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磊,刘福林
(辽宁省白石水库管理局,辽宁 朝阳 122000)
牛亡牛河河口交汇区泥沙冲淤试验研究
孙 磊,刘福林
(辽宁省白石水库管理局,辽宁 朝阳 122000)
本文研究了牛亡牛河典型洪水以及大凌河、牛亡牛河发生洪水遭遇时,牛亡牛河口交汇区泥沙淤积形态及其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牛亡牛河发生洪水时,交汇区的淤积较大;大凌河洪水先于牛亡牛河洪水发生时,牛亡牛河交汇区的泥沙淤积大于牛亡牛河洪水先于大凌河洪水发生;当稀遇洪水遭遇时,交汇区的淤积量很少,泥沙基本被带往交汇区下游。从动力学角度分析,牛亡牛河泥沙淤积是必然的。
泥沙淤积;试验;牛亡牛河
牛亡牛河是大凌河流域主要支流,年均输沙量1 160万t,占白石水库年输沙量的62.8%,是白石水库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在牛亡牛河支流汇入大凌河干流后,在牛亡牛河河口附近形成了交汇区,由于交汇区水流相互间顶托、掺混的作用,使得交汇区泥沙淤积问题变得比较复杂。近些年来,白石水库库区淤积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在大凌河与牛亡牛河交汇区段泥沙淤积情况更为突出。因此,尽早对交汇区泥沙淤积现象进行研究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考虑到水库运行后实际来水来沙条件,选取大凌河典型洪水两场(2007年型、2%(1962年型))、牛亡牛河典型洪水两场(2007年型、2%(1962年型))。水沙过程见表1,2。
1)牛亡牛河发生典型洪水过程:工况A,考虑到水库建成运用以后实际发生的来水来沙过程,选择2007型牛亡牛河洪水过程进行试验。
2)牛亡牛河大凌河常遇洪水组合:工况B,大凌河2007型洪水与牛亡牛河2007型洪水同时发生;工况C,先发生牛亡牛河2007型洪水,再发生大凌河2007型洪水;工况D,先发生大凌河2007型洪水,再发生牛亡牛河2007型洪水。
表1 大凌河、牛亡牛河典型洪水(2007年型)流量沙量过程
3)稀遇洪水组合:工况E,大凌河及牛亡牛河同时发生较大洪水,选择1962年水沙过程即频率为P=2%的稀遇洪水。大凌河干流选择朝阳站1962年7月24日至7月28日5 d洪水过程,牛亡牛河支流选择迷力营子站1962年7月9日至7月13日5 d洪水过程。
布置测淤断面16个,从BS12-BS23和BS33-BS36,覆盖整个交汇区,测淤断面、分区及其反映所属淤积位置情况的对应关系如表3。
表2 1962年朝阳站、迷离营子站P=2%5 d洪水流量沙量过程
注:1)朝阳站洪峰流量为15 600 m3/s,总加沙量为3 395.223 kg,由于阎王鼻子水库的拦沙作用,据当年排沙比(64.8%)总沙量减少为2 200 kg;2)迷离营子站洪峰流量5 240 m3/s,加沙量为 1 231.36 kg。
表3 测淤断面对应淤积分区
工况A河道纵剖面图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牛亡牛河发生常遇洪水后,交汇区下段的Ⅰ区所有断面几乎没有淤积。交汇区中段(核心区)Ⅱ区,距离牛亡牛河口越近的断面,淤积厚度与范围越大,其中BS16断面淤积主要集中在主槽附近,最大淤积厚0.25 m,到BS19断面,淤积几乎呈全断面分布,最大淤积厚度达0.37 m。
图1 牛亡牛河发生2007型洪水后模型河道纵剖图
Ⅲ区位于牛亡牛河汇流口上游支流范围,由于汇流口断面的束窄作用,该区淤积量较大,BS33—BS36均有淤积。淤积泥沙多集中在主槽内,其中以BS34和BS35断面淤积最为严重:BS35断面淤积宽度达500 m,最大淤积厚度约为 0.71 m,BS34断面淤积宽200 m,最大淤积厚0.64 m。
交汇区上段Ⅳ区位于汇流口上游,受牛亡牛河洪水顶托和泥沙倒灌的影响,该区下游断面BS20与BS21略有淤积,BS22与BS23断面则几乎没有淤积。
