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琼瑶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段存章曾说过,采访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问艺术。由此可见,采访技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三农”报道是党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跑“三农”战线的记者,必然要深入田间地头,感受农民生活,才能写出真实、鲜活的新闻报道,而其中最首要的是,如何与农民对话?如何采访到农民的真情实感?这将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立意、结构及可读性,需要下功夫揣摩、体会。
一、精心准备,吃透政策找话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三农”的方针政策,种类多,涉及面广,即便是长期跑农业战线的记者,也未必全部了然于心。
“三农”报道要立足“吃透两头”,吃透上头政策的同时,吃透农民的需求,两者相结合,报道的服务力才能得到提高,传播效应也将大大增强。记者首先平时要注重知识积累,熟知政策,不是泛泛的了解,而是必须“吃透”。“吃透”了,才能用通俗易懂,才能引导农民更好地接受采访,写好写活“三农”报道。
密切关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如土地流转、惠农补贴、农民工进城、农村养老保险等话题。
例如,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多次提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我们策划了一组关于“土地流转”的系列报道,在采访过程中,需要采访大量农户,了解土地流转背后的故事,记者与农民对话时,着重询问一些政策性强、关注度高的话题,如“土地流转是以租赁、入股、还是合作的方式?”“每年流转费用多少?”等,涉及土地和自己的切身利益,农民自然乐意谈。
不了解政策,说外行话,被采访对象会认为你水平差,写不出真正说农民说话的报道,于是对采访也是敷衍了事。
例如,在一次媒体集体采访活动中,某家媒体派了一个不是专门跑农业的记者,这位记者出生城市、长在城市,对农村情况非常陌生,许多涉农的专业词不理解,事先也没有做功课,对“四化同步”、“三权分置”等专业语汇不明白,在提问一位乡镇干部的时候,采访过程多次被打断,影响了整体效率。
进行一次采访,至少要做好三个准备。第一,搜集与采访相关材料。上到中央、省级大的方针政策,下到县乡一级的探索经验,大概了解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原因、背景以及做法,有些内容无法从现场获得,需要记者从其他渠道打探。因此,记者采访新闻事件前的案头准备还应该包括:搜集与新闻事件有关的背景资料、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其他内容。
第二,准备采访提纲。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采访到更多的素材?预列采访提纲是十分有必要的,把事先能想到的问题,都提前写在纸上,当然有些问题也可能是现场灵机一闪出现的。在设计采访问题时,要换位思考,站在被采访者的视角去想,如果这样问,会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能不能很好地讲出故事。
第三、摸清采访对象。许多时候,记者深入到农村一线采访,对采访对象并不熟悉,更多的是从一些文字材料和其他形式的中预先了解的,在采访过程中,注重倾听,洞察被采访者的性格和特点。
明确采访重点,不跑题,不偏题。有的农民群众可能说话比较偏激,只顾着表达自己的诉求,拉着记者不放手,这时,应巧妙地绕回到采访话题,围绕主题寻找素材。
二、变换角色,放下架子拉家常
在农民看来,记者高高在上,首先在心理上就有距离感。因此记者要改变居高临下的思维,变“工作角色”为“生活角色”,用平视的角度与农民交朋友,拉家常。许多记者与农民交流起来,生硬做作,缺乏亲和力,以致于采访浮于表面,难探其中。
有一次,编辑部策划了一期关于惠农政策补贴是否发放到位的暗访报道,记者来到孝感市孝南区一个村庄进行调查,几位农民看到我们开着商务车,便立即紧张起来,问什么都说好。后来我们进村入户时,把车停在很远的地方,徒步进村,到农户家中以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作开场白,如,“今年的粮食收成如何”、“孩子到城里工作习不习惯”等,农民一下子放松了,打开了话闸子。通过几天的调查核实,发现这里的惠农补贴被变相挪用,在掌握第一手数据后,我们采写了《惠农资金成了“砧板肉”》,为农民挽回损失100多万元,稿件获评当年湖北新闻奖二等奖。
和农民朋友聊天,要变训导式为诱导式,变灌输式为启发式。许多农民朋友面对记者时候,常因为受教育程度不高、过度紧张等原因而不知所云,甚至只敢想“正确的套话”,而不敢说出真实情况。就此可以先用聊天的方式,从他们关心的话题入手,往往可以挖掘出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得到最真实、朴素的素材。
2015年,《湖北日报》农村新闻中心策划了一组“农村金融贷款难”的报道,需要采访潜江一个种粮大户,当我们与他交谈时,他戒备心很重,说话吱吱唔唔,采访了半天,效果也不理想。后来,我们试着转变谈话方式,先从今年的粮食价格说起,再谈到种田成本,渐渐地,这个种粮大户打开了话闸子,给我们谈困惑,讲希望。
充分尊重被采访者,寻找情感的结合点,营造良好的采访环境。想从采访对象内心深处挖掘素材,必须先得他们的信任和认同。记者要用真诚换真心,才能进入他们的心灵深处,从而挖掘出更真实、更有价值的东西。当采访对象情感升华后,便能从记忆中迸发潜藏的感人的故事和细节,这些正是记者需要的题材和读者爱看的内容。
2014年“南水北调”大型报道中,需要采访当年修筑丹江口大坝的民工,事情已经过去四五十年了,当年的青壮年已变成老年人,许多记忆都丢失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并不急于询问当年的情形,而是讲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通水的消息,表達党和政府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并把丹江口大坝的照片给他们看,勾起他们沉睡的记忆。许多民工看到照片,不禁老泪纵横,争先恐后地描述起当年修坝故事。给予被采访者更多的尊重,在情感上与采访对象打成一片,才能有效沟通,取得亲切、自然、真实的采访效果。
三、群众语言,让农民想说话、能说话
要想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就需要记者在第一时间消除陌生,达到和谐的采访环境。“说农民的话”才能“让农民说话”,引起受众的共鸣。
到农户家中,见面应喊“老乡”,而不能用“同志”等生硬的称呼。到不同的地区,尽可能用当地常用的语言,
涉及到政策性很强的话语或专业术语时,尽可能地转化成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话语,让他们容易理解和接受。少用一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如何评价”等正规词汇,而应采用“卖了多少谷”“省了多少钱”等口头词汇。
说话多一些“农”味,少一些咬文嚼字,提的问题不能太空洞、太抽象,在提问时,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有的农民比较健谈,思路清晰,可以直接提问;也有的农民沉默寡言,需要记者适当地引导发挥,请他回答“是”或者“不是”。
采写“三农”报道,记者必须深入田头、养殖场、蔬菜大棚、加工企业等场所,进入不同的场所应说不同的话,重点是结合现场情景与采访对象沟通,在田头,多谈粮食补贴;在养殖场,多谈畜产品的价格涨跌;在加工企业,多提提农民打工收入等。
在农村采访中,语言不通是时常遇见的事情,虽然有乡镇干部或政府部门人员陪同,但总靠着“翻译”是采访不到位的,因此平时要注重学习地方语言,入乡随俗。
说农民的话,还要帮农民说话。信息不对称与利益诉求多元化的双重作用,往往使农民成为弱势群体。探寻农民的诉求,通过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把法律、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是党报的责任所在。 (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