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寅
“噪音”干扰致糟糕
当一个人面临两样事物,二选其一时,很容易做出决定。比如苹果和桔子,你吃哪个?自然容易选。
如果再同时面临第三样事物,他可能改变之前的选择。比如,苹果和桔子,再加香蕉,你吃哪个?恐怕就要好好考虑一下。有时候,第三样明显不如前两样事物好,但一个人依然会犹豫不决,甚至选第三样事物。这就是不合理的选择。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归咎于你面临的多选场景。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面临二选一时,很容易做决定;当面临三选一、四选一,甚至更多选一时,他的大脑会被“信息噪音”干扰而难做决定。
如果你家楼下恰好有一群大妈在跳广场舞,各种声音吵吵闹闹,你很难集中精神看书学习。同样,当你面临多选场景,就很难下决心,到底选哪个。这些多选信息仿佛噪音一样,分散一个人注意力;即使有些事物一闪即逝,也能让你犹豫再三。这就是“噪音”干扰,它让大脑无法集中关注特定事物。
糟糕值得后悔吗
从逻辑层面来看,假如甲胜于乙,乙胜于丙,那么甲胜于丙。当面临三选一时,人们自然该选“甲”。
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人们潜意识中,往往把甲乙丙三样事物,当成一个循环,即甲胜于乙,乙胜于丙,丙又胜于甲,好比“石头剪刀布”循环一样。所以实际结果是,人们不一定选“甲”。
就这样,毫不相关又似乎无厘头的因素干扰之下,本来简单又合理的一个选择“甲”,变得模棱两可,甚至遭放弃,选择者最终可能会做出一个不合理而糟糕的决定。
之所以糟糕,因为我们事后往往后悔,懊恼当时为什么没有选“甲”。在商场逛街时,我们看到商品琳琅满目,款式、颜色、搭配等衣服信息会一齐拥入大脑。一件短袖T恤(甲)款式新潮,穿上显得朝气蓬勃;一条牛仔裤(乙)颜色亮丽,让人眼前耳目一新;一顶帽子(丙)朴素精致,搭配显得成熟大方……或许还有更多衣服进入我们视野,引起我们关注。
天气渐热,本来打算买件短袖T恤(甲),这应该是个简单又合理的选择,但当我们面对这么多选择时,最后可能会买一顶帽子,因为觉得T恤不急,下次再买也可以,而且还有其他T恤穿,但这顶帽子难得一见,而且非常不错。结果买回来后,戴两天可能就后悔,叹息说帽子不过如此嘛,还是买T恤实在。
如果你有这样经历,千万别后悔,科学家扫描我们的大脑结构,揭示了面对多选场景时做选择的心理机制,你应“庆幸”。
后悔未必真糟糕
通过电脑模拟,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rTMS)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科学家发现大脑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做选择,这推翻了曾经的“噪音”干扰理论。
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是整合信息的大脑皮层,所有信息汇集于此。科学家发现电脑屏幕上,大脑这个皮层最亮。大脑的工作机制是“整合计算”,它注重信息整合,而非信息的单个价值,体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原则。
T恤(甲)、牛仔裤(乙)、帽子(丙)三样事物进入大脑,它会分别“计算”甲、乙、丙的潜在益处,但更会计算三者之间,以及这三者与我们已有各种事物之间的“整合”。也就是说,大脑意识中,存储着我们的身份年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现有衣服等信息,当T恤、牛仔裤、帽子进入大脑,大脑一方面考虑它们穿在身上分别是怎样的效果,另一方面,还会考虑这种效果与大脑意识中存储的信息整合起来,又是怎样的效果。
T恤本来就有,穿这件新的,显得我们更时尚新潮一些。帽子本来没有,如果配上现有衣服,显得时尚而大方,形象改变更大。因为潜意识中,我们渴望长大,渴望成熟,而不是在年轻岁月里,更显年轻时尚。
表面看似后悔而糟糕的决定,实际上恰恰是“整合计算”信息后,大脑的最优选择,帽子更能满足我们潜意识的成长需求。
换句话说,正是得益于多选场景的信息“噪音”干扰,大脑才能做出最佳决定。当你做出决定但后悔时,并不表示这个决定真的很糟糕,这个看似糟糕的决定或许更符合你当前最深处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