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
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初嫁于竺某。竺某性情急躁,往往为了一点小事发脾气,有时甚至打骂王采玉。结婚第二年的春天,王采玉生了一个儿子。但儿子生下数月后,突患急症,因没及时医治而夭折。当年秋天,当地时疫流行,一连死了不少人,竺某也是其中之一。王采玉遭到子夭夫亡的变故,年轻居孀,自伤身世,又听到邻居说她“面有克夫克子之相”的冷言闲语,精神更受刺激,就萌发了遁入空门为尼的念头。
此后,不幸的事又接踵而来,她的父亲也病故了。她感到无限辛酸,但为了照顾弟弟和母亲,她决定回娘家与母弟共度岁月。王采玉在娘家过了一段时间,附近金竹庵的一个老尼病死了。王采玉母亲信佛,就叫王采玉一同前去帮助料理丧葬事宜。原有出家为尼之想的王采玉此时遇这机会,就向首事提出了自己到此修行的要求。首事可怜她的种种不幸遭遇,便应允了。起初,王采玉的母亲认为女儿年轻,不同意,后来见她意志坚决,也就不再劝阻,只是不许她剃去头发。王采玉素菜淡饭,日子过得很安稳,大有在此了此一生的念头。
王采玉后来改嫁到溪口的蒋家多亏她的堂兄。蒋介石的父亲曾读过四书五经,为人精明能干,王采玉的堂兄这时在蒋介石父亲的店铺当伙计。一天,王采玉的堂兄特地请假回家,路过金竹庵,进去看望堂妹,谈起了东家丧妻的情况,劝王采玉改嫁。王采玉说此事还得与母亲商量。王采玉母亲当初不许女儿剃发,就是为了她以后能还俗再嫁,自然同意。
光绪十二年(1886年),23岁的王采玉还俗再醮,嫁给了蒋介石的父亲。次年,王采玉产下蒋介石。王采玉和她公公都信佛,也都迷信算命看相,听了“必出贵子”的看相人之言,公媳俩对蒋介石格外疼爱,对其寄以“光宗耀祖”的期望。蒋介石四岁后,王采玉又生下一个女儿、一个儿子。
王采玉嫁到蒋家后,有条件去照顾娘家,她便继续资助两个弟弟读书,直至其成家。此时母女可谓称心如意,但好景不长,只过八九年,不幸的遭遇又接踵而来。光绪二十年,她公公因病去世;第二年夏,时疫暴发,蒋介石父亲也染病,不久便抛下妻子儿女而去。这对王采玉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从此,治家理店、抚儿育女的重担全部落到她的肩上。更不幸的是自夫亡后的四年内,她的小女、幼子也相继夭折。
王采玉哭告无门,只有把希望寄托在蒋介石身上。翌年,她娘家聘名儒在王氏宗祠设塾授课。她便送子前去就读,以求儿子在严师管教下改变顽性。就这样,蒋介石四书五经也学了不少,开始懂得了一点孝道,但依然顽劣。
就在王采玉人在溪口、心挂儿子之时,她听到了年幼的儿子要娶表妹做老婆的闲话。王采玉很诧异,这不是更被人家背后耻笑吗?倒是她的母亲为她出了主意:索性去提亲,也可给这匹小野马套上个笼头。母亲说得有理,王采玉立即行动,却被一口回绝——对方家长嫌蒋介石是个“歪胚”。王采玉窘得无地自容,发狠说:“他们把我家瑞元(蒋介石的幼名)看作虫,我一定要在他们眼皮底下挑个好媳妇。”
说干就干,王采玉拜访表兄,请他无论如何也要给儿子物色个好媳妇。王采玉的表兄经过一番比较,认准了通家世交的女儿毛福梅。毛家觉得蒋家虽家道中落,但名望犹在,蒋介石也比较聪慧,蒋母又为人厚道,便许了这门亲事。光绪二十七年,19岁的毛福梅嫁给了14岁的蒋介石。王采玉还别有见地地把新媳妇送到县城的作新女校就读,既让她学文化,又便于她以后相夫教子。
蒋介石19岁时,家中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当时的清朝政府对外受辱于列强,对内加重其剥削,以应困境,各地无主滞纳的田赋,需由富户和中户摊赔,蒋介石家也是被要求摊赔的人家之一。一些狡猾的富户与征收田赋的庄书勾结,欺侮他家孀妇孤儿,特别苛派。王采玉不胜负担,据理力争,差役就把蒋介石捆拘关押,勒令交纳田赋后方释放。蒋介石回到家中,母子见面痛哭。王采玉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对贪官污吏的苛虐和土豪劣绅的横暴十分愤恨,勉励儿子发愤上进,将来做利国利民的事业,并为自己扬眉吐气。
当时反清的革命运动已风起云涌,很多有志之士出国留学,不久,蒋介石剪去发辫,决心出洋学军事。一些至亲好友得知后,认为这是对“皇清”的大叛逆,都好心前来劝阻。王采玉尽管也有难合孤儿远离之情,却很赞成儿子有远大志向,便不听劝阻,毅然决然地为之措资整装。从此,蒋介石按照留日学军事须由本国学校选拔保送的规定,先人保定陆军速成学校受训,然后,东渡日本入振武学校求学。
宣统三年(1911年)秋,蒋介石在日本受训,一闻革命军在武昌起义的消息,便立即与同学归国参与起义。民国成立后,在反对袁世凯窃国称帝的斗争中,蒋介石受孙中山指派,组织武装进行讨伐,成了袁世凯通令缉捕的要犯之一。他曾几次回乡匿避,家中不时遭到搜查,许多族人亲友唯恐受到株连,都不与他家往来,王采玉却处之泰然,甘愿毁家受累。她对儿子频频抚慰,从无戚颜怨言,还千方百计资助其远避并为此进行活动。凡此种种,王采玉表现出了她不让须眉的胆识和气魄,使乡里人们感到非常不凡。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王采玉早有抱孙之心,可是儿子结婚后,毛福梅多年不曾生育。后来毛福梅终于怀孕了,她喜形于色。蒋介石归来探亲,夫妻之间偶然因故争吵,蒋介石一时性起,举脚踢去,不料正踢中毛福梅怀胎七八个月的肚子。王采玉闻声奔来,大骂儿子,命他火速请医生,服药安胎,但已无效,毛福梅当夜便小产了。王采玉啼哭痛骂,重诉不幸身世,责骂蒋介石不肖,孝顺的蒋介石只好跪下听训。
事情过后,王采玉又请人替儿子、媳妇排流年,算子息。到翌年暑假,蒋介石由日本回国,滞留上海,王采玉亲自送毛福梅前往,为了促使夫妻和睦共处,她再次痛哭训子,并以死相胁,闹着要到黄浦江投水。蒋介石跪下求饶,说今后誓不再与妻子争吵,并邀好友同来劝解担保,还留毛福梅在沪居住。王采玉回乡前夕,还托付在沪乡亲随时探询儿子与儿媳相处情况,后来得悉儿媳再次怀孕,又亲自前往上海为儿媳延医诊脉,这时蒋介石已返校,婆媳遂一同回乡。
翌年农历三月,毛福梅生下蒋经国。王采玉由于得孙子较晚,心情喜悦异常,对蒋经国十分疼爱。
王采玉一生坎坷,为使顽劣的蒋介石成器费尽心血,到了晚年,才扬眉吐气。不幸的是,她未满六十岁就体弱多病,在1922年6月14日卒于旧居。此时蒋介石在粤军中任职,适因处境不如意,在家养晦,王采玉因病卧床五旬,他朝夕亲侍汤药,王采玉深感安慰。
编辑/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