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的视觉表征与意义阐释

2016-09-28 11:27念鹏帆
戏剧之家 2016年16期

念鹏帆

【摘 要】本文基于日常生活中的手机拍摄实践,分别从手机摄影、表征方式、手机拍摄的意义阐释等分析维度,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手机拍摄现象,并由此引发对视觉影像的相关思考。

【关键词】手机摄影;表征方式;意义阐释

中图分类号:J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132-01

照相诞生于19世纪上半叶,到现在不到200年历史。照相是通过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主要设备包括傻瓜相机、数码照相机、手机等。相比传统照相技术,手机摄影优点在于简单、方便、快速。传统摄影通常会产生一种庄重的仪式感,手机摄影一定程度消减了仪式感,使得人们更乐意去使用。毋庸讳言,我们如今生活在视觉影像时代,日常生活本身已经被影像化。

一、手机摄影——一种新的表征方式

德波在《景观社会》中断言,“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spectacles)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1]身处景观社会与信息社会之中,手机拍摄把日常生活的部分信息再呈现,成为我们在社会中生存的必备技能。

从视觉语言到文字语言,再从文字语言到视觉语言,这种认知常常被称为人类交流的两次飞跃。本文讨论的使用手机将文字信息拍照属于飞跃的第二个阶段。在视觉影像统治的时代,作为早期主要表征方式的文字语言在现在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文字——一个表征方式,正在被图片这种表征方式再表征,即通过使用手机将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文字信息拍摄下来进行新的表征。

互文是我国古诗文里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点说,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起来是分别说两件事,实则是相互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其实就是一件事。文字语言和图像语言作为我们表征世界、理解世界的两种方式,在手机拍摄日常信息时,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我们理解生活的上下两篇,撇开对信息理解的初衷,我们是在通过照片和文字这两种媒介来记录信息,看起来它们是分开的甚至充满矛盾的,但是照片、文字都是对信息的记录与理解,共同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二、手机摄影的意义阐释

记录的真实与真实的记录。手机摄影通过复制的方式建构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并让我们选择“真实”来拍摄。照片与现实同形同构,照片成了现实的替代品,但它不等于现实本身,只是作为现实的影像存在。这是我们认清照片真实与现实真实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照片的真实是片面的真实,它可以记录并保存真实。手机拍摄通过二维的平面来表现实体的存在,将在过去的某一瞬间的真实“定格”,这是区别于文字语言呈现的表达逻辑。文字是体现时间性的意象表征,是一种线性构成形态。而现代影像语言体现的是永远的、现时的、空间性的事物。照片的文化逻辑是在建立一种空间意义上的联系,在这种影像认知中,创造出了一种存在于现在,共时地并存于同一文化空间之中的表达,照片提供的短暂的时空存在为我们想要留住的时光提供了某种条件。

记录的在场性显现。照片作为一种文化陈述和传播的承载媒介,是对文化陈述的语言表达的一种置换和扩展。与电影的表达方式不同,照片作为一种静态影像,直接为我们提供了空间的直接性和时间的先在性,在拍摄的一瞬间我们可以自信地告诉别人我留住了想要的瞬间,同时在做完拍摄动作之后,我们再也不可能回到前一个瞬间,画面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是“曾经在那里的实在性。”照片为我们表现的似乎是关于“那时那地的过去进行或完成时态”。将我们平时有用的信息通过手机拍照存置下来,就是对无法留住的过去的一种记住。在短暂的瞬间,“照片能够体现瞬间真实的场景,并使这种瞬间真实对应一种情感。”[2]笔者认为照片是赋予我们情感的,就是在“咔嚓”瞬间在我们满怀惊喜与恐慌地按下按钮,这一刻我们是激动、真诚的,我们感恩摄影为我们留住过去。

崇高性与视觉审美化。在康德看来,崇高通常是指个人和集体在面对难以超越对象和理解的可能性时所做的反应。我在这里所要讨论的崇高是拍照带给人们的崇高。世间万物充满了崇高,无论是我们遇见美的事物,还是我们碰到有用的生活信息,根据主观判断想要留住这一惊奇的事物时,我们便感觉到了崇高的存在。在拍摄实践中,我们能够时刻感受到崇高的存在。如果说能走进镜框的一切事物都能称之为对崇高的挽留,那么当我们使劲赞叹所看到的信息可是又无法挽留的时刻,用手机拍下竟成了最好的“美”的交待,照片对文字信息的回应就是对崇高的欣赏。

三、结语

手机影像因为其自身的优势具有强大的统治力。生活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已经被图像包围,图像是围城,也是打开围城的门窗。视觉图像不仅在向文字提出挑战,甚至有“取而代之”的趋势。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理性思考影像存在的价值,并提升视觉素养,做一个更清晰、准确、理性的现代人。

参考文献:

[1]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刘征.瞬间真实与他人的意义重组—从罗兰·巴特最后两次研讨会分析其摄影观[J].国际新闻界,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