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本军,符书贤,白翠云,林 力,王敏芬,肖 云,王 丁(.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海南省农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海南 海口 5700;.海南省农科院南繁育种中心,海南 海口 5700;.海南省腰果研究中心,海南 乐东 5754)
海南鲜食花生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评价
侯本军1,符书贤2,白翠云1,林 力1,王敏芬1,肖 云1,王 丁3
(1.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海南省农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海南 海口 571100;2.海南省农科院南繁育种中心,海南 海口 571100;3.海南省腰果研究中心,海南 乐东 572534)
针对海南省鲜食花生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采用田间种植、室内测定等方法对100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00份花生种质单株生产力为6.2~46.2 g,变异系数为49.4%;主茎高28.6~100.8 cm,变异系数22.3%;侧枝长37.9~106.7 cm,变异系数21.4%;总分枝数2.8~17.7个,变异系数37.9%;结果枝数2~11.3条,变异系数31.4%;主茎叶数11~36.3片,变异系数18.6%;单株结果数3.7~35.3个,变异系数36.6%;蛋白质含量23.18%~36.87%,变异系数6.91%。根据这8个性状的综合分析,筛选出较好的花生种质20份,分别为琼红1号、中花9号、紫花1号、恭城红、乐东红2号、红粒2号、余花3号、陵水红皮、GPWCZH、泉花59号、黑花生101、开封白花生、泉花127号、济花1206、桂花166、湛红3号、泉花25号、泉花60号、泉花125号、远杂5号,可进一步鉴定。
花生;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评价;海南
侯本军,符书贤,白翠云,等. 海南鲜食花生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8):33-38.
鲜食花生是在花生荚果膨大末期、荚壳开始变硬时收获,收获后不经晾晒而直接食用或煮熟食用[1]。我国素有食用鲜食花生的习惯,鲜食花生不仅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香甜可口,而且具有增强食欲、悦脾和胃、滋养调气等功效。我国传统的花生消费一般是晒干榨油或加工(烘烤、制酱)后食用,存在营养易流失、产品易变质等明显弊端,而花生鲜食解决了因加工造成的这些问题,使花生可完全作为营养绿色食品食用。随着人们生活饮食观念的变化,鲜食花生逐渐成为城乡居民的一种重要消费方式。
海南省种植的鲜食花生品种多数为当地种,且多为零星种植,种植面积小,无大面积推广的品种。这些当地种产量低、品质差,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适应市场的需求,筛选适合海南省种植的高产、优质的鲜食花生品种,在海南开展鲜食花生种质资源的筛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100份花生种质资源,来源于福建、山东、广西、河南、海南等地的泉州彩皮花生、贺州白花生、济黑1号、德州黑花生、桂花红167、开封白、万宁红花生等种质资源。
1.2试验方法
试验在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乐东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土壤为沙壤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玉米。100份花生种质资源,顺序排列,小区长200 cm,株距20 cm,行距25 cm,双行区,双粒播。播后打乙草胺封闭除草剂,开花前每667 m2施复合肥40 kg、过磷酸钙40 kg,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下针期人工拔除田间杂草。本试验只防虫不防病,虫害于发生早期及时防治。
1.3调查项目
花生成熟时每份种质材料随机取10株样考种,调查单株生产力、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有效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主茎叶数等农艺性状。晒干后依据GB/T6432-1994测定蛋白质含量。
