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连根
鲁宣公的女儿嫁给宋共公,被称为宋共姬。宋共姬的命很苦,成婚不久,宋共公就死了。此后,她一直为宋共公守节。悲剧的是,一天夜晚,宫殿发生了火灾,别人都逃难了,可宋共姬为了遵守“贵族妇女若没有保姆的陪同,不可一个人在夜里外出”的礼仪,坚决不出门,最后被烧死在宫里。这种做法在今人看来当然是愚蠢的,但在当时,各国诸侯齐聚一堂,共同为宋共姬志哀,褒奖她“越义求生,不如守义而死”的人生信条。
宋共姬是“守礼”的女性楷模,与之相呼应的则是“坐怀不乱”的男性典范柳下惠。一日天寒,一个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怕她冻死,就让她坐在自己怀中,用衣服盖住她。就这样一直抱到第二天天亮,两人没有发生越礼之事。
柳下惠是鲁孝公的后裔,他和宋共姬的事迹显然受到了“礼仪之邦”鲁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但鲁国人并非都如此守礼。
鲁国大夫叔孙豹路过庚宗(今属山东济宁),在一个女子家吃了一顿饭,住了一夜。多年后,那女子突然领着儿子找到叔孙豹,说这个孩子就是在那一夜有的,现在她要来让儿子认爹。叔孙豹和柳下惠都是鲁国权贵,在做人方面的差距显然不小。
鲁国泉丘的一个女子梦见自己的帷幕覆盖了鲁国大家族孟氏的祖庙,觉得自己必须嫁到孟家,就约了女伴,一起去诱惑孟家的主人孟僖子。孟僖子是鲁国司空,位高权重,但他很快就上钩了,还和这个泉丘女子生了个很牛的儿子——孔门弟子孟懿子。
春秋时期正处在转型时代,旧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已经解体,新秩序和新观念尚未建立,一切都要靠人们自行摸索。在这种情况下,新与旧交叠在一起,美与丑混杂于一处,叛逆与保守互相激荡,人们的行为模式由此空前多样,柳下惠和叔孙豹一同出现也就在所难免。
而这种生活关系的复杂性也刺激到了当时的思想家,促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开出自认为对症的药方。有人主张用“严刑峻法”把人们严密地监管起来,这便是法家。法家的很多代表人物都失败了,因为人们接受不了。有人主张教导人们要清心寡欲,这便是道家。道家的办法不能普遍推行,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做不到。儒家则呼吁“仁政”,倡导“忠恕之道”,让人们做事要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人的理性成了乱世中判断是非对错的唯一依凭。诸子百家的争鸣也成了大变革中难得的精神亮色。
编辑/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