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欣 杜悦英
绿地掘金,何为抓手?
——再访贵州烟区
◇林 欣杜悦英
“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黔地困局,正在渐渐成为过往;“四在农家”(即“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记者注)的红火图景,则越来越深地嵌于农民的笑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黔地的生动写照。绿地掘金,何为抓手?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和十余家媒体同行再访贵州,于8月22 日-26日深入遵义、毕节、贵阳等地烟区调研,继续解码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进程,以及当地农民的增收之道。
“涉历长亭复短亭,兼旬方抵贵州城”“地无三尺平”,这些长久传诵的诗句和民谚提醒人们,在这个山地和丘陵面积超过90%的省份,壮美山川既是独具特色的风景,同时也意味着农业发展的艰难——耕地小而分散、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完善……先天劣势,不一而足。
如今,乘现代农业发展的东风,上述劣势开始一一扭转。
8月24日,记者一行来到遵义市播州区乐山镇乐山大坝,经过土地整理的300亩耕地开阔平坦,目之所及,一片新绿,大葱旺盛生长,田间沟渠配套,笔直的机耕路从中穿过,十余位农民正在田间忙得不亦乐乎。
遵义市烟草公司经理丁伟介绍,乐山大坝是统一流转和平整的烟地,共计500亩,为了改良土壤生态同时确保农民受益,经市场考察和客户对接,其中300亩烟田轮作种植大葱。
水源工程建设如火如荼。8月24日,在位于遵义市播州区的绿竹坝水库,记者看到这里水波平静,风景秀丽,最大坝高48米。该区水务局副局长刘坪延向记者介绍,此项目由烟草部门援建,将新增灌溉面积3.2万多亩,改善灌溉面积8000多亩,解决1万余人和8000余头牲畜的饮水问题,令周围4镇11村受益。目前该工程正待完成项目法人验收。
毕节市烟草公司副经理翟欣也告诉记者,位于该市大方县的百里杜鹃米底河水库将于2017年2月底完工,最大坝高32.9米,设计灌溉面积5.67万亩。
“上述只是个案”,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付生华表示。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5年中,贵州烟草部门共完成土地整理14.9万亩,建成机耕路7979公里,建成烟水工程受益耕地面积198.3万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以新能源烤房、有机肥开发与应用、废旧农地膜回收、烟田/烤房综合利用以及蚜茧蜂防治田间病虫害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技术与实践成为帮助贵州烟农降本增收,并产生较高环境效益的强力引擎。
8月23日,在遵义市播州区枫香华茂烘烤工场,52间新能源烤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些分别以太阳能热泵、天然气、电力热泵和生物质能源为热动力的烤房虽然还在研究示范阶段, 但经济和环境效益已初步显现。据贵州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处副处长彭宇介绍,相比较于以煤炭为燃料的传统烘烤,新能源烘烤总体损失下降10%,综合每亩烟农增收约150元。
新能源烘烤得到农民的大力支持。39岁的当地烟农李贵刚告诉记者,他试用生物质烘烤方式后,发现烘烤的烟叶质量比传统方式有所提升,省工还环保。“新能源烤房确实有成本比普通烤房成本高的问题,但是不是可以通过烟草公司出一点、政府补一点、我们农民拿一点来解决?”记者问李贵刚为何会对新能源烤房有此“执念”,他说,种烟是为了致富,同时生态美也不能丢。“同在一片蓝天下,看到有时雾霾锁住大半个中国,我也很揪心”。
有机肥开发与应用,在贵州取得明显成效。有研究表明,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施用有机肥是重要基础。有机肥养分全面,肥效持久,其中不仅含有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有机养分,是最全面的肥料。此外,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记者一行在走访中留意到,在遵义市播州区和毕节市金沙县,各有一座年产3万吨的酒糟有机肥生产线,除供应本地烟田施用外,还供给大农业。
