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教学视域下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有效性衔接的因素与对策

2016-09-27 23:56李丽蓉胡启海
求知导刊 2016年20期

李丽蓉+胡启海

摘 要:从认知教学理论视角来看,当前部分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在内容衔接方面存在问题。我们通过对湖南省浏阳市部分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调查发现,教学内容的衔接性受到诸如教师资源配置、部分教师自身素质及教学方法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不符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实现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的有效衔接,农村中小学应强化农村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优秀教师下乡执教,重视师范生的就业观培养,不断更新农村教师自身教学观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提高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认知教学理论;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 教学内容衔接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国外发展动态及研究现状

基础教育改革近年来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如何调整中小学各阶段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

美国心理学家及教育学家布鲁纳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人的认识过程是把新学得的信息和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或现实的模式联系起来,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的过程。”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于1963年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新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使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认知结构直接参与了与新知识的相互作用,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它不仅决定了新的学习能否产生,而且决定了新知识的保持状态和在新情境中的迁移性。学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机械式学习;另一种是理解性学习。理解性学习为认知学习,其特点是能理解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则以及其内在的联系。认知心理学认为,理解性学习比机械式学习更有成效。学生如果要想掌握某方面的知识,就必须使新的知识同已有的知识相适应,也就是同原有的认知模式相适应。

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模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使新旧概念不断反复出现,这样就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概念驱动作用,在比较中尽快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在不同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善于尊重差异,利用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益,这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

2.国内发展动态及研究现状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对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如何利用好学生的认知心理处理好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

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主要是指中学英语与小学英语教学在构建相对独立体系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两者脱节,使英语教育活动能够自然顺畅、科学有效地进行,实现中小学外语教学的连续性。为此我国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2005年,我国学者范永丽指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衔接是衔接问题的关键”。[1]2008年钟祖雷指出:“要真正解决影响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大纲,深入研究课堂,研究不同阶段学生特点,加强教学交流,加强学法指导……实现小学到初中英语教学的平稳过渡和衔接。”[2]2012年,魏民提出,利用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可以使课程开发的效果最优化,教育质量最大化。2014年,蔡妮灵指出,“小学与初中的教研活动单独设立,初中英语教师对小学英语教材疏于整理,使得初中一年级的英语教师在衔接小学、初中英语教学内容上遇到很大难题”。

综上所述,国内许多学者及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农村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以往的研究大多是从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的,国内很少有学者从认知的教学理论的角度研究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衔接问题。

二、认知教学理论与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性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源于认知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的探讨。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为个体提供潜在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者改组。提出认知教学理论的主要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奥苏贝尔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

布鲁纳认为,发展学生的智力应该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技能、想象技能和符号运算技能。具体为:①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猜想的价值和可修正性,以实现试图得出假设的激活效应;②培养学生运用心智解决问题的信心;③培养学生的自我促进能力;④培养学生“经济的运用心智力”;⑤培养理智的诚实。

2.“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中,作者提出了“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

动机原则:学习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和心理倾向。学生对学习都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问题在于教师如何利用学生的这种自然倾向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结构原则:即要选择适当的知识结构,并选择适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方式,才能促进学习。这意味着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应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匹配。序列原则:即要按最佳顺序呈现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动机状态、知识背景都可能会影响教学序列,因此,要讲究序列原则。强化原则:即要让学生适时地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但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应该采取过多的强化手段,以免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指点。另外,要逐渐从强调外部奖励转向内部奖励。

3.学科知识结构

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一种结构性存在,知识结构本身是具有理智发展的效力,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遵循其特有的认识程序。学习基本结构有四个好处:第一,如果学生知道了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或它的逻辑组织,就能理解这门学科。第二,如果学生了解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助于学生把学习内容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去。第三,如果把教材组织成结构的形式,有助于学生记忆具体细节的知识。第四,如果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经验和对结构的合理陈述,即便是年幼儿童也能学习高级的知识,从而缩小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4.发现学习法

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遵循其特有的认识程序。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学习过程,强调内在动机。

布鲁纳的教学理论是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一种可贵探讨,为提高我国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探索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是学习的基础,为实现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在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和开展高效的教学活动,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衔接。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科具有的逻辑知识结构,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优化改组,调动学生内在动机,提高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

三、农村中小学英语有效性衔接的影响因素

1.国家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引导作用

发展学生的智力应该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英语教育主要是为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学习外语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发展,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进国际理解,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先要把握教学目标的宏观层次,以便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准确定位。同时,课程目标的制订应具有操作性。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点,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衔接是初级知识和高级知识的衔接。