试验数据采用Excel、SPSS22.0软件[2]进行处理与统计分析。
2.1单株生产力
花生单株生产力与产量呈正相关[3],一般单株生产力越高,产量越高。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100份花生种质的单株生产力变化范围为6.2~46.2 g,平均为16.4 g,标准差8.1 g,变异系数为49.4 %,说明不同种质间差异较大。其中单株生产力最低的为小岗黑,最高的为远杂5号。
表1 100份花生种质资源的特性变异程度
从图1可以看出,100份花生种质资源中,有71份种质的单株生产力分布在8.45~21.95 g的区域内,占 71%;单株生产力特别低(3.95~8.45 g)的种质有8份;较高的有21份,其中21.95~26.45 g间的有9份,26.45~30.95 g间的有6份,30.95~35.45 g间的有3份,35.45~39.95 g间的有1份,39.95~44.45g间的有0份,44.45~48.95 g间的有2份。单株生产力较高的21份种质分别为琼红1号(22.6 g)、中花9号(22.8 g)、紫花1号(24.0 g)、恭城红(24.3 g)、乐东红1号(24.3 g)、乐东红2号(24.7 g)、红粒2号(25.1 g)、余花3号(26.0 g)、陵水红皮(26.2 g)、GPWCZH(27.6 g)、泉花59号(28.2 g)、黑花生101(28.4 g)、开封白花生(28.6 g)、泉花127号(30.4 g)、济花1206(30.6 g)、桂花166(32.0 g)、湛红3号(32.0 g) 、泉花25号(35.2 g)、泉花60号(36.4 g)、泉花125号(45.2 g)、远杂5号(46.2 g)。
图1 单株生产力分布(g)
2.2植株性状
2.2.1主茎高 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花生种质的主茎高变化范围为28.6~100.8 cm,平均63.8 cm,标准差14.2 cm,变异系数为22.3%,不同种质间差异较大,其中主茎最矮的种质是紫粒1号,最高的为山西红花生。从图2可以看出,在100份花生种质中,主茎高47.35~84.85 cm的种质有83份,占总数的83%;主茎较矮的种质9份,分别是紫粒1号(28.6 cm)、屯昌红皮(36.6 cm)、黑粒1号(37.0 cm)、ST001(40.0 cm)、紫花1号(43.2 cm)、红仁豆(45.1 cm)、XG1402(45.5 cm)、贺州白花生(45.8 cm)、夏花2号(46.9 cm)。花生主茎高低与抗倒伏有一定的关系,海南雨水、台风较多,一般宜选择主茎较矮的种质资源。
图2 主茎高分布(cm)
2.2.2侧枝长 从表1可以看出,侧枝长的变化范围为37.9~106.7 cm,平均71.8 cm,标准差15.4 cm,变异系数为21.4 %,不同种质间差异较大,侧枝最短的种质是紫粒1号,最长的是贵州花皮。从图3可以看出,在100份花生种质中,侧枝长55.15~89.65 cm的种质有75份,占总数的75%;34.45~41.35 cm的种质1份,为紫粒1号(37.9 cm);41.35~48.25 cm的有5份,分别为屯昌红皮(42.3 cm)、ST001(45.0 cm)、XG1402(46.8 cm)、红仁豆(47.4 cm)、黑粒1号(48.0 cm);48.25~55.15 cm的有6份,分别为湛红2号(50.8 cm)、贺州白花生(51.9 cm)、泉花127号(52.8 cm)、湛红3号(54.0 cm)、桂黑16-3(54.1 cm)、黑粒2号(54.4 cm)。
图3 侧枝长分布(cm)
2.2.3总分枝数 从表1可以看出,总分枝数的变化范围为2.8~17.7条,平均为6.6条,标准差为2.5条,变异系数为37.9%,不同种质资源间差异较大,其中分枝最少的种质是贵州花皮,最多的是白粒3号。从图4可以看出,在100份花生种质中,91%(91份)种质的总分枝数在3.55~9.55条之间。分枝较多的种质有7份,分别为中花9号(9.7条)、紫花1号(10.2条)、乐东红2号(11.0条)、紫粒1号(12.4条)、白粒1号(14.2条)、黑粒1号(17.3条)、白粒3号(17.7条)。
图4 总分枝数分布(条)
2.2.4有效结果枝数 从表1可以看出,有效结果枝数的变化范围为2~11.3条,平均为5.1条,标准差为1.6条,变异系数为31.4%,不同种质资源间差异较大,其中有效结果枝数最少的种质是贵州花皮,最多的是白粒3号。从图5可以看出,在100份花生种质资源中,有90份种质的有效结果枝数分布在2.47~7.17条,占总数的90%,其中有效结果枝数较多的有9份,分别是唐山黑花生(7.2条)、黑粒2号(7.2条)、紫花1号(8.0条)、中花9号(8.1条)、乐东红2号(8.3条)、紫粒1号(8.4条)、白粒1号(9.4条)、黑粒1号(11.3条)、白粒3号(11.3条)。
图5 有效结果枝数分布(条)
图6 主茎叶数分布(片)
