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星妈,霸气侧漏

2016-09-28 18:51唐鲁孙
百家讲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戏校奶奶

唐鲁孙

如今,许多有名的明星都有一位星妈跟出跟进,其实星妈这一行,早在20世纪初的北平梨园行就有了,不过当时不叫星妈,而叫名妈。

当年北平第一号名妈要算福大奶奶。她青年孀居,只生一女,就是梅兰芳的夫人福芝芳。福大奶奶人高马大,嗓音洪亮而且辩才无碍,发卷盘在头顶上,喜欢穿旗袍、坎肩、马褂,好事之徒给她起了一个绰号叫“福中堂”。

福芝芳初露头角,是在北平新世界大京班。她继承了母亲的优势,身量高、嗓音好。有一班大学生天天到新世界去捧场,福大奶奶把那帮人招待得很周到,报纸上天天可以看到捧福芝芳的诗词文章,所以福芝芳在新世界渐渐混成了角儿。她天天上园子是坐包月的玻璃棚马车,当然是母女同车,这样福大奶奶既能给女儿做伴,又能尽保护之责。有一些无聊的捧角家渴望见“红颜”一诉衷曲,可是又怕福芝芳有母如虎,谁也不敢招惹。后来有人想出高招,写情书往马车里扔,起初福大奶奶不理会,可有人竟然投掷不堪人目的照片,这下可把福大奶奶惹恼了。她从此不坐马车里面,而是跟赶马车的并肩而坐,手持长鞭,只要看见有人往车里掷东西,她就长鞭一挥,抽得投掷者鼠窜而逃。

福大奶奶不仅严防粉丝骚扰,还为女儿的感情生活保驾护航。梅兰芳赴美公演时,福芝芳正有孕在身,他原打算带与其情投意合的搭档孟小冬到美国观光一番,谁知福大奶奶窥知个中秘密,愣让福芝芳挺着大肚子送梅兰芳登上客船,害得孟小冬空欢喜一场。

第二位名妈要算位列京剧“四大名旦”的尚小云的母亲。尚小云出生时,家里穷得无立锥之地,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等到尚小云十岁左右,尚家的生活越过越艰难,万般无奈,尚母把尚小云送到一位蒙古王爷那彦图府上当了书童。

尚小云做事伶俐,颇得王府上下的欢心,可是他有个毛病,一天到晚喜欢哼哼唧唧唱个不停。那彦图看他是块唱戏的材料,于是把尚母找来,说想把尚小云送到戏班学戏,问她愿意不愿意。尚母一琢磨,当王府书童将来不见得有什么大出息,如果在戏班里唱红,他们母子可就有出头之日了。不过她有个要求,就是尚小云身子赢弱,最好让他学武生,锻炼一下身体。尚小云由那彦图王爷保荐指定学武生,戏班当然照办无误。所以后来尚小云在四大名旦中武功最扎实,唱武戏能打能翻,梅兰芳都自愧不如。

当然,尚母对于那彦图也感恩戴德。她对那彦图和福晋的寿诞记得最清楚,总是在生日前一个月就撺掇尚小云去王府攒一档子堂会戏,他有新排尚未公演的戏,总是在王府先露,而且纯粹孝敬,分文不收。

步入晚年的尚母,又为尚小云博得了“尚五块”的善名。尚小云的琴师赵砚奎为人圆融,又得尚小云的支持,所以做了五六任梨园公会会长。赵砚奎一到尚家来研究唱腔或是吊嗓子,尚母必定出来跟赵砚奎聊聊,凡是听到同行有困难,总是解囊相助。梨园行朋友如果登门求助,她和尚小云最少出手五块大洋。尚母常说:“咱们当年穷苦无依,知道穷人的苦处,现在有碗舒心饭吃,只要力之所及,就应当多帮帮贫苦人的忙。”

另一位名妈是京剧名家吴素秋的母亲吴温如,她在梨园行的名妈中也是佼佼者。

吴素秋十岁时,考入北平戏曲学校学戏。吴温如把女儿送入戏校,就矢志要女儿出类拔萃成个名角儿,所以每逢老师没有演出时,吴温如总会请他们到家里来吃饭。老师们对吴素秋都特别关照,指点得细致认真,吴素秋也勤学苦练,所以她很快就崭露头角。不料好景不长,吴素秋跟戏校一位当家老生发生了感情纠葛,戏校权衡利害,对那老生以记过了事,吴素秋则被勒令退学。吴温如便打算让女儿拜在尚小云门下。

起初尚小云因为戏校校长跟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交情匪浅,而程砚秋又是自己的同事、好友,他恐怕引起误会,不敢收这位女徒弟,于是吴温如又施展她八面玲珑的手腕,取得校长的承诺,再加上整天跟尚母磨烦,尚小云才正式收徒。

此后,一个认真教,一个用功学,所以过了不久,吴素秋就唱作俱佳,在名妈吴温如东奔西走的努力下,自己挑班唱戏,声名鹊起。

这位名妈还经常跟梨园行的经励科(经纪人)打交道。经励科最难缠的人常跟人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吴温如说了话,她来交涉从来不说一句不在理上的话,她用大理把您那么一局,您有什么高招也使不出来了。”这位名妈的道行有多高,单看这番话就知道了。

编辑/决微

猜你喜欢
戏校奶奶
“场域”下的民国戏校
——读李如茹《理想、视野、规范: 戏曲教育的实验——北平市私立中国高级戏曲职业学校(中华戏校)(1930—1940)》
探望奶奶
奶奶今天不接你
奶奶喊你吃饭啦
奶奶驾到
高庆奎传(十一)
我家也有奶奶等
张火丁:不能再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