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弦
2016年8月,四年一度的奥运盛会在巴西举行,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个南美洲最大国家的身上。虽说今日的巴西并非如奥运申办之时那般如日中天,从场馆的建设到举办过程中也不免有太多插曲,但好在奥运会还是平平安安的成功举办。而在奥运会期间前往里约热内卢观赛的游客,有的在游览明日博物馆,或者尼特罗伊跨海大桥,也或者刚出桑托斯-杜蒙特机场时,“意外”地拍到了巴西海军的航母“圣保罗”号(题图)。这些照片在社交媒体发布后,评论中或是惊奇于巴西海军原来也有航母啊?或是多少有些戏谑的感叹“圣保罗”号只能在港口内见到。
但事实上,世界第五的国土面积,地处南美大陆东岸、大西洋西岸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巴西不仅仅是南美洲传统军事大国,也是世界海洋大国之一,因此巴西是较早建立海军的国家,虽然葡萄牙殖民时期的巴西海军属于雇佣舰队性质。1822年9月7日巴西皇帝彼得罗一世率军打败葡萄牙殖民者宣布独立之时,这一天就是今天巴西海军的“海军节”。到了19世纪60年代,在地区领导权的争夺中,利亚阙楼(Riachuelo)海战中巴西打败巴拉圭取得了巴拉圭战争(也称三国同盟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巴西海军便成为了当时拉美地区最强大的海军。
二十世纪初期,巴西海军采购了当时最先进的“无畏”舰,首舰名为“米纳斯吉拉斯”号,这也使得巴西成为南美第一支装备“无畏”舰的海军。到了战后的50年代,巴西再次拔得头筹,在1956年12月14日与英国正式签订合同购得了“巨人”级的“复仇”号(HMS Vengeance,R71)航母,成为了本地区第一个购买航母的国家。对于这艘航母的采购,也有资料显示是巴西政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据说在1955年的总统竞选中,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州长儒塞利诺·库比契克为拉拢海军作其竞选的筹码,向海军许诺当选后将会采购一艘航母。而在他当选总统后,则改口称是为平息海军对政府的不满、避免酿成兵变才不顾“军事上的无用”采购的航母。
虽然这个“据说”的可信度尚不可知,但这次对军人们的“绥靖”(或者说“政治利益的交换”)还是能看出,巴西海军对新一代海上霸主航母的追求。而巴西从英国购买的这艘航母,实际上算是一艘“三手”航母了。“复仇”号在1945年1月入役英国海军时已是二战的末期,编入太平洋舰队后,战场任务已多是向新加坡等地运送飞机。到了战后的1948—1949年间,“复仇”号开赴北极海域开展耐寒科研训练,探索在极度寒冷的条件下船舶、飞机和人员如何展开任务作业。而后1952—1955年,“复仇”号短暂租借给了澳大利亚。也因此,“复仇”号航母一直保持着二战末期仓促建成的状态,所以在1956年巴西购入后就在荷兰鹿特丹的福尔默船厂进行了为期4年的大规模改装。
与荷兰海军自己的HNLMS Karel Doorman“卡雷尔·多尔曼”号(R81))的改造类似,“复仇”号在飞行甲板的左侧加装了8.5°的斜角甲板,同时为了平衡左舷的增重,舰岛位置也做了相应改装。而为了适应战后固定翼舰载机的喷气时代,舰上的蒸汽弹射器、升降机、拦阻系统、光学助降系统以及电子设备都做了相应的升级换代。因此,最后巴西人为这次“脱胎换骨”的改装花掉了2 700万美元,这已经是“复仇”号航母本身价格的3倍了。
1960年12月6日,改装完成后的航母在鹿特丹正式入役巴西海军,和巴西第一艘“无畏”舰一样命名为“米纳斯吉拉斯”号(NAeL Minas Gerais),舷号A11。次年1月“米纳斯吉拉斯”号返回巴西。由于在荷兰的漫长改装,“米纳斯吉拉斯”号虽贵为南美国家购买的第一艘航母,但在服役时间上却落在了阿根廷海军的“独立”号后面。
巴西海军“米纳斯吉拉斯”号入役、海军航空兵刚建立后不久,就遭到了巴西空军的刁难与抵制。昔日掌握巴西所有航空力量的空军,拒绝为海军航空兵的新战机颁发准航证,也不肯为海军培训飞行员。在海军航空兵以民间公司名义从法国购买12架(也有数据显示是18架)T-28C教练机开始自己训练飞行员后,巴西空军则威胁道,海航的飞机如果擅自起飞,空军将马上将其击落。因此在“米纳斯吉拉斯”号服役的早年,这艘航母的甲板上、机库里都是空空如也,处于没有舰载机可用的状态。
