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中学生班级环境、学业压力与学习适应性关系的比较

2016-09-26 07:03:10陈江波
邢台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男女生回归系数回归方程

陈江波

(邢台学院教科部,河北邢台 054001)

男女中学生班级环境、学业压力与学习适应性关系的比较

陈江波

(邢台学院教科部,河北邢台054001)

采用问卷法研究男女中学生在班级环境、学业压力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男女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压力对学习适应性的预测作用都显著。男生的学习负担对学习适应性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女生的学业压力对学习适应性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

班级环境;学业压力;学习适应性

一、前言

班级环境、学业压力和学习适应性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重要领域。对于三者之间的关系,近几年,在国内关于中学生班级环境与适应性的研究有一些。谭千保和陈宇(2007),以及屈志勇、邹泓和王英春(2004)研究了不同类型的中学生班级环境与学校适应关系[1][2],江光荣和林孟平(2005)研究了中学生班级环境与中学生适应性的关系[3]。郭伯良、王燕和张雷(2005)研究了在儿童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上,初中生班级环境的作用[4]。上述研究的侧重点虽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研究中学生的班级环境与适应性的关系。也有一个一致的结论,那就是都认为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对学习适应性、学校适应性、学生适应性或学校顺应有显著作用。

关于学业压力与学习适应性关系的研究在国内比较少见。一项相近的研究--张文海和申继亮(2006)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成就目标与学业成绩的关系[5]——认为学习压力对学业成绩有显著作用。

上述研究都从一般意义上研究中学生的班级环境或学业压力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而没有研究在不同类别的中学生中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

就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而言,有关研究不尽一致。李长英和罗中云(2013)认为男女中学生学习适应性差异不显著[6]。而廖雪蓉(2014)的研究则表明在学习适应性上,中学女生显著优于男生[7]。也有研究(王进和陈晓思,2013) 表明,男生成绩低于女生的情况,只存在于学习环境相对较差的学校[8]。

还有一项关于高中生的家庭环境与其发展的研究(王帆,方晓义和胡伟等,2014)显示,在家庭环境通过自主因素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消极发展因素的路径中,男生的自主中介作用显著,女生则不显著[9]。

在中学生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中,是否也存在性别差异呢?这是此次研究的目的。

此次研究将主要概念界定如下:

班级环境:学生对其所在班级的知觉或感受。包括对人际关系、学习气氛、班级凝聚力和学习任务等方面的主观感受。

学业压力:学习者对超出自己应对能力或可能威胁自身的学业内外环境要求的反映或主观感受。学业压力不同于班级环境中的学习负担。学习负担是对学习任务量的感受,而学业压力强调对被认为是威胁的内外学业环境的感受或反映。

学习适应性:学习者适应学习环境一种心理倾向或能力。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被试

本次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邢台市的四所中学的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得到有效问卷51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5.7%。

调查对象的构成:男生210名,女生304名;初中263名(初一94名,初二88名,初三81名),高中251名(高一89名,高二81名,高三81名)。

(二) 研究工具

使用的问卷有:(1)江光荣(2004)编制的问卷《我的班级》,该问卷含38题,五个维度:师生关系α=0.9322,同学关系α=0.8302,秩序和纪律 α=0.8559,竞争α=0.7982,学习负担 α= 0.6979,问卷总的α系数α=0.8996。(2) 陈旭(2004)编制的《中学生学业压力问卷》,该问卷含49题,五个维度:任务要求压力α=0.8670,竞争压力α=0.8496,挫折压力α=0.8700,期望压力α=0.8830,自我发展压力α=0.6871,问卷总的α系数α=0.9519。(3)自编问卷《中学生学习适应性》,该问卷含67题,有13个维度。13个维度的α系数在0.6473-0.8864之间,问卷总的α系数α=0.9532。以上三个问卷的各α系数为本次调查的α系数。

三个问卷都采用Likert5点量表法。其中,《我的班级》中1、2、3、4、5分别表示“从不如此”、“偶尔如此”、“有时如此”、“经常如此”、“总是如此”,问卷得分越高,表示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和纪律越好,同时表示竞争越激烈、学习负担越大;《中学生学业压力》中1、2、3、4、5分别表示“没有压力”、“压力较小”、“压力中等”、“压力较大”、“压力很大,几乎无法承受”,问卷得分越高表示学业压力越大;《中学生学习适应性》中1、2、3、4、5分别表示“从来没有”、“偶尔如此”、“有时如此”、“经常如此”、“一直如此”,问卷得分越高,表示学习适应性越好。

三、研究结果

(一)男女生在班级环境、学业压力与学习适应性上的平均数、标准差

分别求出男女生在班级环境各维度、学业压力和学习适应性等变量上的平均分,再用所得平均分分别除以班级环境各维度的题项数、学业压力的题项数和学习适应性的题项数,就可以得出男女生各自的在相应变量上的题项平均分(取值在1-5分之间)。

