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晓杰 陈春雪
摘 要:近日偶闻《烟花易冷》的歌词和《洛阳伽蓝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颇有兴趣,乃翻来一看。兹读到卷四《追先寺》时,遇“岐嶷”一词如坠雾里,不晓其义,翻阅典籍查之,豁然开朗,晓其义理,于是撰此小文。
关键词:岐嶷 岐年 六朝 《汉语大词典》
“略生而岐嶷,幼则老成,博洽群书,好道不倦。”(《洛阳伽蓝记·卷四·追先寺》)
“岐嶷”是汉魏以来产生的新词,是化用先秦典籍中语言,离析原有文句而构成的新词,这也是中古新词形成的一个重要方式。“岐嶷”源于《诗经》,《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说文》:“嶷,小儿有知也。本作‘?。”毛亨传:“岐,知意也。嶷,识也。”原句旨在说明周的始祖后稷“很小就会四处爬,又懂事又聪明,自己能够觅食吃饱”。孔颖达疏:“又叹之,言后稷克美大矣,实始匍匐之时,已能意有所岐岐然,又能貌有所识嶷嶷然,以渐有智慧,能就人之口取食而啖之。”
“岐嶷”一词,屡见于六朝文献,尤以《三国志》中用例频繁。《三国志》卷三《魏志·明帝纪》:“帝生数岁而有岐嶷之姿,武皇帝异之,曰:‘我基於尔三世矣。”卷一四《魏志·程郭董刘蒋刘传》:“幼而岐嶷,三岁丧二亲,长於兄嫂。讲业太学,博览传记,同郡王允一见而奇之。”卷一九《吴志·诸葛滕二孙濮阳传》:“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另外,《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中也多见“岐嶷”。《魏故着作郎韩君墓志》:“少深岐嶷,长勖宽明,内尽孝思,外竭忠诚。”《北魏阙》:“梗概之风,岐嶷而越伦;卓尔之秀,总角而逸群。”《北魏阙》:“岐嶷孝敬,分曾参之誉;夙宵忠节,争宣子之响。”“岐嶷”成词后,一直为历代文献所采纳,用来指“幼年聪慧”,《晋书·帝纪·简文帝》:“简文皇帝讳昱,字道万,元帝之少子也。幼而岐嶷,为元帝所爱。”佛经文献中亦大量使用,《宋高僧传》卷十一《唐杭州秦望山圆修传》:“姓潘氏。福州闽人也。生而岐嶷长而俊迈。”《大明高僧传》卷五《庆元育王山沙门释端裕传》:“师生而岐嶷眉目渊秀。十四驱乌于大善寺。”而后,“岐嶷”用来代指“六七岁”,是用特征代本体而产生的新义。《魏故宁朔将军谏议大夫龙骧将军荆州刺史广川孝王墓志铭》:“越在岐嶷,聪惠明敏,禀之独悟。去彼所天,来纂大国,泣尽蒸尝,思深霜露。”《全唐文·张说文集·大唐中散大夫行淄州司马郑府君神道碑》:“公揭日月,表山川,体二气之清淳,纳百代之层庆,越在岐嶷,异於常童。”
中古时期造词颇为活跃,“岐年”“岐龀”皆可用来表示“幼年时期”,《全后魏文》卷五十八《禅静寺刹前铭敬史君碑》:“弱龄聪璇,岐年秀发,藉荫圣童,徇齐初月。”“弱龄”与“岐年”并举,“聪璇”与“秀发”相对,“弱龄”表示年幼,“岐年”之意豁然。另有《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东魏阙》:“肇自岐年,王佐之目已表;甫将丱岁,弼谐之寄更宣。”
中古以来,“岐嶷”在文献中被采用多达数百例,可见其已然形成非常固定的用法。《后汉纪·孝明帝上》载皇后马氏事:“二姊与后同母,兄客卿,幼而奇嶷,初援南定百越,北征匈奴,谋议之士集于门下。”此处“奇”字当属“岐”的音误。且检索语料库,仅见零星几例“奇嶷”,与多达数百例的“岐嶷”相较之下,不免有音近而讹之嫌。笔者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作穷尽性的研究,经查证,“幼而岐嶷”在文献中出现了二百一十余例,而“幼而奇嶷”在文献用例中只有三见。在语言学研究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研究方法,由此可以大胆推测,“奇嶷”当属“岐嶷”的误用。
“岐嶷”源于《诗经》,如王力先生所言:“一切新词都有它的历史继承性,无非是旧词的转化、组合,或者向其他语言的借词。”“岐嶷”正是化用先秦典籍语言,离析“诞实匍匐,克岐克嶷”而构成的新词。古代典籍的流传和推广,完全是靠手抄和刻印,有的抄手为了省事,把笔画较繁杂的字改写成笔画简略的同音字,久而久之,也许会流传下来少量的误文版本。误文大多是由于传写不慎或排印失校而产生的,在所难免,后人绝不能因为误文而否定古书的价值,但是我们必须正视古籍中出现的误文,指出误文,防止以讹传讹,避免给后世阅读带来更大的疑碍。《汉语大词典》第二卷第1528页,根据此误文建立了“奇嶷”词目,把“奇嶷”释作“特别聪敏”,即把“奇”释作“特别”,“嶷”释为“聪敏”,属于望文生训的误释,《汉语大词典》中此条误目可删。
近年来对《汉语大词典》进行疏误、补苴的专著甚繁,《汉语大词典订补》《<汉语大词典>商补》《<汉语大词典>疏误与修订研究》《汉语大词典修订论集》等等皆为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辞书提供了日臻完善的材料,对《汉语大词典》日后修订意义重大。我们在阅读古籍时,对生涩的疑难词汇要多加思考,追根溯源,通过查证同时资料和异时资料获得准确的信息,作出正确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杨勇.洛阳伽蓝记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7.
[4]金小栋.六朝墓志中用典来表未成年的词语[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
(殷晓杰 陈春雪 浙江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3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