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天涯》所包含的多重意义

2016-09-29 14:06陆蔚青
华文文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白求恩加拿大

陆蔚青

摘 要:带有新闻写作的特质,深入被历史掩盖的深处,而又含有文学创作的写作气质,这是加拿大华文作家李彦的非虚构作品《尺素天涯》的特点。这是一段历史的钩沉。通过白求恩最后的情书的发现过程,将历史与现实融合一处。又通过带有悬念和质疑的情节进程,让非虚构的作品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作者具有的中西交融的文化气息,展现出世界性的写作视野和精神高度。它不仅重塑了白求恩形象,更开掘出一个不为人知的历史地带,使白求恩精神具有了更加广阔的历史背景。

关键词:《尺素天涯》;李彦;白求恩;加拿大;纪实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6)4-0126-03

《尺素天涯——白求恩最后的情书》,是加籍华人作家李彦的力作,发表于《人民文学》2015年3月刊。它以实证方式,以跨越东西方的空间,近百年历史的时间为经纬线,完成了白求恩形象的再塑造,展现了一段鲜为人知而令人难忘的历史。

做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在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人曾经这样说,除了马恩列斯之外,白求恩是对中国人民具有影响力的第五个人。多年前,《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曾影响了几代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在他的故国加拿大,在他的故乡格雷文赫斯基小镇,却少有人知晓和了解。而即使知道他的人,也对他颇有微词。有学者曾做过随机调查,他们站在蒙特利尔康考迪亚大学的白求恩塑像前,问过往的行人知不知道此人是谁,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所以的西人都不知道,只有一个例外,那是个医学生,她知道白求恩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医生,对治疗心脏病的贡献。白求恩在加拿大的影响与他对中国人民的影响着实相差甚远。是什么导致这样巨大的不同?

《尺素天涯——白求恩最后的情书》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的写作。它的开篇就带着谜团。作者在白求恩研究中,得知了一个线索,有个叫比尔.史密斯的加拿大人,拥有白求恩在延安时与毛泽东的合影,而且还有一封情书,是白求恩写给他的情人莉莲——也是比尔的母亲——的最后一封情书。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这是一段历史的钩沉。作品以立体的写作手法,将历史与现实融合一处。作者采用的是现实与历史交叉叙述的方式。一方面,它以平缓的语调将读者带入作者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以回忆的方式展开作品的主题——关于白求恩的历史性叙述。这种在现实与历史中自由切换的形式,让文章具有立体的涵盖空间。读者关注的不仅仅是白求恩的故事,同时关注着作者采访线索的继续。几次寻找比尔又失而复得,更增加了阅读悬念。而找到比尔之后,故事的进展也出人意料。作者的笔端且悲且喜,五味杂陈,处处都有让读者掩卷深思的力量。

具有历史的纵深感,这是评定好作品不可缺少的标准。李彦对人物背景的开掘极为深入。她对加拿大共产党人比尔的现实生活,他的祖辈与中国的渊源都有细致的交代。这支笔不断的向深处探索,事实上从另一个方面展示着白求恩的历史背景,展示着“中国革命其实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这样一个命题。所谓“从过去看未来,洞若观火”。这种立体的结构方式,让这篇实证文学不仅大有深意,而且生动活泼,起伏跌宕。现实与历史是如此交织,循环往复,缠绕不绝,而事实远比想象更丰富。正如作者所云:“那绝非单纯的对一个英雄人物的崇拜,那关乎我们回首来路,检视足迹时,对人生价值的自我审判。”①

作品几条线索同时推进,展示出广阔的视野。即使在现在的时间段,作者也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现实生活,贫困交加的比尔老人被迫出卖父母的遗物。一条是作者在白求恩研究中的奔走,空间如此之大:安省,魁北克,北京,五台山,安大略的伦敦市,都是作者曾去过的地方。时间又如此之久,作者提到的就有从2009年之后历年的活动。而对白求恩的叙述,更是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直至2015年,跨越近百年。在作者的叙述中,白求恩的形象越来越明朗丰富,他与凯瑟琳的邂逅情节,展示了白求恩的坚定的反法西斯精神和迷人的人格魅力。从他给情人的信中,我们看到他的坚强和乐观,也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他人性的热情奔放的本性。他是那么爱生活,他想念那些美食——他在中国的颠沛流离的战争生活和婉转动人的爱情故事,形成白求恩的外在和内心的因素。

而比尔这个与中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的传教士的孙辈,加拿大共产党员的儿子,被迫以卖掉父母的遗物来延续自己的老年生活,困顿而自重的生活,由于政治和社会环境导致的落魄,而精神却孑然独立的生活。在作者细致而略带沉重的叙述中,我们其实已经找到了白求恩为什么在故乡颇受冷落和诟病的原因。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生性浪漫,同时更有政治的原因。政治的分歧掩盖了人性的光芒,让一个富有牺牲精神的人丧失了故乡。那些每天在白求恩洁白的雕像下走过的他的同胞,并不了解这个人为人类做出的贡献,这是不是人类的悲剧?

《尺素天涯》的第二个写作特点,是带有悬念和质疑的情节进程,让非虚构的作品生动形象。它从开篇就足具魅力,那是人性的魅力。作者和比尔的对话如下:

“当然,我的母亲非常美丽,这是公认的!”

“他们俩的关系,是谁追谁呢?”

“嗯——我想还是白求恩更主动吧!”