男生(M±s):学习适应性(3.422±0.523)、师生关系 (3.958±0.981)、同学关系 (3.844± 0.739)、秩序和纪律 (3.652±0.716)、竞争(3.504±0.779)、学习负担(3.167±0.663)、学业压力(3.188±0.645)。

女生(M±s):学习适应性(3.550±0.521)、师生关系 (3.936±0.918)、同学关系 (3.981± 0.687)、秩序和纪律 (3.755±0.673)、竞争(3.522±0.729)、学习负担(3.172±0.652)、学业压力(3.210±0.652)

以上结果显示,男女生在班级环境各维度、学业压力与学习适应性上的平均数、标准差相差不大。男女生在各个变量上的题项平均数均在3-4分之间,属于中等或中等偏大数值范围。其所含意义可参照各问卷的量表意义解释部分。

(二)男女中学生班级环境、学业压力对学习适应性的作用的比较

分别在男女中学生中,以班级环境各维度和学业压力为自变量,以学习适应性为因变量,采用Enter法,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

1.男生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292(调整后的决定系数0.271),女生为0.327(调整后的决定系数0.313)。

2.对男女生各自的回归方程分别进行方差分析,所得F值分别为,男生F(6,203)=13.953(p<0.001),女生F(6,297)=24.016(p<0.001)。

3.男女生各自回归方程中各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比较表1和表2中的结果发现,在男女生各自回归方程中,学习适应性对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偏回归系数都是显著的;而学习适应性对秩序和纪律的偏回归系数都不显著。在男生的回归方程中,学习适应性对学习负担的偏回归系数显著,对竞争和学业压力的偏回归系数不显著(对竞争的偏回归系数呈现边缘显著,这意味着其显著的可能性较大);而在女生的回归方程中,学习适应性对学习负担的偏回归系数不显著,对竞争和学业压力的偏回归系数都显著。

另外,表1和表2显示,男女生各自的回归方程的容忍度(Tolerance)都远在0.1以上,方差膨胀因子(VIF)都远低于5,这说明男女生各自的回归方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四、讨论

表1 男生回归方程中的偏回归系数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在班级环境各维度、学业压力对学习适应性的作用上,男女生各自的回归方程都显著成立。这说明整体上男女生各自的班级环境各维度和学业压力对学习适应性的作用都是显著的。具体考察男女生各自的回归方程时发现,在两个方程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竞争对学习适应性的正向作用都显著(在男生方程中,竞争的偏回归系数呈现边缘显著,即p= 0.058,边缘显著预示着竞争对学习适应性具有显著作用的可能性较大),秩序和纪律对学习适应性的作用都不显著。这意味着搞好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加强竞争对提高男女生的学习适应性都有好处。具体考察男女生各自的回归方程中的偏回归系数也发现,在男生方程中,学习负担的偏回归系数显著,而学业压力的偏回归系数不显著;而在女生方程中,则是学业压力的偏回归系数显著,而学习负担的偏回归系数不显著。这说明,对男生而言,越是经常面对大的学习任务量,他们的学习适应性越差,但学业压力的变化不会影响到男生的学习适应性;对女生而言,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她们的学习适应性相应下降,但学习负担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女生的学习适应性。这意味着,对男生而言,减少学习任务量或学习负担,有助于提高学习适应性。对女生而言,减轻学业压力有助于提高学习适应性。

表2 女生回归方程中的偏回归系数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整体上男女生的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对学习适应性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学习负担对男生的学习适应性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而对女生无显著影响,学业压力对女生的学习适应性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而对男生无显著影响。

[1]谭千保,陈宇.班级环境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51-55.

[2]屈志勇,邹泓,王春英.不同班级环境类型对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4,27(1):207-211.

[3]江光荣,林孟平.班级环境与学生适应性的多层线性模型[J].心理科学,2005,28(6):1443-1448.

[4]郭伯良,王燕,张雷.班级环境变量对儿童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间关系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37(2):233-239.

[5]张文海,申继亮.中学生学业压力、成就目标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6):95-98.

[6]李长英,罗中云.西部山区离村儿童学习适应性研究-基于重庆7中学的调研[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10):62-65.

[7]廖雪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英语学习适应性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学术期刊,2014,(7):88-92.

[8]王进,陈晓思.学校环境与学生成绩的性别差异——一个基于广州市七所初中的实证研究[J].社会,2013,33(5):159-180.

[9]王帆,方晓义,胡伟.等.家庭环境与中学生发展:自主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6):585-593.

G62

A

1672-4658(2016)03-0179-03

2016-05-18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编号:10110033

陈江波(1969-),男,河北邢台人,毕业于西南大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男女生回归系数回归方程
采用直线回归方程预测桑瘿蚊防治适期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线性回归方程要点导学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37°女人(2019年7期)2019-07-12 03:42:06
走进回归分析,让回归方程不再是你高考的绊脚石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意林(2019年8期)2019-04-28 14:38:54
多元线性回归的估值漂移及其判定方法
彝族说唱 男女生三重唱
黄河之声(2017年13期)2017-10-12 01:03:01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多元线性模型中回归系数矩阵的可估函数和协方差阵的同时Bayes估计及优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