直到最后巴西总统出面斡旋,巴西海军做出让步,可以保留现有的反潜直升机,但必须将固定翼的S-2“追踪者”反潜机移交给巴西空军。也因此,“米纳斯吉拉斯”号在执行反潜任务(限于舰载机的配置也只能执行反潜任务)时不得不配属两个互不相干的航空队,海军飞行员驾驶直升机,空军飞行员驾驶S-2“追踪者”反潜机。
1976—1980年间,“米纳斯吉拉斯”号进行了来到巴西后的第一次现代化改装,加装数据链和新的雷达设备,舰载直升机换成了SH-3A/D“海王”直升机。“米纳斯吉拉斯”号也就是标准的反潜航母,而在1986年阿根廷的“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因主机故障停航后,该舰成为南美唯一一艘可用的航母。但“米纳斯吉拉斯”号的状况也并不乐观,转眼第二年舰上唯一一部弹射器就发生了故障,这也使得该舰失去了弹射起飞固定翼舰载机的能力,只能作为直升机的训练舰和起降平台使用。
1991年7月—1993年10月间,“米纳斯吉拉斯”号再度进行改装升级。在这次改装中,该舰增加了作战数据系统、导航雷达,在防空能力上移除了高射炮,换装了“西北风”舰空导弹,具备了基本的近程点防御能力。至于“瘫痪”的舰载机弹射能力,好在阿根廷的“五月二十五日”号退役了,拆下的弹射器巴西购买后可以安装在“米纳斯吉拉斯”号上,恢复了该舰的固定翼舰载机的起降能力。
不仅如此,巴西还从阿根廷租借了一个中队的A-4Q“天鹰”攻击机进行起降测试。在1999年,巴西海军斥资7 000万美元从科威特购买了20架二手A-4KU型攻击机和3架双座的教练型TA-4KU型,这23架战机单座的攻击机编号为AF-1,双座型编号为AF-1A,组成了巴西海军的第一截击/攻击中队。这也是“米纳斯吉拉斯”号自服役以来第一次拥有完全由海军航空兵驾驶的固定翼舰载机。
只不过新战机AF-1刚上舰,“米纳斯吉拉斯”这艘二战末期的航母就面临着退役,这艘全世界在役最老的航母,预期剩下的寿命已不足十年了。巴西海军的当务之急又变成了要为“米纳斯吉拉斯”号寻找后继者。
除了后来巴西选择的法国“福煦”号外,当时巴西海军还可以选择英国的“无敌”号航母,与“无敌”号的滑跃起飞甲板配套使用的“鹞”式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曾在巴西海军“米纳斯吉拉斯”号上进行过性能展示,在整体性能上无疑是优于AF-1的。但巴西海军考虑到此前从未使用过短距垂直起降的战机,而且引入“鹞”式还会使刚在海军服役的23架AF-1处于极其尴尬的位置。所以最后巴西以1 200万美元买下了法国的“福煦”号。常规布局、蒸汽弹射的“福煦”号上可以继续使用AF-1战斗机。而巴西与法国之间的这笔交易,其中比较有趣的小细节是,在1999年法国“福煦”号参与北约的对南联盟的空袭行动后,巴西就与法国展开了高级别会谈,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在2000年8月达成正式购买协议,但此时“福煦”号还在法国海军服役中。直到同年的11月15日,“福煦”号在布雷斯特港正式从法国海军退役,当天就加入了巴西海军,更名为“圣保罗”号(S?o Paulo),舷号A12。
第二年10月16日,巴西海军的“米纳斯吉拉斯”号退出现役。退役后的“米纳斯吉拉斯”号却并不舒坦安稳,起先巴西有跳楼价清仓处理给阿根廷的意向,但显然阿根廷没有接手的意思。而后一家香港公司计划购买该舰改装为海上公园,在计划破产后“米纳斯吉拉斯”号居然被挂在了eBay网站上拍卖,最后在巴西国内将其改装成博物馆的计划又落空后,“米纳斯吉拉斯”号这一最后一艘二战老航母还是在2004年被拖往印度古吉拉特邦的阿朗拆船厂拆解。
来到了南美洲的“圣保罗”号接过了“米纳斯吉拉斯”的衣钵,继承了第一截击/攻击中队的AF-1,以及老迈的S-2反潜机和“美洲狮”等舰载直升机,也继续保持着巴西作为南美洲唯一一个航母拥有国的独特地位。在初到南美的几年里,“圣保罗”号的出港还是颇为频繁的,在巴西海军演习中留下了颇为风光的一面。不仅如此,在邻国阿根廷的“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退役后,阿根廷海军还曾派S-2反潜机等到“圣保罗”号上进行训练,以保持这些固定翼舰载机飞行员在航母上的起降能力。
