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盘花鼓”的保护和传承

2016-09-26 22:38翁益青
卷宗 2016年7期
关键词:艺术文化

翁益青

摘 要:近年来“上盘花鼓”,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经常活跃于城乡舞台和大型节庆活动,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民间艺术之一,也为家乡争得了荣誉。

关键词:上盘花鼓、文化、艺术

1 “上盘花鼓”的起源及艺术特色

上盘“花鼓”又称“花鼓戏”“打花鼓”是上盘及其附近乡镇流传广泛的民间文化的精华,它的起源与历史存在有着不同的传说

笔者将“上盘花鼓”与凤阳花鼓作了比较,发现凤阳花鼓以介绍凤阳贫困面貌为主,而“上盘花鼓”主要为男女情爱为主。笔者同时对其他花鼓作了比较,发现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道具、服饰基本一样,音乐和动作构成却截然不同。所以本人认为,“上盘花鼓”应该与凤阳花鼓无直接关系。花鼓是一种较为认可的形式,就象一首词的词牌名,而其内容却是自创的。因为花鼓的演出对象面向普通百姓,易于被普通百姓所接受,也能引起共鸣,所以有极其广泛的市场和群众基础,这也是花鼓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2 扮相风趣受人喜爱

“上盘花鼓”的主要人物是花鼓公(丑角)花鼓婆(旦角)两个扮演。花鼓一般由一男一女扮演,有时也有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解放前大部分都是男扮女装,现在都是女孩子学戏,女扮男装。二人均以第三身出现。 表演者一般由十一二岁或十五六岁的儿童,一男一女,花鼓公头戴红缨帽,身穿小黄褂,或身穿白色镶淡红色边的男式对襟,白色灯笼裤,戴大八字胡,白布鞋头缀一戏绒球,左右手各持小锣和锣扦;花鼓婆梳丫环头,额上包花头纱,身穿大红镶黑边和金边的女大襟上衣,大脚口绿便裤,围黑色绣粉红色花的长围兜,脚穿平底圆头鞋,鞋头绣线绒球,一个花腰鼓斜插腰间,手上还持一圆鼓和鼓扦,化妆俏丽。这种扮相有别于越剧和其他江南民间艺术,演员活动开来不觉得累赘,也与表演中的风趣幽默相吻合。

3 动作风趣活泼、诙谐、幽默

新中国成立后,“上盘花鼓”进一步从单薄内容到有人物形象,从双人舞到多人舞转变,从表演动作上,花鼓婆流水式的小碎步显然受到戏曲(越剧小旦角)的启发,前蹲跳步和下蹲跳步也吸收了武戏中的某些成分。更富喜剧性动作是以锣笺击肩、耸肩、翻腕、缩肩、抢腰、坐腿等组合,生动地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爱情,具有浓厚的风趣性、幽默感。表现细腻、活脱,既有女子之柔性,又有男子之阳刚,既继承了传统的风格,又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鲜明的艺术个性;在音乐上,节奏明快,加上通俗易懂的唱词、领唱和帮唱的结合处理方法,无疑大大地增强了舞蹈的色彩和表现力。

4 曲调活泼轻松柔和

“上盘花鼓”一般由2人边唱边舞边击鼓,加上乐队丝弦伴奏,唱词有多种固定曲调,集体伴唱,乐曲悠扬动听。当地的演唱艺人受凤阳花鼓影响,以江南民间小调为基础,创作了“寄生草”、“和尚采花”、“小妹送情郎”等10余种常用曲调,唱词根据需要随时编写,以表达男女爱情、喜庆吉祥、赞颂如意的为多。唱词中常用“嗳唷、嗳海唷”等衬词连接,重点唱词采用叠唱重伏,使之主题更加突出。在音乐上,明快的节奏,切近口语的唱调,以及领唱和帮唱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有利于渲染舞蹈的热烈气氛。后场配置了二胡、笛子、木鱼、三弦、琵琶、鼓板、碰钟等民间乐器,并辅以伴唱、帮唱和领唱。早先并无丝弦乐器伴奏,只用演员手中的花鼓和锣作为伴奏。最早开始加入二胡作简单伴奏,后来又加入三弦、笛子、木鱼、鼓板、琵琶、碰钟等弹吹和打击乐器,以烘托气氛。

