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骏
国宝名片
姓名:昭陵六骏
年代:唐代
发掘地点:陕西省礼泉县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出名理由:石刻中的“六骏”分别表现了唐太宗在重大战役中所乘战马的英姿。雕刻手法简洁浑厚,造型栩栩如生,是驰名中外的石雕艺术珍品。
为了更好地保护珍贵文物,昭陵六骏现在已经被著名的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成为这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去过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同学,你们一定见过这六匹神骏,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
“六骏”每件宽204厘米,高172厘米,厚40厘米,重达3.7吨,均为青石质地,雕刻手法流畅自然,每一匹马的形态都栩栩如生。遗憾的是,西安碑林博物馆中收藏的昭陵六骏并不完整,其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都是复制品。这么珍贵的文物,怎么会少了两件?
2010年,世界文物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中国的文物修复专家专程赶赴美国,与美国专家一起“会诊”(也就是文物修复)一对著名文物——昭陵“二骏”。
没错,这次“会诊”.2的对象,正是流落在外多年的飒露紫和拳毛。经过几个月的精心修复,这对穿越时空从唐代流传至今的千年珍宝,重新焕发了活力,已经可以满足全球巡展的基本要求。
怪哉怪哉,明明是中国的文物,怎么会“定居”美国?
191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新建的圆形展馆落成,馆长高登决定举办一个中国艺术大展,作为展厅的揭幕展。高登向世界各大古董商发出邀请,
希望他们携宝参展。中国的古董商人卢芹斋(zh ā i),也收到了邀请。
饱受摧残的
这个卢芹斋其实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文物贩子,就是他,与高登做下了当时堪称天价的买卖——以12.5万美元(约合82万人民币)的惊人价格,将飒露紫和拳毛卖给了宾大博物馆。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在李唐开国战争中驰骋(ch ě ng)疆场时骑乘过的六匹骏马,它们个个彪悍(biā o h à n)勇猛,为大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h è h è)战功。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十分感怀自己曾经的这六位“战友”,便命名画家阎立本绘制“六骏”的图形,又命阎立本的哥哥、著名工艺家阎立德依照图形,雕刻成石像,最后放置在自己的陵园中,永久地陪伴自己。
如今,这六尊石马已经是一千多岁的“高龄”了。
然而,岁月并不能抹去它们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人们参观这些穿越时空的珍贵文物时,依旧能够通过它们遒 (qi ú)劲有力、古朴大气的艺术风格,感受唐太宗李世民经历过的最重要的六大战役。
战马的石雕在中国古代并不少见,昭陵六骏之所以成为国宝级的艺术珍品,是因为它们全都真实存在且有名有姓,每一匹都有属于自己的真实历史故事,而且唐太宗为它们每一匹都题写了赞文。
飒露紫
飒露紫是李世民东征洛阳,消灭王世充割据势力时的坐骑。当时,李世民为了摸清敌军的势力,带着十几名骑兵向敌军猛冲。李世民打仗经常以统帅身份探营、偷营,这不奇怪。但这一次,他的运气有点儿差,被敌军包围,差点儿丧命,全靠侍卫丘行恭拼死力战才得以逃脱。可惜的是,飒露紫在乱军之中胸前中箭,后由丘行恭拔出弓箭,不久就死去了。因此,飒露紫是昭陵六骏中唯一一尊同时刻有人物的浮雕,那个拔箭的人就是丘行恭。李世民赞文:“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zhé)三川,威凌八阵。”“飒露紫”的含义应该是勇健者的紫色骏马。赞文中形容它像一只轻健飞奔的纯紫色燕子,勇猛善战,气势逼人。
李世民赞文:“月精按辔( pèi ),天驷(sì)横行。孤矢载戢( jí),氛埃廓清。”拳毛周身旋毛卷曲,矫健善走,蹄大快程,李世民将它比作神马。
青骓
唐朝刚刚建立的三四年,李世民与另一个割据势力首领窦建德在虎牢关激战,青骓就是这场战役中李世民的坐骑。此战,青骓身中五箭,都是在冲锋时被迎面而来的弓箭射中的,但中箭的部位却在马身后部,可见它的速度有多快。
李世民赞文:“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前三句形容马的矫捷轻快,后一句道出这一战役的关键性意义。
什伐赤
什伐赤是李世民在最重要的击破王世充、窦建德联军的洛阳战役中所骑的骏马。它身中五箭,依旧奔驰不已,勇往直前,李世民骑着它生擒了强敌王世充,从此中原平定。
特勒骠
唐初,宋金刚兴兵作乱,竟然将李唐王朝的老家——山西给占据了。李世民统兵讨伐宋金刚,骑着特勒骠一日一夜连打八场硬仗,重新控制了山西地区。
李世民赞文:“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李世民骑着这匹马驰骋汾(fén)晋,为收复大唐王业的发祥地——太原和河东失地,立下了赫赫功勋。
白蹄乌
白蹄乌是李世民平定甘肃地区的薛仁杲(gǎo)势力时骑乘的战马。此战,李世民亲率主力直捣敌后,一昼夜奔驰二百余里,最终迫使薛仁杲投降。
李世民赞文:“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 lǒng),回鞍(ān )定蜀。”石刻白蹄乌筋骨强健,四蹄腾空,鬃鬣(zōng liè)迎风,疾速奔驰,俨(yǎn)然当年在黄土高原上逐风奔驰之状。
昭陵六骏它们这些怪怪的名字都是怎么来的?难道唐朝的人说的汉语和我们有这么大差别吗?
其实,昭陵六骏的名字都是唐朝时突厥(jué)语的音译。突厥,是与唐朝同时期的西北游牧民族政权,盛产良马。有历史学家推测,唐太宗的这六匹骏马都是来自西域的突厥、波斯等国,因此马名也就从这些国家翻译而来。
比如,特勒骠中的“特勒”,就是突厥语中的一种官职名“特勤”的误传,这匹马可能是突厥的某位特勒送给李世民的;什伐赤中的“什伐”则是波斯语“马”的意思;飒露紫中的“飒露”也来自突厥语,为突厥汗国的高级官名;拳毛的“拳毛”很可能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个小国“权于麾(huī)国”。就算是青骓和白蹄乌这两个看起来很像汉语的名称,也来自突厥语,“青”可能是突厥语“秦”的意思,古代中国人称呼欧洲的罗马为“大秦”,而“白蹄”则是突厥语中幼马、幼骆驼的意思,也有“少汗”之意,也就是少年天子。
2016年是昭陵“二骏”被宾大博物馆买去收藏的第一百年。岁月如梭,国宝流落海外转眼已经一个世纪了,希望在21世纪的今天,六匹骏马能够有机会重新聚首,一起回忆一千多年前的峥嵘(zhēng róng)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