只不过“圣保罗”号毕竟已经服役了40多年,舰上的设备日渐老化,特别是在2004年舰上还发生了因蒸汽管道破裂造成蒸汽爆炸的事故,所以巴西海军在2005—2010年间对“圣保罗”号进行了全面的改装和大修,工程主要集中在动力系统的主机、锅炉、油库和蒸汽弹射器系统的检修,2部升降机的更换,舰上电子设备的现代化升级,加装新型数据链、敌我识别器和电子对抗设备等。与此同时,巴西海军还耗资1.4亿美元通过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对12架AF-1(9架AF-1和3架AF-1A)进行了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的现代化升级。
另外,还有消息称巴西海军在2010年从乌拉圭和澳大利亚买到了一些格鲁曼C-1舰载运输机的机体,并以现役的S-2为标准来改装为反潜机(C-1运输机本来是S-2反潜巡逻机的衍生),其中两架还将被改造为舰载加油机,另有3架改装为预警机。此前的SH-3“海王”直升机已经被6架S-70B“海鹰”直升机所替换,这6架新舰载直升机也是升级后的翻新机。所以综合消息来看,“圣保罗”号航母的舰载机虽然是多国淘汰的老旧机型,但在机种的配置上已经是比较完整的了。
“圣保罗”号的改装如期完成,但巴西海军预期的“圣保罗”号将服役到2020—2025年的愿景却落了空。2012年“圣保罗”号因为舰上的一次小火灾再次回港进船坞开始维护检修。通过照片来看,在2013年“圣保罗”似乎有过出港活动,但转眼2014年巴西海军就公布消息称,在DCNS法国造舰局的技术支持下,“圣保罗”将展开为期5年的PMM中期维护升级计划。而这个现代化升级远比上次的规模庞大复杂,涉及到航母上的舰体内部空间以及线缆管线的改造、新的发电和配电系统、新的动力系统、提升蒸汽弹射器的作业能力、提高升降机的运力、升级拦阻系统、升级光学助降系统、升级损管系统、升级供水系统、升级制冷系统、采用新的防空系统以及在雷达和通信系统的小幅改进换装等。
显然这个5年PMM计划对于“圣保罗”号来说几乎是“从头来过”,再加上2005—2010年间的改造,这前前后后几乎是新建了“圣保罗”号航母。所以对于是否继续保留“圣保罗”这艘不停烧钱的航母在巴西国内早就有争论之声。若以第三方视角,结合近年来巴西的经济环境和巴西国防预算压缩的大背景来看,似乎都会支持巴西海军削减“华而不实”的航母。但回头来看,2010年后巴西海军依旧对航母执著着痴迷着,也不时传闻从法国采购或者技术转让后在本土建造取代“圣保罗”号的新航母。此前瑞典“鹰狮”中标巴西空军新战机的选型时,还有双方将合作研制舰载型“海鹰狮”的传闻。
毕竟站在支持者的角度来看,巴西是拥有一定海洋利益且经济尚有余力的地区强国,有着争取获得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做世界性大国的愿望。更何况这些年来巴西所追求的也不只南半球唯一拥有航母,还在追求南半球唯一拥有核潜艇,以及从自60年代开始就在屡战屡败中追求的航天梦。
但巴西海军这段半个多世纪的航母服役史是尤为有代表性的,是中小国家引进和运行航母困境的一个缩影。这些国家固然有着一定的军事和经济上的基础,但对航母其实并没有迫切的需求,第一艘航母的采购往往是基于所谓的“大国形象”,在心血来潮或攀比心理过后,才发现航母的运行对经济和技术都有着本国难以完全承受的高要求。务实的选择是尽快脱手或是早早退役,但有些国家还是不想放弃,不断贴钱缝缝补补又三年。
巴西海军的航母梦,精神层面的坚持不懈追求固然是可贵的,但航母并不同于上世纪中小国家对上一代海上霸主“无畏”舰的追求,买了“大船”后还要有最关键的配套舰载机。巴西海军此前购买的A-4“天鹰”本来是为了提升“米纳斯吉拉斯”号的战斗力,但当战斗机到货后却发现航母已经老旧即将退役,而随后的航母换代中就因为要照顾已买的舰载机,选择了常规航母“福煦”号。可到了“圣保罗”时代,AF-1即便升级到如今的AF-1B/C,但天生的50年代机型的劣势下可挖掘的性能潜力已极其有限。如果“圣保罗”号通过PMM中期维护升级计划真的可以服役到2035年后,届时巴西空军又将面临着采购新舰载机的难题,或许“海鹰狮”的传闻未来就会落实。但假若“海鹰狮”入役巴西海军后,是不是又该换条新航母了。而巴西海军两艘航母与舰载机之间的采办过程,不就是“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过程吗?[编辑/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