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徐 飞 (中国玉雕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记张道一先生
□TEXT 徐 飞 (中国玉雕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张道一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学家、艺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史论家、民艺学家、图案学家,当代艺术学学科的主要创始人。长期以来致力于艺术与艺术学(包括艺术美学)、造型艺术与美术学(包括书法和建筑艺术)、工艺美术与设计艺术(包括图案学和纹样)、民间艺术与民艺学(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民俗艺术研究)四个方向的历史及理论研究。
先生一生刻苦躬行、孜孜以求、茹古涵今、学养深厚,在学术领域和教育领域皆取得了广泛而具有深度的非凡成就。先生以其对艺术学的卓越贡献,以其崇高的人格魅力和谦逊的处世态度影响了无数的同辈、后辈学者们。
近期,作者有幸得以拜访了张道一先生。几次交流,先生侃侃而谈,字字珠玑,于我犹如醍醐灌顶,其治学之求实素朴、其为人之至纯至善,都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
上个世纪90年代,张道一教授在东南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艺术学系,并在5年的时间里,获得了我国首个艺术学博士点。艺术学自成立之初到蓬勃发展,先生夙兴夜寐,一日都不曾懈怠过。然而对于此等功劳,他谦虚地称自己是中国艺术学的“马前卒”,扛着“工艺美术”、“艺术学”、“民间艺术”三面大旗在奔走呐喊。
张道一先生的研究涉猎范围很广,他在研究的同时,注重联系社会人文、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综合分析艺术各类纷繁杂陈的现象。从事研究的50余年间,张道一先生笔耕不辍,目前主要有《张道一文集》、《美术长短录》、《造物的艺术论》、《心灵之扉—张道一论艺术》、《吉祥文化论》、《中国民间美术》、《麒麟送子考析》、《中国民间剪纸—介绍与赏析》、《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国图案大系》、《中国女红—母亲的艺术》、《夹缬》、《美哉汉字》、《燕尾裁春》、《惠山泥人》等50余种著作问世,此外,还发表了将近300万字的学术论文,可见其学养之深厚,笔力之雄健。
先生集书斋型和田野考察型学者为一身,兼顾理论与实践,重视身体力行。他曾无数次考察乡村、城镇,拜访农民、手工艺人,进行民间艺术的调研、考证,发表的相关个案考察文章多达150多篇。如《年画论列》、《小鸠的歌》、《女红之路》、《张果老倒骑驴》、《蓝花的变奏》、《金桥、银桥、奈何桥》及写纸扎艺术的《魂归何处》、写剪纸农妇的《剪花娘子库淑兰》以及写泥塑艺人俞湘涟的《泥土情深》,等等。实地实物考察是他全部研究的材料源泉,他对于民艺和民艺工作者充满真挚的感情,将这种情感揉进对于民间艺术的挖掘和深入分析中,从而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
先生认为民间艺术是一切艺术的母型,不管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还是宫廷艺术、人文艺术、宗教艺术,都是在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退休后,他对民艺学的热爱不减,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民间艺术中收集整理各类资料,聚零为整,致力于为后来人的研究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近十年来,剪贴画、纸马、汉画像石都是他的兴趣所在,《麒麟送子考析》、《老鼠嫁女—鼠民俗及其相关艺术》、《蓝花花—民间布面点画赏析》、《乡土玩具—人之初的艺术》、《纸马—心灵的慰藉》等皆是其心血之作。
如今已85岁高龄的先生,仍然苦心钻研,无一日不读书、不写作。其书房内,各类书籍堆积成山,正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全方位的广泛汲取,才有先生今日思想之高度、深度。
张道一先生对于读书有着自己的见解。谈话中,他提及读书应不求甚解,将所有的书都装入脑中,这样到了要用的时候,就可以在大脑的资料库里尽情取阅。平日里读书,要有一个晚上看十本的速度,但学习研究之时,又要有十个晚上看一本的耐力与坚持。先生腹载五车,又有专攻之术业,此种读书方法是其从业多年的总结与提炼,基于广度而又不失深度,对我们的学习研究大有裨益。
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时,先生指出,现代人应该像古人一样,人人都要写书法、会吟诗。诗和书法是中国文化内涵的凝练体现,没有专业限制,不能只变成少数人的事业,人人都得通,否则文化就要落后了。只有深深扎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思想活力和创作动力,中国艺术学和美学才能站起来,而不是一味地跟着西方走。
