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小燕
三年前,我从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当时同时考上了浙江嘉兴公务员和湖北宜昌选调生。很多人劝我去浙江,理由是工资高地域好,但最终“我要去建设家乡”的理想使我选择了做一名基层选调生。
我被分配在宜昌市西陵区窑湾乡,从事党政综合办公室工作。窑湾乡是一个典型的城中乡,面临着征迁安置压力大、项目建设任务重、城乡转型矛盾多等问题。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我收获了宝贵的基层成长经验,那就是处事的转变和思想的提升。
处理好赶路和看路的关系,是我选调之路的第一堂课。刚参加工作,处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我小心翼翼。面对领导的安排和同事的要求从不拒绝,经常深夜下班回去的时候才发现,一整天都没有喝一口水。有一天,一位其他科室的同事拿来厚厚一本手写稿,让我帮他打印。我当时还有一篇材料没有完成,本想拒绝他,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当我挤出时间帮他打印时被领导发现,她立即让我停止打印,并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事情是做不完的,怎么样做得更好更有价值才重要。在埋头苦干的时候,更要主动思考如何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合理的工作时间、较高的工作效率从繁琐的事务中找到前进的方向。正是此次的交心谈心,使我学会了在繁忙的工作中理清头绪,科学规划,完成一个个棘手的难题。
处理好做人与做事的关系,是我选调之路的第二堂课。2015年西陵区开展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窑湾乡情况非常复杂。单位经过慎重选择,安排我去协助区档案专班完成乡干部档案整理。经过初期的繁琐的收集反馈工作,多数档案整理到位,最后留下的是一些参加工作时间、出生年月存疑的档案。参加工作时间影响工龄,出生年月影响职业生涯,因此档案存疑的干部都心存异议。有的同事质问我为什么不把档案取出来给他们看,有的同事认为我没有私下帮其想办法如愿,不近人情。面对工作的压力和同事的不理解,我不断提醒自己要换位思考,通过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教他们查政策学要求、帮他们在合理范围内进行争取等做法,最终收获了同事的支持理解和区档案专班的肯定。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以真诚之心对待同事群众,用耐心和交流化解误会,做事与做人并不对立。
处理好稳定和创新的关系,是我选调之路的第三堂课。参加工作两年后,我成为了党政办的负责人,我开始思考在平稳过渡后实现办公室效能的最大化。办会是办公室的工作职责,但是有的干部经常无故缺席,于是我想到了进行会议缺席情况通报,而这之前从未实施过。当通报分发到各科室后,掀起了轩然大波,部分缺席干部情绪激动,有的打电话过来抗议,有的要求更改通报,更有干部跑到办公室质问我办公室主任是怎么当的。对于刚负责办公室不久的我来说,内心非常委屈。但我坚持,一味固守成规求稳定不应是年轻干部的作风,而是要在一次次摸索和创新中推动工作更好地开展。正是通过这次创新,到会率和会议纪律得到了明显改善。
转眼选调之路已走了快3年的历程,我庆幸当初做了正确的选择,因为选调之路上的点点滴滴,都滋润灌溉着我的理想之花。
(作者系宜昌市西陵区窑湾乡党政办主任、团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