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为变

2016-09-28 04:38叶丽美
书画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画家美学精神

文/叶丽美

中国画家

求索为变

文/叶丽美

叶丽美

叶丽美,原名叶杏媛,祖籍广东惠州。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硕士。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华画院画家、文化部青年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工笔重彩研究会研究员、北京女画家联谊会会员、北京工笔画会会员。

18世纪,德国哲学家谢林说艺术是至高无上的精神产品。同样在18世纪,席勒提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说”,其中,“外观”成为席勒美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他认为,当人发现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纯粹外观的时候,“自由开始了,审美开始了,游戏开始了,人性开始了,艺术也开始了”。西方的艺术史派生于其思想史,而整个西方的思想史都表现在对于存在的执着之中,这种执着与其自古就兴盛发达的科学精神是息息相关的,表现在艺术上即产生了科学的造型学、透视学与色彩物理学等,由此而使“西方画面总是挤满了东西”(Kudielka)。所以,西方的艺术传统讲究向内寻求规则,向外寻找建造世界的规律。中西方艺术的差异从本质上讲,并非只是艺术理论与观察世界角度的差异,而且是各自深厚的哲学渊源的差异。由于西方的艺术从一开始就在科学中诞生,模仿说、表现论始终是其艺术理论的主题,而中国画则一开始就直指“形而上”,超越了西方绘画的在科学精神指导下的具象视觉观念。

叶丽美 赋丽为美 68cm×68cm 2013年

叶丽美 花影逍遥 68cm×68cm 2013年

中国美学自古就具备强烈的表现色彩,古代文学以兴、观、群、怨作为修辞手段来抒情赋性,古代画论也很早将神韵、风骨、意趣、逸气、境界等极高的精神标准作为艺术的追求。在我国古代哲学的辩证思维中,也很早就解决了正题与反题是两股相辅相成、彼此可以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如阴阳相生、刚柔并济、知白守黑等。这些观念深深地渗入到整个华夏文化之中,绵延千载。虽然中国美学具有很强的表现色彩,但是,中国艺术精神却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表现论”,也不能概括为“摹仿说”。中国艺术自古就讲究与自然和谐地共处共生,从自然中生来又复归自然,从无形变为有形又复指向无形,抒情艺术从古自今都是中国艺术的主流,这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艺术传统。朱良志先生说:“摛表志理,敷倡童心,发抒性灵的理论构成了中国美学的主要方面。但中国美学又将外在的感性世界作为艺术超越的起点,法自然、入天地、合造化是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思想,观物取象被视为艺术创作的必由途径。”据物驰思、观物取象也正是中国艺术具有开发性的重要特征,“神似”“妙象”均由此油然而生,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画外之境也因此而让人浮思千里、心绪绵生、感怀不已!

所以,中国美学是既“以心为主”,又“从物而发”,是从“有”物或据物进入象,最终进入“无”之境,在有无之间推演、伸延、展化,激活出无限的画外之画、象外之境。“以心为主”本身就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正如庄子所云:“若一志,无以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又说:“听之以耳,莫如听之以心;听之以心,莫若听之以气。”心、气,是中国艺术追求的目标,心境、意趣、气韵是艺术精神的最高标准。“以心为主”是经过澄怀之后的“虚以待物”的过滤,艺术之象才能侵入人的灵魂深处,才能耐人寻味,才能有“味外之味”而扣感心灵。“游心于画”“画为心学”是古人画论中重要的命题,艺术创作以心为主,从物出发,是源于正道的创作方法,如此才能度物取真,以画体道。

“从物出发”并非直陈白述,而须有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艺术过程的升腾,这便是艺术“心物之际”的境界。朱良志先生对此有精妙的阐述:“中国艺术精神的高妙之处即在于‘心物之际’,它要求艺术家斟酌于心物之际,徘徊于有无之间,亦心亦物,非心非物,艺术构思的核心内容是心物二者的互观共照,艺术构思的终结是创造出心物浑融的审美意象。”艺术有澡雪灵府的功能,艺术家必然要澄怀静滤,使心灵深处光明莹洁,才能进入心物观照的艺术境界。如此,走进自然,以心体物,以物取象成为艺术创造的不二法门。从物出发,控物自富,体道味象,以物写心正是中国画艺术的旨归。

艺术品的特性反映的是创造它的人的特性,艺术家的创造非合“心物之际”而难为之。画者心也,画家长期的修养心性、惟道自悦才能使其艺术作品寓情于理、情真性见,以心驭物,在自然之中复得自然,正如北宋董逌说的“凡赋形出像,发于生意,得之自然”。从自然生活中取象,在清虚的心中立象,再把心灵虚象化为实象,理、情、意在笔情墨趣中展示着画家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心与物游,天人合一,中国画家自古就视大自然为一大生命体,一木一草,一水一石均可反映出活脱脱的自然理情意趣,均有生命荡乎其间。董其昌云:“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艺术诠释着自然生命生生不已之美,神游于心物之际,追求并展现艺术的生命绵延之趣味,立澄怀之象,得生化之意,这是艺术家最珍贵的精神气象!

2014年9月于梧桐阁

约稿、责编:秦金根

叶丽美 凌波春知处 68cm×68cm 2013年

叶丽美 芳草地之一 68cm×68cm 2013年

叶丽美 那个春天 68cm×68cm 2012年

叶丽美 逍遥花影 间 139cm×68cm 2014年

猜你喜欢
画家美学精神
盘中的意式美学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外婆的美学
酷炫小画家
拿出精神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