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失眠维持性因子与人格、防御机制的相关性分析

2016-09-27 07:21常国胜李丽张瑞星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防御机制性行为负相关

常国胜 李丽 张瑞星

( 1.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53; 2.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慢性失眠维持性因子与人格、防御机制的相关性分析

常国胜1李丽1张瑞星2

( 1.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450053; 2.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目的分析慢性失眠维持性因子与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睡眠个人信念与态度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防御方式问卷对精神科与社区原发性失眠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慢性失眠维持因子总分、不当保护性行为、对睡眠的其他非理性信念与艾森克人格中的内外向、神经质、掩饰因子存在负相关;睡眠维持因子部分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并且睡眠归因与期望与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不当保护性行为与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负相关,对睡眠的其他非理性信念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睡眠维持性因子与患者人格与防御机制密切相关,治疗过程中若要消除维持性因子,需要关注患者的人格特征与防制机制并恰当干预。

慢性失眠;心理;维持性因子;人格;防御机制

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1 a内失眠发生率约为44%~68%[1],Morin调查显示慢性失眠在普通人群的发病率高达10%~15%[2]。慢性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其日间残留效应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成绩、人际交往、身体健康、心理状态等[3]。慢性失眠具有迁延不愈、易复发的特点。近年来,失眠病因的研究成为热点问题,较多集中于对失眠症患者认知与行为方面特点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从认知行为角度来探索失眠的病因。其中,Spielman[4]的“3P模型”是典型代表,3P包括“易感性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诱发性因素(percipitating factor)和维持性因素(perpetuating factor)”,其中维持性因素是慢性失眠的持续稳定的因素。Spielman提出维持性因素包括不合理的认知、态度、行为等。本研究从失眠归因与睡眠期望、不当保护性行为、失眠后果与知觉控制3个方面评估失眠维持性因素的强弱,并分析影响维持性因素的人格与行为特征,以期为临床失眠患者的综合干预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

样本取自于心理科住院患者与社区原发性失眠患者,入组标准:参照CCMD-3诊断标准,几乎以失眠为唯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失眠至少每周发生3次。参照国际习惯性标准,以症状持续6个月为慢性失眠的病程标准[5],睡眠量化标准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分[6]。共调查临床样本165人(男75人,女90人),平均年龄(42.80±9.55)岁。

2 研究方法

2.1研究工具研究工具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睡眠个人信念与态度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防御方式问卷。①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使用、白天功能障碍7个因子,0~3四级计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②睡眠个人信念与态度量表由Morin编制,包含30个条目问题,量表有5个维度:引起失眠原因的细微概念、诱发或加重失眠后果的不良原因、对睡眠的不现实期望、对知觉控制减弱、对帮助睡眠方法的不正确信念和认识。采用1~5五级评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存在错误信念越严重。③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于1981年修订,共4个分量表:E表示内外向、N表示神经质、P为精神质、L表示掩饰[7]。④防御方式问卷由Bond编制,共88个项目,包括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和掩饰4个因子25个防御方式,1~9级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此种防御方式的频度越高。

2.2统计工具运用EpData 3.1、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相关分析统计方法。

3 结果

3.1慢性失眠维持性因子与艾森克人格各维度的相关性慢性失眠维持性因子总分、不当保护性行为、对睡眠的其他非理性信念与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的内外向、神经质、掩饰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见表1。

表1 慢性失眠维持性因子与艾森克人格各维度的相关系数

注:a表示P<0.01;b表示P<0.05。

3.2失眠维持性因子与防御机制的相关性睡眠维持性因子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睡眠归因与期望与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不当保护性行为与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负相关,对睡眠的其他非理性信念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呈显著负相关。见表2。

表2 慢性睡眠维持性因子与心理防御机制的相关系数

注:c表示P<0.05,d表示P<0.01。

4 讨论

4.1慢性失眠维持因子与人格的关系对失眠患者的维持性因子及其各维度与艾森克人格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慢性失眠维持性因子总分、不当保护性行为、对睡眠的其他非理性信念与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的内外向因子、神经质因子、掩饰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即人格中内外向、神经质、掩饰性越明显,其维持性因子就越弱,那么所存在的维持其失眠症状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的认知与行为因素越多。以往关于睡眠信念与态度与人格的关系研究中发现,内外向、神经质、掩饰因子的得分越高,其睡眠信念与态度的得分越低[8],即其拥有的不合理睡眠信念与态度越多。睡眠信念与态度是慢性失眠维持性因子的认知成分,因此本研究的结论与以往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在对慢性失眠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帮助患者探索其人格特质对了解存在的慢性失眠维持性因子,帮助患者理解其长期失眠的原因,对慢性失眠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4.2慢性失眠维持性因子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研究显示,失眠维持性因子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维持性因子得分越高表明其维持其失眠症状长期存在的认知与行为因素越少,即其存在的关于睡眠的不合理信念与行为越少。睡眠归因与期望与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正相关,不当保护性行为与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呈显著负相关,对睡眠的其他非理性信念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呈显著负相关。越多的运用成熟防御机制则其失眠维持性因子的得分越高,即其存在的维持失眠的认知与行为因素越少。成熟防御机制包含压抑、幽默化、升华,这些防御方式可帮助失眠患者更好地处理失眠的情绪、采用合理的信念、态度与行为来应对失眠这一事件。慢性失眠的干预同样需要评估患者的防御方式,以便引导患者及时地调整,从而削弱失眠维持性因子,促进患者康复。

[1]李舜伟.2006年中国6城市普通人群失眠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社区医师,2006,137(8):39.

[2]Morin C M,Benca R.Chronic insomnia[J].Lancet,2012,379(9821):1129-1141.

[3]Michael J Green,Colin A Espie,Michael Benzeval.Social class and gender patterning of insomnia symptoms and psychiatric distress:a 20-yea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BMC Psychiatry,2014,(14):152-160.[4]Spielman A J,Caruso L S,Glovinsky P B.A behavioral perspective on insomnia treatment[J].Psychiatr Clin North Am,1987,10(4):541-553.

[5]Morgenthaler T,Kramer M,Alessi C,et al.Practice parameters for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treatment of insomnia:An updat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report[J].Sleep,2006,29(11):1415-1419.

[6]Na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ate of the science conference statement on manifestation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in adults[J].Sleep,2005,28:1048-1057.

[7]汪向东,陈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2-103.

[8]张瑞星,李丽,史诺.原发性失眠与睡眠知觉障碍两种失眠亚型患者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5):2773-2775.

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技术项目([2013]25-132102310492);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403242);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新兴学科招标课题(2014HLXK006)。

张瑞星,E-mail:894499618@qq.com。

R 395.1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8.018

2016-02-20)

猜你喜欢
防御机制性行为负相关
“性”有更广泛的内涵!心理学家分析3种形式
防御机制在医学生抑郁的性别差异中的中介作用*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昆明市不同性角色MSM的性行为特征分析
更 正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与研究
CERQ问卷在中国沈阳有性行为的中学生中的调查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治疗前后防御机制的对照观察
大学生防御机制及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