2.2.5主茎叶 从表1可以看出,主茎叶的变化范围为11~36.3片,平均24.7片,标准差4.6片,变异系数为18.6%,其中主茎叶片数最少的种质是ST001,最多的是王敏花。从图6可以看出,在100份花生种质中,91%的种质主茎叶分布在17.35~32.59片,其中主茎叶片数较多的种质有4份,分别为湘花1号(32.9片)、彩花1号(33.0片)、江西红花生(35.3片)、王敏花(36.3片);主茎叶片数较少的有5份,分别为ST001(11.0片)、南京6号(14.7片)、湛红3号(15.8片)、湛红2号(16.0片)、珍黑1号(17.2片)。
2.3单株结果数
单株结果数是花生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虽然其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但在同等条件下,种质间的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基础所决定。从表1可以看出,100份花生种质资源单株结果数的变化范围为3.7~35.3个,平均为14.2个,标准差为5.2个,变异系数为36.6%,不同种质间差异较大,其中结果数最低的种质为贵州黄场黑花生(3.7个),最高为紫花1号(35.3个)。从图7可以看出,在100份花生种质资源中,91%种质的单株结果数分布在5.35~21.85个,其中单株结果数较多的种质有8份,分别是江西红花生(22.1个)、黑粒2号(22.3个)、黑花生101(22.7个)、乐东红1号(23.7个)、花粒1号(26.0个)、红粒2号(28.0个)、乐东红2号(28.9个)、紫花1号(35.3个)。
图7 单株结果数分布(个)
2.4蛋白质含量
图8 蛋白质含量分布(%)
蛋白质含量高低是衡量花生食品价值的主要指标。从100份花生种质中选择86份种质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其变化范围为23.18%~36.87%,平均为31.68%,标准差为2.19%,变异系数为6.91%。不同种质间差异不大,这与搜集种质资源时只搜集蛋白质含量高的种质资源有关。从图8可以看出,在86份花生种质中,共有77份种质的蛋白质含量分布在29.27%~36.23%之间,占总数的92.8 %,其中白花生和万宁红花生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36.3%、36.87%;蛋白质含量较低的种质有7份,分别为花粒1号(23.18%)、济1205 (26.62%)、济黑1号(26.76%)、三粒黑(27.56%)、夏花2号(28.13%)、濮阳小黑花生(28.14%)、贵州1号(28.64%)。
通过对100份花生种质的研究,初步摸清了引进的花生种质资源的主要特征特性。本试验结果显示,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幅为6.91%~49.4%,从大到小为单株生产力>总分枝数>总果数>结果枝数>主茎高>侧枝长>主茎叶数>蛋白质;蛋白质含量变异幅度最小,其他种质资源变异幅度较大,尤其是单株生产力,变异系数达到49.4%,单株生产力较高的有21份种质资源。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体现了性状遗传变异的能力,某一性状变异系数大表明从群体中筛选优良性状个体的概率大[5]。
86份鲜食花生种质资源的蛋白质含量超过30%的有74份,占总数的86%。高蛋白质为今后优质鲜食花生新品种选育提供丰富的亲本材料。
主茎高和侧枝长是花生的两个重要植物学性状,对花生产量和品质都具有重要影响,也是种质资源鉴定的重要形态指标[6-7]。有研究者认为主茎高是促成高产的主要因素[8],侧枝长是制约产量的主导因素[9]。华福平等[10]研究发现花生主茎高较侧枝长与产量关系密切,而李绍伟等[11]研究表明二者对产量影响均较小。另有研究表明,侧枝长与产量呈著正相关,主茎高与产量间关系不显著[12-13]。也有研究者认为,主茎高和侧枝长均与产量间呈正相关[14-15]。部分研究结论与此相对,即认为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与产量间存在负相关和负向效应[16-20]。因此在筛选种质资源时,主茎高、侧枝长不再进行考虑。
本试验从100份材料中共筛选出20份单株生产力较高、蛋白质含量高、单株结果数较多、有效结果枝数多的种质资源,分别为琼红1号、中花9号、紫花1号、恭城红、乐东红2号、红粒2号、余花3号、陵水红皮、GPWCZH、泉花59号、黑花生101、开封白花生、泉花127号、济花1206、桂花166、湛红3号、泉花25号、泉花60号、泉花125号、远杂5号。
[1] 王建文,李永军,赵国建,等. 鲜食花生的发展前景、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探讨[J]. 陕西农业科学,2009(2):129-130.