对于玉文化,先生亦多有精辟之论,这指正和引导了我日后的玉文化研究道路。先生说道:玉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是很高的。玉器在奴隶社会作为部落的标志,是一种物质象征,从唐代以后逐渐开始转化,转到文雅的方面,变成一种精神涵养,所以君子必佩玉,因为玉是道德和文化内涵的象征。先生认为,现如今,玉器、瓷器、紫砂等在市场上很火,其有利也有弊,玉器进入市场,首先会搅乱作者的思想,商业效应会影响艺术价值。所以,每一位琢玉人都应当警醒,不能盲目重物质性而轻精神性,要在真正研究玉文化的基础上再考虑饭碗、派头等其他因素。此外,先生还指出,玉石行业要将古典和流行分开,既要紧跟时代创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理念的作品,也不能忘了继承传统,多多出一些意蕴丰富、艺术性较高的古典佳作。玉石跟人的生活紧密相关,玉石设计师首先应当投入到中国人的生活当中,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中挖掘创意,从一草一木、一杯一盏中获取灵感,尔后创作出“以人为本”的用心作品。先生设身处地的建议和观点值得玉石行业每一位从业者的聆听与学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张道一先生的从学治学之道,为人处世之德,授业解惑之思,犹如我人生路上的明灯,将指引我穿枝拂叶,踏上征程。感念师恩,心怀远方,“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1984年10月中国剪纸研究会成立合影
张道一教授(1932-),山东省齐东县县城九户镇(今邹平县)人。东南大学艺术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汉声中国民间艺术研究所所长,《美学与艺术学研究》主编。
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艺术系,在华东艺专任教。
1953年随陈之佛先生进修图案与工艺美术史论,由此步入艺术研究之路。
1956年赴京,在庞薰琹先生指导下研修工艺美术理论,主编、编辑了《工艺美术参考资料》和《工艺美术通讯》。
1958年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
1994年于东南大学创建艺术学系,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艺术学研究与教学的科研教学机构,填补了我国高校专业的空白,确立起艺术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地位。
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东南大学建立了全国唯一的艺术学博士点。现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艺家”评委,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美学学会会长,民俗学会顾问,中国工业设计协会顾问等职。
张道一在艺术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卓越建树。50年来,撰写出版专著30部,主编艺术刊物5种。设计艺术学方面,编著有《造物的艺术论》(1989)、《工业设计全书》(1994)和《中国图案大系》12卷(1993),后者荣获“全国图书大奖”。
张道一先生
美术学研究方面,提出了美术史研究的“四线说”和构建美术学学科综合的“九连环”结构,具有开创意义。还注重美术教育的普及,主编国家“九五”重点教材《美术鉴赏》,获教育部国家级重点教材奖。主持完成了国家“九五”社科项目《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模式的推广及其对策研究》。
张道一 墨宝
张道一 著作
张道一 著作
民艺学研究方面,勾勒出了民艺的流变规律,并从文化学角度阐释民艺,对民艺作了科学的规范和分类,提出五个层次划分的理论。1988年提出建立中国民艺学,为民艺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主编了《中国民间工艺》(1984~1998)和台湾汉声《中国民间艺术》(1992)、《中国女红》(1998)等杂志。
美学研究方面,立足于本民族艺术土壤,运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解决中国美学的实际问题,呼吁建立“中国式”美学学科。
艺术学研究方面,提出在学科目录中增列二级学科的艺术学专业,被国务院学位办采纳,为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目前,正主持撰写梅庵艺术文库《艺术素养丛书》60种。
张道一先生(左)与作者合影
徐飞,现任中国玉雕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玉器鉴赏家,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宝玉石》杂志编委、专栏作家,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范同生玉雕艺术工作室艺术顾问,中国宝玉石30年优秀作家。主要从事传统工艺美术、玉石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和传播。
BE AMBITIOUS TO ACHIEVE HIGH, BE DILIGENT TO MARKET WIDE. TO MR. ZHANG DAO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