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奥运,领悟专业精神
里约奥运落幕了,却让人回味无穷。
说实话,直到奥运会开幕,对在巴西举办的这届奥运会并没有太在意。或许是因为中国举办过奥运会,也经历过金牌总数第一,中国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体育大国。
然而,从开幕式演出开始,首次在南美洲举办的、讲求“事半功倍”的这届奥运会便令人眼前一亮。110台2万流明的投影仪播放的背景视频支撑着整场开幕式演出,凭借科技的力量,以最小的消耗办更多的事,这与当今世界倡导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完美契合。
随着赛程的展开,“洪荒少女”傅园慧的本真可爱,孙杨200米自由泳奋勇夺金,跳水“梦之队”的不负众望,乒乓球一如既往所向披靡,羽毛球林李大战及新锐崛起,女排先抑后扬神奇夺冠……中国运动员在里约的生动表现以及原汁原味的电视直播,让这届奥运在国人眼中成了“最不一样”的奥运。
最不一样的奥运,哪儿不一样?归根结底是国人看待奥运的心态变了,变得更多元、更全面、更包容、更专业了。
奥运后半程,中国女排的逆境夺冠,再次引发了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的大讨论。在诸多观点中,笔者赞同将女排精神视为专业精神的说法。人们将中国女排的胜利归结为永不放弃、拼搏到底、团结一致、自强不息。是的,这些都没错。但是,放眼奥运会全部比赛,无论是30年前还是当下的中国女排,无论是长盛不衰的中国乒乓球,还是各国在各自体育强项上争金夺银的表现,竞技赛场上的胜利靠的是实力。正如郎平自己说的那样,女排精神不是赢了就有,输了就没了的。
女排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始终对专业精益求精的态度,也就是如今常说的“工匠精神”,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坚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而所谓的体制环境,就是培育这种专业精神的土壤。虽然时代在变,运作模式也在变,但有一条不会变——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观里约奥运,除了感动于赛场上运动员、教练员们的专业表现,现场转播的专业性也让人称赞。就拿此次负责田径报道的央视记者来说,尽管田径不是中国队的强项,但是,记者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到位的点评、幽默的口才,让不太了解世界田径发展现状的观众也能欣赏比赛,开阔眼界,学到知识。
举个例子,在男子撑杆跳决赛中,巴西22岁小伙子战胜法国名将夺得金牌,现场解说相当精彩。当比赛进入最后的关键时刻,镜头摇向观众席,画面中出现一个微笑的老者,解说员脱口而出:“原来巴西小伙子取胜的秘密武器在这儿,维塔利佩特罗夫!男子撑杆跳高之王布勃卡的教练,为伊辛巴耶娃戴上世界撑杆跳女王桂冠的也是他!老爷子啥时候跑巴西队来了……”专业的解说,在向观众讲述撑杆跳领域传奇故事的同时,又一次揭示出专业精神的伟大。
看罢奥运,静心思忖。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各行各业均如是。专业精神,工匠精神,无疑也是中国纺织工业由大变强的不二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