5 表演场地不拘

花鼓的表演形式很灵活,很即兴。民国时期,花鼓表演也经常应外地的邀约前往演出,接花鼓戏也成为地方一大风俗。表演场中艺人们演几出后,中間穿插颂赞贺词,围观气氛热烈。或移地,出现抢夺互争花鼓艺人,轮流骑肩或掼背,每到一处盛情接待,群众围观欢笑。

解放前,能在道地、屋前檐下、晒谷场中,马路边进行表演,也可以在大型晚会上,踩街活动中成群结队表演。如果你递上红包,她们就在你的门前、屋檐下、道地前、客厅里随着音乐的节奏,给你舞上一曲,(舞的时间长短,那就看红包多少而定了)。

6 继承传统与形式创新

任何一种艺术的诞生都有其社会根源和时代特征,“上盘花鼓”也不例外,自始至终都打上时代的烙印,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便断断续续地进行着传承,并得到补充和完善。目前尚健在的金良竹(84岁)和王吕园(74岁),曾在上世纪50年代从上盘民间越剧团传帮带了几个花鼓公、花鼓婆。到了80年代,又从中、小学中培训了一批年轻的花鼓公、花鼓婆,如小有名气的王小亚和王雪娇就是当时培养出来。据了解,“上盘花鼓”的艺人中年龄最小的王红雨只有8岁,而演技也颇好的王梦霞、王佳丽,他们的年龄也只有16、17岁。近年来,各花鼓队积极参与了本镇及周边地区的村庄、乡镇的各种节日表演活动。在市镇分别举行过“上盘花鼓”的学习培训班。镇中心学校还在乡土音乐教材中选择教唱了“上盘花鼓”的主要曲调。自从1998年“上盘花鼓”参加了临海第一次“江南长城节”演出活动以后,连续六年不缺,“上盘花鼓”还参加了台州市民间艺术会客串、元宵踩街等活动。同时,上盘镇还设了文化俱乐部,以俱乐部的形式来发展“上盘花鼓”。

艺术要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原生态的东西不能说不好,但时代在变,人们的审美观在变,要想一门艺术得以延续,还是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拿京剧是这门艺术来讲,以京剧为基础的样板戏,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沙家滨》里智斗这场戏常常成为联欢会的保留节目,撇开政治因素不谈,经过改装的京剧更为观众所接受和喜爱。

7 得到保护灿烂开放

不少的民间艺术因为其民间性,常常得不到好的保护,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因为没有得到世人的关注,逐渐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然而,我们却很欣喜地看到,“上盘花鼓”在上盘人民的积极保护之下,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近几年来再次繁荣了起来。

为了更好地保障上盘花鼓的传承和发展,政府还制定了四大措施。其一,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开展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其知名度,扩大影响。其二,认真拍摄制作“上盘花鼓”的音像资料以及做好唱词、曲谱的记述工作,既为了长久保存,也有利于推广。其三,建立镇“上盘花鼓”培训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地培训全镇各花鼓队原有主要骨干和青少年新的接班人。其四,拟在财政支出上列项,每年拨出一笔经费,专款用于“上盘花鼓”的继承、发展、提高。

对于“上盘花鼓”的传承发展,笔者认为还有更大的空间,比如在影视方面,可以以花鼓为主线,拍摄花鼓艺人的历史,因其跨越时间大,经历事情多,能获取大量的素材。反映时代的变迁。12个单节,均有一个独立章节和故事,如“小妹妹送情郎”、“和尚采花”等,里面都有曲折缠绵的爱情故事,具有江南特色的华丽场景,完全可以形成一个剧本,进一步提高艺术效果,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上盘花鼓”,使“上盘花鼓”这一民间艺术瑰宝走进千家万户,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珵. 浅谈花鼓灯艺术形式的传承与保护. 艺术品鉴. 2016

猜你喜欢
艺术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