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胶州秧歌的艺术特征

2016-09-28 10:26袁月荣刘丽兰
戏剧之家 2016年16期
关键词:动律特征音乐

袁月荣+刘丽兰

【摘 要】胶州秧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人们又称之为“地秧歌”“跑秧歌”等,它是从明末清初起就流传于山东省胶州地区,以舞蹈和小戏相结合的一种北方秧歌。

【关键词】胶州秧歌;特征;动律;音乐

中图分类号:J722.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035-01

一、胶州秧歌的历史概括

(一)胶州秧歌的历史起源。关于胶州秧歌的起源最早记载在明末清初,相传生活在胶州地区的东小屯村的马姓和赵姓两户人家为了躲避战乱,举家逃荒至关东地区。在逃荒途中为了生存,两户人家开始采用卖艺的方式乞讨,男女老少全员参与,逐渐摸索出一套特有的舞蹈步伐,配合有韵律的唱词,形成了早期的秧歌,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二)胶州秧歌的发展现状。胶州秧歌兴起初期以走街串巷的表演方式为主,形成舞蹈加民歌的小调秧歌,别名跑场秧歌。随着秧歌的发展,逐渐吸收了其他剧目的特色,形成了可以搬上舞台表演的秧歌剧,即为小戏秧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懂得武术的秧歌艺人将武术动作融合到秧歌表演中,形成了武秧歌,届时文武秧歌相互竞争并互相取长补短,逐渐融合。建国后,胶州秧歌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多次进行搜集整理、学术研讨、开展培训。当今,胶州秧歌已成为全国艺术院校民间舞蹈的必修课程。

二、胶州秧歌的人物角色形态

胶州秧歌早期,年长男性背着腰鼓敲,年轻男性舞动打狗棍,年长的女性背着翠花包,年轻女性则以团扇、彩巾等作道具跳舞,随着胶州秧歌的不断发展,它按其表演划分为五种角色,包括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人物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每个角色特点鲜明,“小嫚”也就是小旦、少女形象,也是胶州秧歌中年龄最小的女性角色,其人物角色活泼俏丽;“扇女”是花旦兼青衣,是指二十岁以上的年轻女子,其角色呈现出的步态婀娜多姿;“翠花”是彩旦,指的是四五十岁的妇女,其角色夸张泼辣;“棒槌”指小生兼武生,是主要的男性角色;“鼓子”是指老生兼丑角,其动作夸张,衬托女性角色。

三、胶州秧歌抻、韧、碾、拧、扭的体态动律

“抻”就是在肢体动作形态瞬间持续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延伸感,是动作缓慢变换过程中体现出的一种饱满的状态,从而使姿态形成过程慢,动作意识到达身体各个部位的末梢神经。

“韧”主要指胶州秧歌表演时小臂绕8字,手腕不断向前推,这些连续翻腕动作的结合,要求上下身体的协调和控制能力,力度的把握使动作更富有韧劲,呈现出“快发力,慢延伸”的动律特点。

“碾”主要体现在脚部的运动,是在身体转动、重心移动的过程中膝盖推动脚部所呈现出的一种旋转律动美。

“拧”是指以身体的腰部为轴心,向外拧转身体,以脚下“拧”为发力点,与腰部力量对抗,具有自下而上的动势,使舞姿动作轻盈柔美,形成身体的三道弯体态。

“扭”是汉族民间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舞姿形象,胶州秧歌身体的扭动与双臂交替的8字绕扇便呈现了全身的“扭”动形态。

胶州秧歌的“抻”“韧”“碾”“拧”“扭”这五个动律特点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动作过程中相互配合来呈现的。比如“三道弯”体态是指“颈、腰、膝”三个部位的动作变化,从中糅合了“拧”和“扭”的动作特点。动作以腰为发力点,注重“力”的运用,共同形成了胶州秧歌的独特动态特点。

四、胶州秧歌的音乐特点

胶州秧歌音乐的形成与流传反映了当地劳动人民淳朴生活,它带有独特的地方特色。胶州秧歌的音乐有打击乐、唢呐牌子、民歌小调三部分,由十一个不同风格的曲牌形成,以秧歌体和小调体居多,调式结构主要以徵调式为主,同时穿插商调和羽调,按照现代音乐而言,有着以G调为主,以D调和A调为辅的音乐特点。音乐旋律轻柔优美、悠扬婉转,具有强列的艺术效果。

五、结语

胶州秧歌作为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民间艺术形式,拥有鲜活的生命力,人们通过对舞蹈和音乐的欣赏,感受到强烈的民间艺术的魅力。在新时代的召唤下,胶州秧歌愈来愈受到重视,逐渐走进舞蹈课堂。研究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罗雄严.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刑果.中国舞蹈论坛[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动律特征音乐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藏族舞基本动律的教学绝招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