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月秋
在一次下乡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时,我随意走进了一间二年级的教室,听了一节数学课。执教老师授课的内容是《千以内数的认识》。
上课伊始,老师给3组学生每组准备了1 000根小棒,还一百一百地数好,扎成捆,每组发给10捆,之后便步伐轻盈地走上了讲台,充满激情地说:“同学们,现在你们每个小组都有1 000根小棒,你们将如何很快地数出这1 000根小棒呢?”
大部分学生乖巧地回答:“可以一百一百地数。”
内行的人都知道,老师如此精心地备课,就是想让学生在小组内一百一百地数一下小棒,感受到1 000里面有10个一百。可是,一个看样子有点儿调皮的男生却在这时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老师,还可以一根一根地数。”
几个学生附和道:“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老师脸上的表情就像六月的天气一样,突然晴转多云。或许是考虑到有个外人在后面听课的缘故吧,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漠然地望向这几名学生。这样的状态持续了片刻,老师终于调整好了情绪,平静地对全体学生说:“会一根一根数的同学请举手。”意外地,竟有90%的学生左顾右盼着举起了小手。面对此情此景,老师只好无奈地说:“那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数一数你们小组的1 000根小棒吧!”
二年级的学生既不会察颜观色,更不能洞察老师细腻的心思,听老师这么一说,便各自欢天喜地地投入到了本小组的活动中。
在汇报环节,第一组的代表说:“我们一根一根地数,数到一半就乱了,然后我们就把小棒分堆,10根为一小堆,大家每人数几堆,最后一起数得100堆,就数出了1 000根。我们还知道了100个10根是1 000根。”
数得最快的第二组代表得意地说:“我们组韦明辉家开小卖部,他妈妈数比较多的钱时,都是一百一百地数,所以我们组直接一百一百地数,有10个一百,是1 000根。我们组是数得最快的!”
数得最慢的是第三组。第三组的代表说:“我们是一根一根地数,当数到453时就乱了。我们从头再来,一根一根地数,数到一半还是乱了。最后我们决定一百一百地数,这次数清了,10个一百就是1 000根。”
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通过本组同学讨论、比较,很快认识到数较大的数时,一百一百地数比一个一个地数要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望着学生们那一张张因投入思考而显得兴奋的小脸,我也不由得受了他们的感染,兴奋起来。我想,还真亏了那个调皮的男生,要不是他“节外生枝”,同学们会有这样的参与热情、这么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吗?经历错误和曲折,才最终建构起属于自己的数大数知识,这个过程不是比“乖巧”来得更真实、更精彩吗?当然,也要感谢这位老师的宽容与不责怪,正是她的宽容和不责怪,才促使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们敢于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想法,积极尝试……课堂因为能够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而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责编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