根据观测结果计算了洪水所挟带总沙量以及各分区淤积沙量(均为模型值)见表4。
表4 牛亡牛河2007型洪水淤积量统计表
洪水组合试验结果河道纵向淤积见图2。
图2 常遇洪水组合后模型河道纵剖图
1)工况B。Ⅰ区范围内基本没有发生淤积;Ⅱ区仅在BS16主槽内有轻微淤高,其他断面仍无淤积;Ⅲ区淤积较厚,由于大凌河来流对牛亡牛河来流有较强的顶托作用,该区的淤积厚度要远大于下面两种工况。Ⅳ区在BS22-BS23之间有轻微淤积。
2)工况C。Ⅰ区范围内基本没有发生淤积;Ⅱ区淤积量最大,主要集中在该区域上游即BS18-BS19之间,淤积呈全断面分布,平均厚度约为0.35 m;Ⅲ区仅在BS35断面有一定淤高,厚度约为0.45 m,其他位置无明显淤积;Ⅳ区淤积泥沙较少。
3)工况D。Ⅰ区范围内发生少量淤积,主要集中在BS14-BS15断面之间的右侧主槽内。Ⅱ区淤积量较大,4个断面淤积均呈现全断面分布,主槽基本被淤平,平均淤积厚度在0.6 m左右;Ⅲ区情况与工况B类似,仅在BS35断面有0.5 m的淤高;Ⅳ区几乎没有淤积泥沙。常遇洪水组合总来沙量以及各分区淤积沙量统计见表5。
表5 组合洪水淤积量统计表
由表5可以看出,工况B最大淤积区域为汇流口牛亡牛河上游即Ⅲ区,淤积比例25.9%,工况C与D最大淤积区域均为Ⅱ区,淤积比例分别为30%和42.9%;工况B与C淤积最小的区域出现在Ⅰ区,分别为3.8%和1.7%,而D工况则是Ⅳ区淤积最小,淤积比例为3.8%。
对比3种不同洪水组合,工况D在4个区域所淤总沙量占来沙总量的65.3%,为淤积最大,工况C其次,工况B为淤积最小,淤积比例为44.8%。
1962年稀遇洪水试验纵剖面淤积见图3。
图3 稀遇洪水后模型河道纵剖图
Ⅰ区仅在BS14断面左侧产生回流的部位有淤积,其他部位均无淤积发生;Ⅱ区的淤积情况也只发生在BS19断面,淤积泥沙将该断面右岸深槽填平。Ⅰ、Ⅱ区大部分断面洪水过后的地形几乎没有发生淤积,有冲刷的可能性存在,这部分内容将在淤沙搬移试验中研究。Ⅲ区整体呈全断面淤积,牛亡牛河上游到交汇区入口断面淤积厚度逐渐增大,平均淤积厚度由BS36断面的0.4 m增大到BS33断面的1.2 m;Ⅳ区的淤积最为严重,每个断面都有大量泥沙淤积,但淤积横向分布并不均匀,其分布规律跟区域河势有密切联系。BS22与BS23断面均出现了最大淤积厚度超过2 m的淤积,BS21最大淤积厚度接近2 m,BS20断面淤积相对较少,但平均淤积厚度也有将近1 m。对稀遇洪水总沙量以及各分区淤积沙量统计见表6。
表6 稀遇洪水淤积量统计表
不同工况的试验结果表明:牛亡牛河发生洪水时,交汇区的淤积较大。牛亡牛河连续发生洪水,交汇区的淤积量累积性增加。大凌河洪水先于牛亡牛河洪水发生时,牛亡牛河交汇区的泥沙淤积大于牛亡牛河洪水先于大凌河洪水发生。当稀遇洪水遭遇时,交汇区的淤积量很少,泥沙基本被带往交汇区下游。
从动力学角度分析,水库蓄水运用,必然抬高水位,在抬高水位影响范围内,流速必然小于天然状态。由于水位抬升幅度沿程变化,离大坝越近,水位抬升越多,流速减小的程度越大,淤积也减少。牛亡牛河洪水从支流入汇到大凌河干流,河道显著展宽,过水面积增大,水动力条件必然衰减,泥沙落淤。大凌河洪水与牛亡牛河洪水遭遇,汇流区的动力条件相对较好,但是二者遭遇的几率较低。牛亡牛河与大凌河的交汇角很大,干支流水流的相互顶托与掺混现象剧烈。因此,牛亡牛河交汇区泥沙淤积是必然的结果。
[1]倪晋仁,惠遇甲.嘉陵江入汇对重庆河段水力特征影响的水力学分析[J].泥沙研究,1991(2):29-38.
[2]倪晋仁,王光谦,张国生.交汇河段水力计算探讨[J].水利学报,1992,7(7):5l—56.
[3]彭文启.直角交汇河段水力特性的试验分析及数值模拟[D].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91.
[4]徐孝平,彭文启,李炜.直角交汇河段分离区流场的几何特性研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4,26(6):638—645.
TV131.6
A
1002-0624(2016)04-0051-03
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