[2] 焦庆清. 花生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鉴定与评价[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3] 朱鸿,官德义,杨军,等. 福建花生种质资源筛选及灰色关联度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2008,23(4):381-386.
[4] 张忠信,汤丰收,张新友,等. 河南省夏播花生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生产力的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17-16819.
[5] 陈学珍,李欣,杨建宇,等. 夏播大豆生育期结构和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4,20(1):9-13.
[6] 张晓杰,姜慧芳,任小平,等. 中国花生核心种质的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31(3):298-304.
[7] 陈本银,姜慧芳,廖伯寿,等. 花生属不同区组种质主要植物学性状及分子特性[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4):402-408.
[8] 王建设,孙春梅. GS豫花10号花生生育日数、主茎高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00(12):9-10.
[9] 刘振兴,周桂梅,刘自华,等. 花生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1) :25-28.
[10] 华福平,朱磊,张毅. 花生荚果产量与主要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08(5):70-72.
[11] 李绍伟,李军华,任丽,等. 花生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07(1):37-38,52.
[12] 华福平,李晓亮,张毅. 河南省夏播花生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中国种业,2010(4):42-44.
[13] 罗虹,周桂元,罗燕芬,等. 高产花生品种籽仁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J]. 花生学报,2009,38(3):15-20.
[14] 殷冬梅,李拴柱,崔党群.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聚类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32(2):212-216.
[15] 翟素琴,王建成,何燕,等.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J].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1,29(2):12-14.
[16] 张毅,华福平,童燕,等. 河南省麦套花生的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10(2):6-8.
[17] 李清华,黄金堂,陈海玲. 花生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7-9.
[18] 路红卫,杜红,闫凌云,等. 麦套花生经济性状与产量遗传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06(12):38-40.
[19] 张保亮,何延成,赵洁. 河南省杂交育成花生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改进[J]. 花生科技,1999 (S):222-224.
[20] 刘风珍,万勇善,类承斌. 国槐DNA导入花生栽培品种D8代数量性状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06,21(6):30-32.
(责任编辑 邹移光)
Evaluation of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fresh edible peanut germplasm resources in Hainan province
HOU Ben-jun1,FU Shu-xian2,BAI Cui-yun1,LIN Li3,WANG Min-fen1,XIAO Yun1,WANG Ding2
(1.Institute of Cereal Research,Hai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Grop 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Hainan Province,Haikou 571100,China;2. Crop Winter Multiplication and Breeding Centre,Hai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ikou 571100,China;3.Cashew Research Centre of Hainan Province,Ledong 572534,China)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low yield and poor quality of fresh edible peanut in Hainan province,100 peanut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evaluated by field planting,indoor test and so 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ductivity per plant,main stem height,length of branche,total number of branches,ruit of branches,main stem leaves,pods per plant and protein content ranged from 6.2-46.2 g,28.6-100.8 cm,37.9-106.7 cm,2.8-17.7,2-11.3,11-36.3 and 23.18%-36.87%,respectively . However,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s were 49.7%,22.3%,21.4%,37.9%,31.4%,18.6%,36.6%,6.91%,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se 8 characters,the selected peanut germplasm resources Qionghong1,Zhonghua9,Zihua1,Gongchenghong,Ledonghong2,Hongli2,Yuhua3,Lingshuihongpi,GPWCZH,Quanhua59,Hei peanut101,Kaifeng white peanut,Quanhua127,Jihua1206,Guihua166,Zhanhong3,Quanhua25,Quanhua60,Quanhua125,Yuanza5 were identified.
peanut;germplasm resources;agronomic characters;evaluation;Hainan
S565.203.7
A
1004-874X(2016)08-0033-06
2016-05-03
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KYYS-2015-04);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CXZX201423)
侯本军(1982-),男,硕士,副研究员,E-mail:benjunhou@sohu.com
白翠云(1962-),女,推广研究员,E-mail:bjh821110@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