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雁灵
尊敬的白主席、张副社长;
各位老总、各位同道、媒体朋友们:
我作为医生代表参加这次论坛,感到非常荣幸。
健康问题是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很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健康和大健康的话题是近年来点击率最高的,或者说在搜索词当中最高的一个。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健康密切相关。联合国提出了人人要享受健康这样一个大的目标,中国也提出了“健康中国”这样一个伟大的目标,符合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人类在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当中,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对生活的追求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追求的是温饱。第二个阶段,当然大家追求的是物质条件,房子、车子、票子。到了第三个阶段,人们追求的是健康和精神上的享受。现在中国人是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之下,我们讨论健康的话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健康是所有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大家知道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没有健康所有的财富都等于零。追求健康,首先应该正确树立对健康理念的认识。什么是健康?什么是大健康?
实际上,我们要重新认识这个理念,也要重新认识健康。追求健康应该是追求一个人生命的全过程,是对人健康的全面管理,全面呵护。追求健康的理念在于如何认识健康,那就是追求一个人的全面健康,不仅是身体的健康,更追求的是身心的健康,心理的健康,社会的健康,环境的健康,道德的健康。
所以我们的健康生活是多方面的。今天这么多企业家在这里,我觉得要改变一个观念,人们要有健康的消费观念。我们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健康不是一个人的事,健康是全社会的事;健康不是个人的财产、财富,是社会的资产,社会的财富。所以在健康上要有一个消费观,要有一个经济观,要有投资与回报的概念。当前我们国家在拉动内需,我觉得健康跟内需的关系应该特别值得研究。
人们在追求健康的时候,要有理念,要有目标。目标就两个,第一是长寿,第二是生活质量。
人们要追求长寿,什么是长寿的标准?所有的生物都是一样的,寿命算法是生长期乘以7。人的生长期是25年左右,25岁停止生长了,乘以7是175岁,我们活不到那个岁数,是因为诸多的因素的影响。
几年前,我曾经管着5万多老干部。他们每天到医院去,拿着包装药,有人甚至拿20多种药,对身体伤害可想而知,但是不让老干部吃药是不行的。我们组织专家用一年的时间编写了一个小册子,每人一册,分发给老干部阅读学习,后来我们的用药量大幅度地降低。我们生命长度受影响,不仅仅是因为保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
2008年宋丹丹演了个小品,说最让人闹心的是穷,最让中国人闹心的是中国人都穷。现在最闹心的是污染,水的污染、食品的污染等等,都可能影响人的健康。再就是生命质量的问题,人的寿命长很重要,但也不算最重要的,有质量地生活才能增加生命的厚度。所以有的企业家提出了“少得病,病得晚,病得少,走得安”,这都是很有道理的。
人们在有了财富以后,他要追求精神生活。我们在了解背景、树立理念、明确目标这样一个基础之上,应该给公众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来为健康服务呢?我觉得我作为一个老百姓,面对医养机构的时候,的确有一些想法,也就是说我是有需求的。我想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需要科学的、正确的、准确的健康康复知识。现在的知识很多,但忽悠的成分也不少,更多是因为商业操作行为,对公众的健康知识有误导。所以应该给公众提供准确的健康知识,提供正确的宣传教育,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传播体系,特别是现在的媒体如此发达,信息繁杂,优质的信息极为重要。
第二,我们需要一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产品,不管是医疗卫生产品,还是医疗设备、医药产品、保健产品、功能食品、饮品等等,我们需要优质、有效的产品。我发现最近市场上净化器告急,有的还要预订,这就是有市场需求。
第三,我们需要提供给老百姓预防保健知识,特别是常见病的预防,健康的管理,包括预防的知识体系,比如基因测序就是其中一个,还有大数据、健康信息和精准医疗等。
第四,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健康服务模式。我们希望医疗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22%,我们的医疗资源只占世界2%,并且2%的医疗资源中,有80%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的医疗资源,又有80%集中在大医院。基层缺少好医生、好大夫,所以应该大力发展民营医院,推行医生多点执业,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推动基层和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缩小差距。
(本刊记者刘燕交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