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北京有一条闻名遐迩的街区叫牛街,它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回族社区之一。随着元明时期回族形成以来,落脚北京的回族人家就在这里“聚族而居”,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1997年牛街开始大规模的“拆迁改造”,牛街的面貌在焕然一新的同时,这一古老街区往日的许多风貌也荡然无存。人总是生活在不断变迁的时空中,但是对逝去的东西,又会产生依依不舍的情怀。本文呈现的是老照片中牛街的一些旧影。
图①是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牛街礼拜寺门口一景。这座古寺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历朝历代来到这里围寺而居的回族人家,这也是牛街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建筑。图中一位头戴白帽的阿訇正在和一个少年相对而望,二者身着的服饰(少年身穿的是民国时期流行的童子军服装)明显带有民国时代的印记。图②是礼拜寺内铁香炉和日晷。虽然不知道图片拍摄的具体日期,但是通过图中三个人物的穿着打扮,一看就知道是民国时代。摄影在那时还是一个稀奇玩意儿,可以看到图中的长者和两个少年正在好奇地看着拍摄的相机。图③呈现的是处在闹市的牛街礼拜寺外的世俗街景,身着西式或中式服饰的漫步者、围观者、挑担者、交谈者等各色人物穿梭其间。这张图片也是伊斯兰教和现实生活并行不悖的一个生动写真。图④是清代庆清王为牛街清真寺题写的匾额。
牛街和许多城市的回族聚居区一样,也是一个商业、饮食业十分繁盛的古老街区,这里曾经是许多誉满京城的回族百年老店和名小吃的诞生地和汇集地。图⑤是牛街上一家专门经营牛羊肉的老店“聚宝源”,图⑥是著名书法家启功为该店题写的匾额。
图⑦这张老照片呈现了早已消失的一道街景——一家正在临街经营的小吃摊。样式颇为别致的炊具上,明显标着“清真”和“王记”的字样,只是今天的许多观图者,已经不清楚这位业主正在经营的是什么小吃。豆汁是北京的一道传统小吃,图⑧是当年坐落于牛街堂子胡同的一家豆汁店。图⑨是牛街一家回民食品店,店主特意在门口挂出一块画有汤瓶的清真标志牌。由此可知,这种被人们俗称为“汤瓶牌”的牌子,就是民国时期流行的清真标牌。
北京过去主要的运载工具是毛驴、骡马和大车,所以骡马行也是牛街回民从事的传统行业之一。图⑩是一家专营此业的院落,其中那位头戴白帽的经营者,正在与一位貌似外籍的穆斯林客商洽谈业务。
图11是1935年牛街的一些售骡商户在交易会上,摆出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专门请人拍摄的一张人骡相伴的纪念照。从著名作家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中可以看出,骆驼客也是穿梭于老北京的常客,让人不免也会遥想到,当年牛街一带肯定也会出现他们的身影吧。图12是在北京街头一隅歇息的一群骆驼队,他们有些人留的辫子,也点明了这至少是一张晚清时期所拍的老照片。
牛街曾经也是回族经营的珠宝玉石业十分发达的地方,图13这张照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照片,取景角度颇为别致。拍摄者借助一家人的窗格,分别照出了窗外的几个画面,其中左上角显示的,是开在牛街廊房二条胡同的玉器老店荣兴斋。
南方的小巷和北方的胡同,是最能展示城镇民俗文化的地方,而北京又是胡同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一点在牛街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据不完全统计,牛街曾经有大大小小六十余条胡同,伴随着现代城市建设越来越快的脚步,其中许多已经不复存在。图14是盛夏绿荫掩映下的牛街输入胡同。如果是在今天,这里一定会挤满或行或停的汽车。但是当时的这条胡同里,只有自行车静静地停靠在路边,无声地流露着老牛街原有的那一份安详。
胡同不仅是传统街区中四通八达的人行走廊,也是人们休养生息的所在,所以这里也是小商小贩最喜欢落脚的地方。当年如果你沿着输入胡同往里走,就会看见图15展现的这一市井风貌:人们在输入胡同内依次摆设的各色小吃摊上用餐的情景。图16是几位十分熟悉的邻里乡亲在胡同中相见时,互道赛俩目的亲切场景,图17是牛街羊肉胡同东口外景。
图18是一家开在胡同里,挂着“汤瓶牌”的回民早点铺。从中可以看出这家人采用了店与家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店主夫人正抱着小孩,坐在门口一张十分破旧的竹椅上。仅从这一细节也可看出,他们在过着比较清贫的生活,但是窗台上摆放的盆花和挂着的鸟笼,又体现了这家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图19是牛街“韭菜杨”家故居的一处内景。这些门洞会打通不同的院落,这也反映了胡同人家密不可分的邻里关系。图20是胡同里一家小院打开的门,正如国人要讲究脸面一样,从门口摆设就可以看出,这家人当年也很讲究自己的门面。
牛街也是回族现代教育最早的诞生地之一,图21是1936年外国人皮肯斯拍摄的西北中学校门外景。图22是牛街出身的历史文化名人,中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孙绳武于1928年创办的牛街西北中学小学部师生合影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