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
如今,大部分香料都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非常普遍的食品或调味剂,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在历史上,这些不起眼的小家伙多次让人类为之疯狂。
被认错身份的“憋屈主儿”——美洲红辣椒
红辣椒为茄科植物,祖祖辈辈生存于美洲的中南部。直到15世纪末,才随着它的家乡一起,被一个叫哥伦布的航海家发现,而后又被陆续带到全世界安家。按理说,辣椒家族能在世界扬名,哥伦布算得上是“大功臣”,但如果这些辣椒会说话,它们一定会向这个功臣提出严正交涉,因为后者自作主张地管它们叫“印度胡椒”。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在那个时代,欧洲人普遍认为亚洲的印度和中国是财富的聚集地(事实的确如此),而能够让食物保持新鲜以及吃起来更美味的香料,也同样来自那里。因此,哥伦布航海的目的就是帮助西班牙国王寻找财富和香料,所以想要到达的目的地自然就是亚洲。但哥伦布跟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对印度并不熟悉,以致船队航行到美洲时,想当然地把那里当成了印度。由于当时印度的胡椒早已在欧洲声名远扬,所以产于美洲的辣椒就这样被当成了它们在香料家族中的远亲。
大火的遗物——丁香
提起丁香,很多人或许会想到丁香花。不过,今天跟大家见面的,可不是能闻不能吃的花,而是桃金娘科蒲桃属的一种香料——丁子香。历史上,此君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很久以前,幼发拉底河沿岸的小镇上发生了一场火灾,居民普兹拉姆的房子灰飞烟灭。多年以后,一支考古队在被烧毁的房屋废墟里找到一个被熏黑的陶罐,打开一看,里面竟有一小把丁香。通过查看同时保留下来的泥板上的文字,考古学家们惊奇地发现,这把丁香居然存在于遥远的公元前18世纪。
在中国,关于使用丁香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汉朝,而且特别有意思。据说汉朝的皇帝为了不闻到难闻的味道,曾经下令大臣在觐见前必须咀嚼丁香去除口臭。
天堂的种子——胡椒
胡椒又名昧履支、披垒、坡洼热,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其所属的木兰类植物群为被子植物中的第三号大户。
众所周知,胡椒吃起来有一种麻麻辣辣的感觉,在吃肉的时候撒上一些,可以有效去除腥腻感,让味道更佳。凭借这个优点,胡椒成了嗜肉的欧洲人最喜爱的香料。无奈的是,欧洲大陆不生长胡椒。因此,在地理大发现前,欧洲人想吃胡椒,就只能从阿拉伯人或威尼斯人手中购买,自然也免不了“挨宰”。时间一长,能买得起胡椒的只剩下有钱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胡椒都被认为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欧洲人对胡椒如此“感冒”,除了自身的饮食需求外,或许还跟两任经销商的宣传有关。前面说到地理大发现前,阿拉伯和威尼斯人是胡椒的主要销售商。这两个民族为了能长久地发胡椒财,就各自编造了有关胡椒产地的谎言:阿拉伯人考虑到欧洲人普遍怕龙,就说胡椒生长在由恶龙把守的瀑布下面;威尼斯人则干脆说胡椒是天堂的东西。
造假的代词——肉豆蔻
肉豆蔻俗称肉果、玉果,产自马来西亚、印度,以及中国南方等地。它是毛茛目肉豆蔻科植物,在治疗呕吐、腹泻、脾胃虚寒方面有很强悍的实力。
这种椭圆形的小东西真正成名的地方并非它的老家,而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散发着香味的肉豆蔻仁,一传入康涅狄格州就成了大众喜爱的口味。有些狡猾的商贩就借机大做文章,他们利用肉豆蔻仁晒干后的灰棕色和木头很相似这一点,将一些廉价木材削成肉豆蔻仁的模样,在市场上滥竽充数。由于这种肉豆蔻是用木头制成的,因此就被形象地称为“木头肉豆蔻”,康涅狄格州也因为肉豆蔻的盛行,获得了“肉豆蔻州”的绰号。
亚历山大的香波——藏红花
藏红花又名番红花、西红花,在被广泛引种之前主要生存于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脉,在亚洲西部和地中海一带也有它的踪迹。
说到地中海,就不得不提到波斯,而这个国家也不乏关于藏红花的记载。例如,波斯人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用藏红花来编制国王宫殿的地毯,以及死后的寿衣,甚至是供奉给神灵的祭品,在社会上更是广泛使用于药材、食材、染料等。
不过,让欧洲人全面了解藏红花的是阿拉伯人。公元8世纪初,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在征服西班牙后,将藏红花的球茎带到了那里。从此,藏红花开始逐渐被西班牙人熟知并接受,直到今天,位于马德里南部的拉曼恰岛每年都会举行为期三天的盛大节日,将藏红花放入各种食物中供大家品尝。拉曼恰也因此得到了“藏红花之都”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