这种写作手法,与作者的写作背景有直接关系,李彦是新闻专业出身,本身具有对新闻的敏锐,这让她的作品具有新闻的特质。但多年的文学创作,又让她的非虚构文学有更加独特的气质——文学创作的气质。这种气质的含义,并不是小说写作中的虚构或想象——恰恰相反,作者在写作中保留了对历史事件的忠实的阐释。对于莉莲,爱德华与白求恩的三角恋情,莉莲的感情生活等谜团,作者保留了未知空白,并没有妄加推论。然而,作为杰出的小说家,李彦带有悬念的叙述语境,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吸引力。一个曾经神话一样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什么有着多种不同评价?他的爱情生活如此丰富,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还有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产生的矛盾。当比尔贫困交加,急需出售宝贵的文物,而白求恩研究会却认为“他不该用商品买卖来定位这件事。那样一来,他的终身信仰和为此的付出就大大贬值了,我们也并非买卖人。我们可以找人赞助,但不能接受这样的交易方式。”,这样一个结局让我们感到心痛而不知所措,对于一向秉持精神和物质分裂,信仰至高无尚的中国文化,我们能够理解,而对于比尔现实的生活,我们亦能够亲身感受。这种价值,精神,物质,文化等种种概念的分裂,让作品表现出更丰富的内涵。而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事实——事实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矛盾和复杂。而白求恩的故事,在事过经年之后,所表现出的尴尬境地,也为我们澄清历史多一层曲折,多一层新的注解。

我们在这样的质疑和思索中追随着作者的思绪。这种悬念和质疑就不再只是写作手法,而成为必不可少的表现思想的方式。这是现实和历史的多重性,也是现实与历史的矛盾。更要提到的,是作者中西交融的文化气息,展现出的广阔的写作视野和精神高度。无论是从加拿大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白求恩,还是从中国来到加拿大,冥冥中怀有某种使命的李彦,虽然逆向而行,他们却终于在中西文化的某个点上相遇,这对于白求恩精神和白求恩研究,不啻是一个福祉。在许多年中,加拿大人对白求恩的不了解甚至偏见,中国人对白求恩精神的神化,都需要有一些人,承担起沟通,交融,澄清的任务,搭建这样的的桥梁,这样的任务注定落在一些学贯中西的学者和作家身上。李彦就是这样一位文化使者。李彦揭示了一个为研究者和世人很少了解的世界。她展开了一个跨越东西方的历史长卷,或者说,她填补了一段历史的空白,而这将有深远的影响。比如加拿大共产党的历史和现状。事实上,《尺素天涯》通过白求恩写给情人的最后一封信,不仅复活了白求恩形象,而且展开的一段封存的历史——在抗日战争反法西斯的世界大格局中,加拿大共产党的历史和使命。而对比尔现实生活的描写,也揭示出冷战期间以及近年来,加拿大共产党遭到的迫害和歧视。这些,如果不是身在加拿大的第一手资料,是无法想象的。所以,《尺素天涯》的意义,不仅在于对白求恩个人生活的全方位揭示,还在于它的全球性的视野,对于世界历史的搭建和解构。

而对于白求恩,正如作者所说,“西方社会对白求恩的微词,除了冷战思维之外,也基于他在婚姻恋爱上与众不同的率性和浪漫,与同一女性两度结婚,却两度仳离。在西班牙战场上对女画家的热恋,都成为抨击者对其诟病时常用之词。”②对此,作者亦展现了她宽阔的视野。她不仅描写了以上引文中提到的白求恩的浪漫,还描写了白求恩与女传教士凯瑟琳的相互吸引,而白求恩与莉莲的爱情,或更振聋发聩——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战士与共产党领袖的妻子保有的一段婚外恋情,这对某些人或许是难以想象的,然而,作者用真挚而热烈的笔触描写了这种率性和浪漫,她所描写的白求恩人格的魅力,不是虚伪矫饰,而是真挚感人。这种真挚超越了世俗的偏见,而还原到爱情的本质。个人之爱,大爱,人类之爱,博爱。这就是《尺素天涯》的含义。作者以优美的中国古诗,描绘了这样一种意境: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李彦是一个富有理想主义的作家。她对真正的美有明确的感悟。她这样表达了她的愿望:“我——多么希望世人皆知,一个人虽然早已离去,但他的英魂不散,它所代表的人类最崇高美好的精神将永存。”

①② 《尺素天涯》,第26页;第5页。

(责任编辑:黄洁玲)

Abstract: Chisu tianya(Letters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a book of nonfiction, is characterised by its journalism as it probes into the concealed depths of history and by its literariness. Fishing for what has sunken in history, this work merges history with the realities in its discovery of the last letters of love by Dr Bethune and renders itself vivid and imagistic in its plotting of suspension and inquiry. More important is the fact that she has exhibited the vision of writing on a world stage and spiritual height as the author is able to culturally blend th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not only reshaping the image of Bethune but also unearthing an area of history hitherto unknown, thus providing the Bethuenean spirit with a much wider historical background.

Keywords: Chisu tianya(Letters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Yan Li, Bethune, Canada, documentary literature

猜你喜欢
白求恩加拿大
封二:English Corner·英语角
抗战时期白求恩对中共统一战线的解读
语文阅读教学正方向:“教”“练”“考”统一——以《纪念白求恩》例
白求恩:中国人熟悉的“陌生人”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温暖的瞬间
用白求恩精神培养白求恩式的医学人才
白求恩纪念歌
远离是非之地
去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