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尧
在这个大学有失风范的年代,大学教师队伍中,争名夺利的“砖家”越来越多,潜心学术的学者越来越少,一心从教的教师成了“奢侈品”。滞萍老师就是这样的“奢侈品”,她坚守“心无旁骛,宁静淡泊”的风范,赢得了学生的尊重,获得了舆论的口碑。
有“口碑教授”美誉的河南大学讲师常萍,只专注于教学,为本科生讲了32年古代文学课,直到退休仍是讲师。任职期间常萍是不出书、不写论文、不申报职称的“三不讲师”,退休后却被学校高规格返聘为副教授并继续为本科生授课,此事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也激发了很多人反省大学的教师评价制度。从“三不讲师”到“口碑教授”,常萍的确是一个另类,也是一个传奇。之所以说她是一个另类,是因为她讲课很受学生欢迎,她从不出书、不写论文、不申报职称,确实有违背常理常规特立独行的韵味。说她是一个传奇,则是因为“三不讲师”能在当下如此严苛地执行“非升即走(转)”的体制内特立独行,顺利退休后还被学校高规格以副教授身份返聘。这不是传奇是什么呢?然而,当我们透过热闹的舆论,冷静地品味这件事情时,却有五味杂陈而难以言表的感受。我们清晰地看到,社会舆论狂赞“口碑教授”的同时,也在猛批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评价制度。事情真是改革教师评价制度这么简单吗?并非如此!
大学失规:“三不讲师”无奈特立独行
在这个大学有失规矩的年代,教师评价制度的天平的确渐渐地向科研倾斜,甚至过度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导致教师忙于争项目、写论文、出专著,而漠视提升教学水平。常萍则特立独行,修炼成了另类的“三不讲师”,并以讲师身份顺利退休。常萍虽因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口皆碑,被誉为“口碑教授”,但在3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秉持“三不”而始终未能晋升职称。她以特立独行、孤单凄美的身姿“叫板”已经有点异化的教师评价制度。
社会舆论高举道德魔镜,照出大学教师的浮躁,同时彰显出“口碑教授”常萍用“心”教学从不评职称是多么的弥足珍贵。无论是学生发出的“中国传统士子的信仰、操守和风度,已经融进了她的精神血液”“她不只教授知识,更传递人生感悟”等赞美,还是她根本不在意讲师与教授在物质待遇上的差距,我们都无法否认她是一位淡泊名利而富有教育情怀的好老师。
我们赞誉常萍无意于斥责追求职称晋升的教师,但教师评价制度弊端确实需要革除了,尤其是导致教师功利化的评价方式。
尽管有一些大学和地方政府,意识到了教师评价制度问题并自觉改良(比如,设置并开评“教学型副教授”“教学型教授”),但这种未触及原有评价观念与方式的改良,终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原有评价制度的根本弊端,教师功利化趋势依然难以扭转。众所周知,大学的根本是教书育人而不是其他。因此,大学再不能漠视“口碑教授”的孤单与凄美了,再不能上演“三不讲师”的特立独行了,要从根本上革除原有评价制度的根本弊端,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置于各项工作之首。
大学失范:“口碑教授”让人五味杂陈
在这个大学有失风范的年代,大学教师队伍中,争名夺利的“砖家”越来越多,潜心学术的学者越来越少,一心从教的教师成了“奢侈品”。常萍老师就是这样的“奢侈品”,她坚守“心无旁骛,宁静淡泊”的风范,赢得了学生的尊重,获得了舆论的口碑。
不可否认,大学的确存在教师为了评职称而弄虚作假甚至出现学术抄袭等现象。但是,不能因“口碑教授”受到褒扬,就全盘否定大学教师评价制度。客观地说,“三不讲师”被誉“口碑教授”的现象,确实对原有评价制度有很大的讽刺意味,但不能单凭此现象否定原有评价制度的合理性。“口碑教授”的出现不是大学的遮羞布,而是制度之下学术自由的稀有证明。对大多数教师来说,他们不会纠结于“三不讲师”被誉“口碑教授”来颠覆原有评价制度。我们还是期望大学能重塑学术自由的大学风范。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有人认为,坚持做“三不讲师”被誉“口碑教授”的常萍才是真正的“师者”。其实,韩愈写《师说》的背景是,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有崇尚“座主、门生”的流俗,目的是为了批判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扭转“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观念。当然,不能把出书、写论文、评职称的教师比作“座主”。谁也不能否认,搞研究、写论文、出专著是大学教师的基本责任之一。我们赞美常萍道德高尚时,不能把它强加给其他教师,否则就是道德绑架,既不厚道也不现实。
大学失智:“三不讲师”被誉“口碑教授”
在这个大学有失理智的年代,“重科研、轻教学”已成一种潜规则,越是名校表现得越突出,并形成了难以停歇的恶性循环。现实是,从事教学的教师,只能挣得那份工资;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不仅能争得研究经费、研究成果和经济回报,还可以在职称晋升中占主导地位。教师教学短期内无法出数字成绩,在教师评价中被弱化甚至忽略;而教师申请多少项目,发表多少论文,获得多少经费等容易量化,因此,成为教师评价主要指标。久而久之,教师脱离教书育人的本位。“口碑教授”倒逼大学,远离浮躁回归理智。
