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伟
""“您问我年龄有多大,我实在告诉您我76岁。都说少要稳重、老要张狂,我也时常提醒自己要忘记年龄,因为我的梦想就是返老还童。”
这就是刘燮昌,北京著名的“易拉罐老人”。眼前这位老人精神矍铄,双眼有神,右手可能因为长期“玩命”制作手工艺品的缘故,偶尔有些发抖。
刘燮昌退休前是中学语文老师,喜欢朗诵。退休后,他有一次正在西单图书大厦寻觅有关朗诵的图书,偶然看到一本介绍易拉罐工艺品的书。美丽的邂逅瞬间勾走了他的七魂八窍,刘燮昌逐渐变成了“易拉罐老人”。
对朋友们赠予的“易拉罐老人”称号,他很乐意接受。谈起自己的易拉罐手工艺品制作之路,他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玩”。
刘燮昌是老北京人,老北京人都是好玩、会玩的。有人玩蝈蝈,有人玩鸟雀,有人玩石头,有人玩核桃,他玩上了易拉罐,他自己说是疯玩。疯到什么程度?用他的话说,玩起易拉罐的时候,一坐上椅子,屁股就再也抬不起来了,从早到晚不挪窝。好多次家属下班了,想着回家能吃口现成的热乎饭,他都还没做呢!“先把易拉罐两头去掉,再把罐身压平铺在一张鼠标垫或者类似的胶皮垫上,然后我开始构思怎么制作手工艺品。”因为过去在学校当老师时搞过油印,经常用铁笔在模板上刻字,刘老师便琢磨着怎么用类似的方法利用易拉罐制作手工艺品。
天长日久,刘老师的右手掌长满了厚厚的老茧,右手腕上此起彼伏地出现了一个个小囊肿,要命的是这些肿起的包包还很疼。骨科大夫说,这种包一般是生小孩的妇女和画家最容易长,治不好。另一名大夫也说,这种包很疼,建议手术。老先生坚持不做手术,硬是自己用手一点一点地把包给按下去了。到后来,刘老师一度嗓子眼憋得慌,高血压也犯了,亲戚朋友都劝他放手,别太玩命了。老先生不为所动,他说:快乐大于痛苦。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燮昌真还玩出名堂了。从2004年到2008年,刘燮昌的作品多达三四百件,题材包括中学语文课本的插画、《三国》人物、《水浒》人物。这几年,他获得了多项荣誉:北京市“健康老人之星”、北京市“多才多艺生活家”、凯德置地言传身教奖;他家还被评为西城区“家庭艺术馆”。
第二阶段,“迷”。
“迷”就是入迷,痴迷。渐渐入了门,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刘燮昌更加痴迷于制作易拉罐手工艺品了,成天地摆弄易拉罐,好像生活除了易拉罐就没有别的了。亲戚朋友们见他如此着迷,没有办法,只好转而支持他,帮他收集各种易拉罐。迷归迷,刘老师却并非“执迷不悟”,他开始寻求提升和突破。
如何突破?首先是外在形式,镜框画、花盘、人偶、仿真立体禽鸟一起上。其次是内在图案,包括吉祥图案、人物、花鸟、卡通漫画等等。最后是色彩,彩色和银白色兼具。在试着给罐子涂漆上色失败后,刘老师注意到易拉罐本来就有两面,一面彩色,一面银白,干脆两面一起利用。
成功在于细节,更在于细节上的精益求精。刘老师开始研究易拉罐,翻来覆去地仔细“阅读”每个易拉罐。都说手工艺品贵在画龙点睛,刘老师也特别注重“眼睛”的刻画。
“罐上的注册商标R做鸡的眼睛,黑罐上的白点可做鱼眼,红罐上的气泡可做蝈蝈眼,”说着说着,眼前的刘老师仿佛又年轻了,真的返老还童了。
刘老师的三大突破和在细节上的提升,不仅丰富了作品的种类,也使整个作品展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堪称神似,并日臻完美。
第三阶段,“悟”。
经过种种艰难,终获成功和喜悦,刘燮昌说,玩物不但不会“丧志”,也可以“长志”,玩也是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他立志要玩出品位,玩出精彩。他立志:日日有灵感,月月有创新,笔笔皆精彩,件件皆精品。
刘老师领悟到:“精益求精,玩物长志的工匠精神,是我创作易拉罐手工艺品的灵魂。工匠精神把我的人生价值升华了!”
当刘燮昌用他那略微颤抖的右手,指点着家里的一幅幅作品给我们介绍的时候,我们觉得每一幅作品都是他的心血,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