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 要】当前,中国正处在一场新的巨变之中。我们需要认真回顾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百年历程,反思中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从而进一步认识教育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特殊作用,确定我们在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价值、方向和目标。本文从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出发具体分析了教育现代化的路径。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理念;路径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202-01
在现代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育现代化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育现代化隶属于社会现代化的范畴,是社会现代化的一部分。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变革比如政治改革、科学改革、宗教改革等这些发生在文艺复兴以后的变革促使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为其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在经济条件允许并符合的情况下,在教育教学中推进教育的现代化能够提高民众的综合素质,使边远落后地区的学生形成一些共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并能够接触一些现代化知识,为他们的就业择业奠定基础。
一、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站在全球的视野不断变革的发展过程,这一进程的起点是义务教育制度。形成以教育民主化、社会化、国际化、科学化和法制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教育。
教育既要与社会化相适应,又要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要研究教育现代化,必须首先了解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概括而言,现代化具有以下特征:
从知识的角度看,现代化实质上是知识论占主导。知识理性化、世俗化、功利化。科学知识无限扩张,知识的权威性不断增强;从政治的角度看。现代化主要表现为中央集权的国家逐渐占主导地位、法制精神、民主主义的普及与民主主义国家的建立,政治结构的分析,政治文化的世俗化,人民大众对公共事务大量参与等。体现在现代教育上,平民教育运动不断出现,追求教育机会均等;从经济的角度看,现代化主要表现为机械化、专业化、商业化、技术科学化等;从社会方面看,主要表现为都市化、人口流动化,核心家庭不断出现,社会阶层的变迁过快,贫富差距缩小(中产阶级越来越多是现代化成熟的标志);从心理和价值观念来看,现代化表现为,欲望的观念越来越强烈,现代化的过程使人的欲望不断膨胀,物质的欲望,成功的欲望。
二、教育现代化的路径
(一)建立一个多样化的而又互相贯通的教育系统。在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将基础教育向两头延伸、办好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注意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发展地方高等教育。与此同时,积极发展以在职人员培训和知识技术更新为主题的各种成人教育,与学校教育沟通联合,扩大学校服务的功能,努力创建融合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培训综合体。在整个教育系统的规划中,既要重视不同教育系统的个性,又要重视各系统之间的衔接沟通,以便于就业后的职业提高培训能够与学校教育衔接起来,从而形成终身教育的框架体系。使每一个受教育对象具备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整体素质,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全面现代化的主体。
(二)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即树立起与整个教育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教育价值观、功能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等。并在实践身体力行,使之成为全社会,尤其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我们利用这一新的教育观念,结合实际,努力创造一种让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探索的氛围和机制,努力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其求知欲。
(三)构建现代化的教学内容,改革课程结构。丰富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各种课程之间的互相渗透和衔接,开设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和综合技术教育课程。
(四)创设现代化的教育条件。使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对教育的投资始终处于社会其他方面投资的前列。由于中国各地域的教育水平发展不均衡,各地的教育现代化的条件不协调,所以针对教育发展落后的地方应该采取着重发展的原则,提高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让贫困地区的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到现代化所带来的教育。
(五)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方法。由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变为现代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学会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使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管理者和组织者。
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这就需要各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足用好国家给予的各种优惠政策,结合本地的实际,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谱写出异彩纷呈的壮丽篇章。
参考文献:
[1]瞿葆全.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王策三.教育论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林泰昌.建设适应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M].1999.
[4]孟庆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5]禇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6]小学语文第九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