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太守
黄巾起义前后只持续了九个月,作为一场震动天下的大起义,持续的时间相当短。与太平道(太平道创始人张角即黄巾起义领袖)当初席卷全国的气势相比,与黄巾军刚打出大旗时万方影从的盛况相比,这个结局多少出乎人们预料。为什么黄巾起义没有推翻东汉帝国?
答案需要从立于中平二年(185年)的名碑《曹全碑》说起。
光和七年(184年)三月,出身名门、因党锢之变被迫隐居七年的曹全被任命为酒泉郡的一个县长。这时,张角已在幽州、冀州一带起兵,兖、豫、荆、扬各州同时响应,曹全家乡合阳县(今属陕西渭南)的农民郭家等也起来造反,他们焚烧城中官署,使百姓受到骚扰,人人不得安宁。曹全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合阳县县令。一到任,他就扑灭了战火,剿清了残余的叛乱者。
接着,他携当地名流慰问老人、抚育鳏寡孤独,还用自家的钱买来米粮赠给体弱多病者等。曹全的大女儿等人还配制了由七种草药合成的“神明膏”,亲自送到离城很远的亭合,曹全的下属把药送给伤病者,伤病者大多都被治愈了。此外,曹全还广听民意,开明治事,扩充官合。他施行惠政的美名得以快速传播,百姓们抱着孩子、背着物品纷纷返回故里,房屋得以修缮,商店重新开张,种田的农民、织布的妇女和手工业者对曹全无不感恩戴德。曹全死后,合阳县的各位郡县官吏同心合力在合阳故城为曹全竖起了这座不朽丰碑。
合阳县是陕、晋之间黄河西岸的一个小县,即使在东汉,这里也是默默无闻的地方。通过石碑上的记载,后人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当年那场大起义的影响有多么广泛。这场起义远比正史记载的复杂得多、激烈得多,起义的不仅是张角兄弟这些人,像合阳县的郭家那样的小起义者,各地都有不少。
但是,像曹全这样拼命镇压起义的人也不少。
东汉实行以礼治国,大力推行儒学,培养了众多的铁杆支持者,帝国虽然衰落,但曹全他们脑海里的忠君思想从未泯灭。何况曹全也不是普通农民,更不是丧失土地的奴婢,他出身不错,通过仕途奋斗,已经有财产、有地位,有既得利益,也就是黄巾军打击的对象,不用朝廷号召,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与黄巾军作战。这些人在地方上有很强的势力,汉末各地壁坞盛行,其实就是他们建立起的一个个堡垒,政治上服从朝廷,管理上完全独立,他们才是扑灭黄巾起义这场大火的中坚力量。而且曹全除了有平乱的意愿,也有能力,在地方上有一定影响,在他的带领下能形成一呼百应的局面。
合阳县的民变被镇压下去,曹全他们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力量。加上曹全等人在平乱之后顺应民心地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措施,百姓们还是能感受到朝廷的仁义,所以不管多么猛烈的风暴来袭,帝国仍能支撑下去。
尽管东汉早已衰弱不堪,但黄巾起义也无法从根本上毁灭它,它仍旧能苟延残喘很长时间,直到多年战乱,人心不古,曹丕导演了一出禅让,东汉才真正灭亡。
编辑/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