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 鲍育华
前不久,笔者在邗江区“名师送教-中学学段”活动中展示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科版第十三章第三节《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这节内容在整个电学部分非常重要,在今后的电学实验中学生要经常使用电流表,从这一点说它会对学生整个电学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对于这一章内容而言,这一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结束了前面《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后,学生对串并联电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再利用电流表研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而本节电流表的读数和使用,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又为下一节学生学好电压表的读数和使用及研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铺平了道路.
在整个备课过程中,笔者多次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将自己的备课稿请他们审阅,将自己的一些想法与他们交流,并接受了他们的部分改进意见.主要围绕下面几个模块进行了改进.
1内容设置的改进
在课堂内容安排上就经过了几次更改.在笔者备课的初稿上,涵盖了本节全部内容.从电流的引入到电流强度概念建立,从电流表的读数到电流表的使用,最后利用电流表研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后来与其他老师讨论时,感觉这样的课堂内容容量太大,加之农村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这样一节课下来可能使学生疲于应付,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但这节课如果将最后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这部分去掉,课堂内容容量又太小.如何设置这节课的内容?后来有的老师给了提出另外两个方案.
方案1:删去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添加学生练习将电流表连入串并联电路中并完成读数,但不需要得到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侧重点放在电路的连接上,这样就将添加的这部分内容纳入到电流表的使用这个教学环节.具体课堂实施时,给出含电流表的串并联电路图并给出实验数据记录的表格,这样学生能够进一步练习使用电流表并巩固电流表的读数.可以想象这样一节课结束后,会为本节的第二课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在第二课时能够顺利通过分组实验得到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方案2:只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而将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探究放在第二课时.这样设计课堂容量恰到好处,既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而且实验也巩固了电流表的使用,串联电路相对也比较容易连接,通过这个实验能够让学生感受一个完整的探究电流特点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为第二课时扫清了实验设计的障碍,串联电流特点的得出,也为下节课留下了悬念——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什么?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这两个方案,各有优点,后来经过再三的斟酌,笔者选择了第二个方案,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
2电流表使用的改进
本节课电流表的使用无疑是重点之一.因此,电流表使用这一教学环节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课本中通过“信息快递”,让学生了解电流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注意点.
课本上尽管图文并茂,但是要让所有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认识还是有困难的,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可能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而这部分内容处理失当会直接影响到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分组实验.如何设计电流表的使用才能使教学效果更佳?通过对教材的反复研读,笔者决定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课本,分这样几个步骤强化电流表使用的教学: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信息快递”,并用铅笔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电流表使用的要点;第二步教师再图文并茂(如图1)讲解电流表使用的要点,将“信息快递”中的要点进行浓缩:1调零、2串联、3正进负出、4绝不允许直接接在电源两极、5要先试大量程,这可以巩固学生对电流表的使用;第三步学以致用,让学生按图2将电流表接入电路,测量电流大小;最后再巩固提高,通过典型例题进一步巩固电流表的使用.课堂上按照这个设计具体实施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研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探究实验的改进
在本节课内容设置改进后,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应该是本节课最重要的内容,那么如何处理这个探究活动?学生分组实验是必须的.
最初笔者打算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实验的步骤,然后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器材,两个同学一组完成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探究.这样处理,在较短的时间内应该就能完成实验探究,但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违新课程理念.经过与组内老教师的商讨,决定将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这个实验作为本节课的“重头戏”,贯穿整个科学探究的环节.具体流程如下:
猜想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讨论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实验前友情提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全班交流讨论→发现新问题.
在猜想时,大部分学生认为电流会逐渐减小,猜想是否正确,学生急于想独立探究验证自己的结论,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通过讨论得出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这时仍不急于让学生实验,在学生分组实验前,让学生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点,这里添加了友情提醒部分,让学生相互补充以巩固实验操作的要点,这里老师再次通过器材强调每次将电流表连入电路中各点的方法:要测哪点的电流,就把电路从该点拆开,再连入电流表.
接着,再让学生两人一组,合理分工,进行实验,将所测数据填入表格.完成快的学生将数据填入黑板上的表格,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完成后,全班交流:你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有哪些收获?你和你的实验小组遇到了什么问题?让学生再次回顾实验过程,收获成功的同时,也讨论交流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如灯泡亮度不同,但A、B、C三点的电流怎么一样?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强化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的结论,也可以为后面电功率的学习埋下伏笔.
最后,在发现新问题的环节,在探究得到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结论后,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是什么?这也为下节课的教学留下了悬念.
公开课上完后,笔者感觉整个教学流程流畅,设计与初稿相比更加合理,重点突出,也有效化解了连接电流表测电流这一难点.笔者感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验时间短了一些,学生完成略显匆忙.
专家点评时,专家给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让笔者感受很深,收获颇丰.一次公开课,一次自我的提升,让笔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