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为了使英语学科知识更容易为学生理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订应当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起来,以实现学习普遍的或基本的原理的目的,“就在于保证记忆的丧失不是全部丧失,而遗留下来的东西将使我们在需要的实惠得以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有利于学生的记忆。

由小学到中学的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大多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的“跳跃”,因此,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及教学目标及策略的使用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有效衔接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本次参与调查的农村英语教师中,对于课程标准的了解,仅5%的教师很了解,50%比较了解,因此,在课程标准的把握方面,中小学教师应当予以重视。

除了加强对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解,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知识的拥有者、是非的主宰者”的角色,作为知识的分享者,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基于教育目的是为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一目标,在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之后,制订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要,为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生的智力发展提供条件。

2.教师资源及教师素质的影响

(1)教师资源配置有待优化。我们在与部分农村中小学老师交流后发现,农村中小学都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即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地区,许多青年教师不愿意到农村中小学任教,这也是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出现教师“供不应求”现象的重要原因。在高等教育中,应当重视对新一代教育者就业观念的培养;与此同时,政府应当重视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以吸引教育人才下乡,在师资力量上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的编制名额限制是师资力量不足的又一原因,由于农村偏远,教育部门提供的资源有限,农村中小学在师资配置方面受到了限制。

拥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为农村中小学英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更加有利于新的英语教学观念普及,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新型教学模式进入农村英语教学课堂。

(2)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够。在布鲁纳的动机原则中,学生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和心理倾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的积极引导在促进学生提高认知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引导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具有重要影响。据笔者调查走访发现,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方式仍然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不是主动的“学习者”,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不足。

由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动机状态、知识背景都可能会影响教学序列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具备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使之更加适合农村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坚持强化原则的同时,又需要教师不要提供太多的强化,以免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指点。因此,在认知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3.教学方法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符

“个体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遵循其特有的认识程序,在发现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因此,为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除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专业能力,特别是掌握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顺序及处于不同认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心理学是师范教育的必修科目。在本次参与调查的农村英语老师中,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师范教育的老师竟达到50%。

在布鲁纳的认知教学理论中,任何学科知识都是一种结构性存在,基本结构(学习内容)本身是具有理智发展的效力,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遵循其特有的认识程序。有效的教材组织结构形式, 有助于学生记忆具体细节的知识;能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经验和对结构(知识)的合理陈述机会,即便是年幼儿童也能学习高级知识,从而缩小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在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并没有其他的英语课外读物,学生主要是靠学校所发的教材进行英语学习。在小学阶段着重强调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结合小学生爱唱、爱动、爱表现的心理特点,以人教版为例,学生最喜欢的部分应当是“Lets sing”“Say and draw”等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环节。但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一些老师认为这些环节只是在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而被他们删除,这些被删减的环节,不仅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加大学习阻碍,而且破坏了教材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遵循其特有的认识程序。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发现学习只给一些提示性线索,不直接呈现学习材料,是一个首先经过发现,然后再把新知纳入认知结构中的心理过程。与接受学习不同,发现学习可以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此外,在发现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自主性较强充当主角,师生处于协作关系。采用发现教学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其智慧潜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同时学生也能学会发现的探究法;此外,发现教学方法还有助于学生提高记忆力。

四、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衔接

中小学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衔接是指中学英语与小学英语教学在构建相对独立的体系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两者脱节,使英语教育活动能够自然顺畅、科学有效地进行,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连续性,这对中小学生英语学习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在内容衔接中存在的以上问题,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教育部门应对农村英语教师的编制名额进行调整,在分配编制名额时尽可能地到当地农村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高等教育机构在培养师范生教师技能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师范生的就业观培养,鼓励优秀人才支持农村英语基础教育;政府应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以吸引优秀教师下乡执教。

2.为适应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衔接的需要,教师应更新旧的教学观念

英语课程改革对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衔接的需要,中小学英语教师只有在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等方面做好准备,才能适应新课改需要。因此,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面向中小学英语一线教师定期开展教育交流研讨活动,实现中小学教师的跨学校、跨阶段交流,以更新教师旧的教育观念,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教育部门应加大教师资格证的审查力度,严格把关新一代教师的合格程度;针对在职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的老师,应开展师范专业知识辅导,提高教师在英语专业知识、英语教学、中小学生认知规律等方面的教师专业素质,从而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活动。

五、结语

认知教学理论注重发展人的智力和潜能;“四大教学原则”体现了学生的内驱动力的重要性,体现了教材组织结构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还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作用;发现教学方法,对师生各自的角色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在实现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衔接的探索之路上,这一理论对研究影响我国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有效衔接问题方面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范永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调查与研究[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5,(S1).

[2]钟祖雷.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论坛, 2008,(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