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英国、加拿大、德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陶短房 青木 本报记者 白云怡
编者的话:你想过在飞机上打电话、购物或者刷朋友圈吗?彭博社近日报道称,中国数以百万计的乘客或许很快会看到自己的愿望变成现实:中国的相关部门正在考虑取消关于在飞机上使用智能手机的限制,为扩大机上互联网服务铺平道路。空中上网这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是否已经成熟?如果开放空中上网,又会带来哪些商机?《环球时报》驻外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与采访。
英 乘客在空中国找到购物兴趣点
早在2014年,欧洲航空安全局就表示,像移动电话这样的电子设备可以在民航客机飞行期间打开。而在此之前,乘客必须在飞行期间将手机调到飞行模式,而且只能在机场候机大厅内接打电话。这项政策被明确后,在欧洲旅行的乘客可在任何飞机上用移动电话或用无线上网系统上网。
虽然欧洲航空安全局强调,自己的职能是为欧洲境内航空公司制定安全决定设定一个框架,每一家航空公司还需自行对此展开评估,确认飞机系统不会受到手提电子设备信号的影响,然后再制定出他们自己的行动准则。但事实上,根据记者搭乘欧洲主要航空公司的经验,这种空中打电话已经不是难事。
在客机上,乘客可以看到航空公司提供的使用说明信息,按照使用指引,通过信用卡支付,就可以在坐飞机的同时,轻松上网和打电话了,而且价格在普通乘客可承受的范围内。像英国维珍航空公司允许乘客在其航班上打电话,每分钟收费至少1欧元,不过因为带宽有限,只允许10个人同时打电话,但对打电话的时长没有做出限制。
《环球时报》记者在旅行中观察到,会有旅客在飞行途中拨打电话,但一般时间不会太长,通话时间在一两分钟的占多数。
和打电话可能会引起邻座的反感不同,飞行期间上网或许还会成为陌生人之间聊天的一个切入点。英国《每日邮报》引述航空乘客体验协会的调查发现,巴西乘客喜欢在飞机上借助邮件、信息应用程序和社交媒体聊天。相较而言,美国人利用时间的效率最高——他们乐于在高空与工作进行零距离接触。所以这些人都是网络的铁杆客户。
而英国人和德国人最擅长与陌生人闲谈,调查发现这些人也会利用上网购物发现自己新的兴趣点,看到身边人在线购买的产品不错,自己也不想错过。相关调查发现,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在西方消费市场达到30%。▲
美国
航班上网普及率高达七成
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是目前空中上网服务普及程度最高的国家,大部分美国国内航班都提供该服务,普及率高达70%以上。中国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联航几乎所有的航段都有上网服务,上网速度和效果都不错,“从中国到美国,整个航段大约需要十五美元左右”。
说来有趣,空中禁令其实最早始于美国。1991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出台规定,禁止在民航全程使用手机,理由是手机信号频率和飞机通信、导航频率在同一波段,手机开机时的电磁波会干扰飞机通信、导航设备,从而影响飞行安全。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FCC研究认为,原本担心的基站负荷过重和电磁干扰等问题已变得不再那么严重,2013年10月31日,美国联邦航空局发表研究报告,认为除了直接的手机通话,其他手机和便携式电子产品应用、尤其是上网功能将不会对航空安全构成威胁。
在美国,2014年起达美航空、阿拉斯加航空、美国航空、全美航空、美联航等主流航空公司以及捷蓝航空等廉价航空公司纷纷提供上网服务。2015年1月,美国航空测评网站宣布调查结果称,窄体飞机的上网服务普及率大于宽体飞机,在提供该服务的航空公司中,美联航和捷蓝航空服务效果最佳,波音客机上网设备普及速度远高于空客。
美国大多数飞机上的上网服务都是收费的,打开手机后会首先看到一个登录界面,使用信用卡在线支付或向机上乘务员购买限时密码才能登上正式网页,飞行互联网服务在美国被看成一笔大生意。
由于提供上网服务需要对飞机进行改造,新机可以预装设备,而老机厂修则需借机改装。因此美国各航空公司的空中上网普及率也参差不齐,总体来讲,那些愿意大规模增购新机的航空公司的上网服务明显领先。▲
德国
航空公司尝到“拓展服务”的甜头
“每两个乘客就有一个希望在空中上网。”德国IT行业协会近日公布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德国52%的乘客希望能在飞机上上网。其中,14岁至29岁的年轻人需求最高,达59%。即使65岁以上的老年人,也有1/3的人希望上网。
德国汉莎航空是全球第一家提供机上互联网服务的航空公司。汉莎航空在洲际航班上提供上网服务,汉莎航空技术工程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套系统能够同时应对200人上网而不出现网速下降。
当空中上网可以实现时,乘客会在社交网站上与朋友闲聊一会儿,或者回复一些重要的电子邮件,又或发短信通知家人自己的确切到达时间,还可观看相关入门网站的新闻并得知最新消息。此外,乘客还可收看免费直播电视频道如“体育24”的体育节目等。
汉莎航空也从上网服务中尝到了甜头。该公司一名资深空姐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上网服务面向经济舱与头等舱乘客的服务。1小时的价格是9欧元或3500英里奖励里程;4小时要价14欧元或4500英里奖励里程,全程则是17欧元或5500英里奖励里程。
而且,通过上网服务,汉莎航空还提升了其网上商店Worldshop的业绩。此外,汉莎航空的许多合作伙伴也因为上网服务受益,比如德国电信作为附属漫游合作伙伴的客户,开拓了新业务。其他厂商也借助汉莎航空上网服务加大了推广产品的力度。
“欧洲航空公司提供的上网服务仍供不应求。”德国科隆大学经济学者罗多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德国对比平台Check24进行的调查显示,欧洲57家航空公司中,只有18家提供空中无线网络。BITKOM的报告也显示,至今只有6%的受访者已经在飞机上尝试上过网。
罗多夫分析称,飞机上的互联网服务通常是一种“昂贵的乐趣”,平均每位上过网的乘客支出达19欧元。对航空公司来说,空中上网技术也是昂贵的。他认为,未来航空公司的上网服务将成为“标准服务”,而且长远看应该是免费的。乘客在享受免费上网的同时,航空公司也可以受益于广告和机上购物的收入等。数据显示,全球空中电商市场的规模将从2015年的14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17亿美元。德国《经济新闻报》表示,未来5年将是全球飞机上网3.0时代,航空公司也因此开辟出一个新的创收领域。▲
【专家点评】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张周平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每年乘飞机的人次不在少数,飞机上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每人几个小时的时间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商业空间。而对于电商企业来说,要想抓住这个机会,首先需强化和航空公司的合作,才能让触角伸得更广。
不过,也有专家对空中电商的前景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表示,以往航空公司会为乘客提供一些实体的购物宣传册,而在空中上网普及以后,乘客便可以通过网络进入航空公司的购物平台。不过,大多数乘客恐怕还是会正常地连入互联网,与在地面的用户习惯不会有太大差距。“在高铁上我们已经可以手机上网,但这并未给电商行业带来更多额外的市场。所以对于电商企业来说,保持良好的日常运营和发展、增强用户黏性依然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