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安、束开荣在《新闻记者》撰文认为,微信舆论场的基本形态是由微信平台的技术特征与关系网络共同形塑的,与微博舆论场的交叉、互通、互动等典型特点不同, 微信舆论场呈现出“圈层区隔”与“层级互动”的非典型生态格局。
1.圈层区隔。
平台内部与平台之间所谓的“圈层区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指每个朋友圈所在的关系网络在人际互动方面的技术性区隔,一个用户的朋友圈网络往往被区隔为多个圈层,这种区隔表现在平台内部 ;其二是指微信与微博在信息(包括观点)互通共享方面的区隔,前者相对于后者是一个几近封闭的“圈子” ,如果说微博是“广场” ,那么微信更像一个“客厅”或“后院” ,作为“广场”的微博众声喧哗,作为“客厅”的微信聊天互动,这种区隔表现在平台与平台之间。
2. 层级互动。
社会群体的交往边界在微信空间中得到再现或者强化,被强弱关系形塑的异质性网络具有以社群为单位的层级分布特征,信息扩散与流动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同一或者相似社会群体的“层级互动”,而群际分化的垂直结构则造成群体间交往的阻滞,它对舆论生成与演化过程的影响至少有两个重要方面:
其一,对占有充足信息资源与其他社会资源的精英群体来说,难以与不同层级的社会群体开展舆情沟通,产生舆论生成与演化过程中的良性互动, 出现舆论场分化现象; 其二,不同社会群体被突发事件所激发的舆情态势有较大差异,不同的舆情态势其实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对同一社会事件在情绪、态度、观念以及意见上的多种向度,一般而言,容易滋生谣言、造成信息失控的舆情会不断在社会群体的下层堆积,且不易排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