“三不讲师”被誉“口碑教授”,暴露了大学失智而陷于教学与科研两难处境。不是大学不想培养、激励教师专心教学,而是大学排名有更高的科研条件。其实,二者并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教学与科研本是相辅相成的,有成熟的科研才能有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专注教学本身与做科研是不矛盾的,传播思想、启迪蒙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的科研也是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是在教书育人基础上的更高追求,原有仅重视科研成果的职称评定方式是片面的。
我们赞誉“三不讲师”常萍淡泊名利,不是要消灭教师的名利追求。实事求是地讲,适当的名利追求,不仅可以催人奋进,还可以成为人不断取得进步的阶梯。我们反对的是,有些人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忘记了为何出发,也逐渐失去了“自我”,结果为名利所累,甚至误入歧途。就此而言,当下,我们赞誉“三不讲师”常萍,不仅能为迷失于追名逐利者注入“清醒剂”,而且对扭转大学浮躁风气也有积极意义。endprint
大学失礼:“三不讲师”巧遇“口碑教授”
在这个大学有失礼遇的年代,教师们逐渐丧失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的意识,他们在追求“金杯银杯”的过程中,甚至丧失了“口碑”意识。“口碑教授”的传奇,足以说明“口碑”的稀有。理性地看,教师评价制度重视“金杯银杯”倾向并非一无是处,但忽视“口碑”就是不对的。假设教师评价只是单纯看重“口碑”,那后果也将与只重视“金杯银杯”一样悲哀。因此,教师评价要看重“金杯银杯”与“口碑”,这是对大学教师的礼遇。
2014年12月23日,四川大学历史系教师周鼎发布《自白书》,痛陈教学、科研、职称评审中的各种弊病。由此可见,有多少认真教学不重科研的教师能有“三不讲师”巧遇“口碑教授”的这种“运气”。大学又有多少终生专注教学、无私奉献,到退休也没有鲜花和掌声,只能暗自神伤离开岗位的教师?近年,我们欣慰地看到,有些大学开启重奖一线教师的先例,还有“三不讲师”退休后的礼遇,但这些不过是少之又少的个例而已。这些个例可能会产生一时的新闻效应,却无法让所有教师享有礼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自然少不了传道授业者。“口碑教授”用行动坚守了一个教师的本分,也用自己“这本书”把学问交给了学生。我们在为“口碑教授”点赞之余,更要多点理性思考。我们不能因为“口碑教授”的独特品质而否定专注于科研的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根本在于教书育人,不含杂念的科学研究,何尝不是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呢?因此,借“口碑教授”否定科学研究以及教师评价制度的积极意义,无疑是不理智的。
大学回归:“三不讲师”难成“口碑教授”
在呼唤大学理想回归的年代,“三不讲师”难以再成为“口碑教授”了。因为,理想的大学是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学校,没有科研进步难有教学发展。在长达32年的教学生涯中,常萍固执地做“三不讲师”,是没时间、没精力还是没有能力?难道顺理成章、合理合法地晋升职称会影响专心教学吗?从表面上看,“口碑教授”常萍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的榜样。但从职责来说,她不写书、不著文、不评职称,就不是尽职尽责的大学教师,是不值得效仿和提倡的。
“口碑教授”的出现,让一些人提出“大学放宽对科研的要求”,这是有悖大学教师职责的。一般来说,大学教师具有教学和科研的双重职责。在大学,教学和科研是教书育人的一体两面,没有科研支撑的教学是肤浅的,任何精彩的课堂,都离不开深入的科学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重视科研并没有错,社会舆论批评的只是唯科研是从的弄虚作假风气……因此,有必要对当前以科研为导向教师评价等制度进行改革,以评价标准多样化引领大学教师发展。
现在,一些大学出台举措,对长期坚持在一线工作的教师给予重奖(如浙江大学、江南大学都曾用百万元重奖一线教师),希望培养更多“口碑教授”。事实上,“口碑教授”可誉而不可强求,可赞而不可复制。毕竟教师生活离不开物质世界,努力工作改善生活条件并没有错。另外,作为大学教师的学者,解惑固然重要,但仅限于课堂和自己的学生,难说是好学者。学者著书立说,不仅是对知识的升华,也是使知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让更多的人受益。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口碑教授”从不著书立说,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责编:赵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