割、灌肠、面皮
太原有两样特产全国闻名,一是汾酒,一是陈醋,这两样东西虽然家喻户晓,但外省人对它们的认识还有所不足,汾酒和陈醋只有在原产地生产,才能充分保证品质,一旦转到异地,就难免南橘北枳。
汾酒集团的广告语说:“喝酒必汾,汾酒必喝”,的确,太原酒风浩荡,好的汾酒,入口绝不辣嗓,只额头微微出汗,喉头往下一道火热。喝酒时,太原人会配以酱好的牛肉、猪头肉,还有太原当地的“马家酱鸡”,都是下酒的上品。此外,有些太原人在喝酒前,还会先喝一小碗醋,外地人看了不禁暗自心惊。
相比其他地区的人,太原人尤其喜爱吃醋,事实上,整个山西境内,人人都爱吃醋,因此山西人又被称为“山西老醯”(醯,音xi,即醋之意)。山西人爱吃醋,是因为山西的醋好吃,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赞,因此,太原人无论是做面、炒菜还是煮汤,都离不了醋。
著名的过油肉也巧妙地将醋运用于烹饪中,这道菜源于鲁菜系,原本是官府菜,后来传播到太原一带,经过太原厨师的精心烹制、改进,已具备浓厚的地方特色,成为山西最著名的传统菜肴。1957年,名厨吴万库制作的过油肉被专家评为“太原十大名吃”之一。
这道菜之所以被称作“过油肉”,是因为在正式烹制之前,要先“过油”:将里脊肉下到五成热的猪油中拨散,约5秒后倒入漏勺沥去油,然后再配上黑木耳、蘑菇、冬笋一起炒制。制作过油肉很考验厨师的火候功夫,只有适度的油温才能使肉片舒展,达到色泽金黄的效果,因此,现在能做好这道菜的师傅已经不多了。起锅前,为了迎合太原人的口味,厨师还特地加入醋进行调味,以便去腥增香。
如此制作出来的过油肉色泽鲜艳,口感香酥、软嫩,在咸鲜之中带有一丝醋味,是一道非常理想的佳肴。除了过油肉,晋阳饭店有一道名菜——海参扒肘子,同样源于鲁菜系。
太原菜不仅吸收了鲁菜的精华,川菜、湘菜、徽菜的身影也时常出现在太原菜中,这些外来菜系虽然丰富了太原的美食品质,但太原人更加钟意的,还是街头巷尾的小吃,这些小吃传承经年,带有极鲜明的北方特色,羊杂割、灌肠、面皮等,都是不能错过的美食。
羊杂割又称“羊杂碎”,最初叫作“羊杂酪”,由元世祖忽必烈的母亲庄圣太后赐名。太原境内,“郝刚刚羊杂割”做得最为地道,这家店位于柳巷店,已经开了20年,每一天,店铺的门口都排着长队,只为等待品尝那一口美味。同为太原特色的灌肠,实则由荞面制作而成,丝毫不见肠的踪影,它既可以凉拌,也可以炒食,该行业内做得出类拔萃的,要数食品街的“杨记灌肠”;至于面皮,桃园二巷的“王萍面皮”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以上三家店相距不远,如果外地人来到太原,把这三家美食都尝了,回去就可以和朋友夸口,说自己是见识过地道太原美食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