遵义市播州区马蹄镇紫星有机肥积制工场负责人蒋弟生告诉记者,紫星工场从附近酒厂收购他们废弃的酒糟加工制成有机肥料,吨均加工成本约645元,分别按照700元/吨的价格供应农户(烟草部门为烟农提供80公斤/亩的免费有机肥,此标准之外的用量需自费购买——记者注),900元/吨供应大农业,吨均利润分别为55元和255元;依据烟草部门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开展的科研课题结论,烟田每亩施用有机肥100公斤左右为宜,这样可减少施用10公斤无机肥,烟农肥料成本每亩节约6元。此外,多位烟农告诉记者,按100公斤/亩标准施用有机肥的烤烟,比只施用无机肥的烤烟油分大、质量好、易烘烤。当地烟农全万烈还告诉记者,他种植70亩烤烟,整体算下来,施用有机肥之后的产量比之前多了2000公斤。
毕节市烟草部门除了酒糟有机肥之外,还探索了生物炭肥的开发与应用。翟欣介绍,烟秆生物碳可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在贵州这样植烟土壤偏酸、土壤质地偏粘的区域,施用生物炭能达到更好的效果,长期合理施用能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中酶活性,提升土壤产出率,实现土壤环境的可持续。
废旧农地模回收,是变“白色污染”为宝的利器。位于遵义市播州区的花茂废旧农地膜回收加工场,废旧地膜清洗造粒线年设计处理废旧地膜5000吨以上, 年产塑料颗粒1000吨以上;注塑生产线年注塑生产能力1200吨以上,产育苗托盘100万张以上。工场负责人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1吨废地膜可生产塑料颗粒113公斤,1吨废弃地膜塑料颗粒添加430公斤新料,可生产育苗托盘1400个。育苗托盘采购单价6.5 元/个,可实现产值9100元,除去成本7825元,可实现利润1275元。年生产托盘75万张,可实现产值487.5万元,利润68万元。
在遵义、毕节、贵阳,记者一行看到,烟田/烤房综合利用助农增收。轮作烟地种植的大葱;冬闲烟地种植的雪里蕻;在闲置季节的烤房中培育的双孢菇、木耳;育苗大棚闲置季节种植的香菇、西红柿、辣椒……多种经营效益给烟农生活锦上添花。
遵义市播州区一个面积为6.3亩的育苗大棚,可培育10万袋香菇,预计亩产值约3.3万元、亩均利润约2.5万元,合作社可实现收益约16万元,按60%返利烟农。
同时,在蚜茧蜂防治烟田病虫害上,贵州也积累了较为充分的经验。贵阳市烟草公司经理龙丽琴告诉记者,烟蚜是我国烟草大田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刺吸烟株汁液使烟叶卷缩、变黄,烟茎扭曲、畸形等。此外,烟蚜还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还会在烟草间传播多种病毒病。利用烟蚜茧蜂进行烟蚜的生物病虫害防治,每亩成本仅有9.5元,还可减少用药50%。而位于贵阳市开阳县的蚜茧蜂繁育基地,目前承载着贵阳全市所需的蚜茧蜂繁育和相关技术培训工作。
8月26日,记者一行遇见开阳县龙岗镇大鸭村村民姚浩超,他靠种烟积累到30万元“第一桶金”之后投资种辣椒,如今,他任负责人的淘黔爽辣椒制品厂已是贵阳龙头企业。
2015年企业产值1300多万元,今年预计达到1700万元至2000万元。即便主业已经转为辣椒,但他仍然种有40亩烟田,因为“种烟投入少、见效快、很稳定,可以作为周转资金来源”。姚浩超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
行走在8月的黔中大地,记者遇见的“姚浩超”还有许多位,但见一路风景如画,农民笑逐颜开。不论是以基础设施为代表的硬件建设,还是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发展引擎;不论是宏观意义上的工业反哺农业,还是微观层面的减工降本,贵州山区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和扶贫济困均卓有成效。不容否认,所有成绩的核心动力都来源于促进民生这一终极要义。
在遵义市副市长田刚看来,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典范。他说,烟草农业在环境保护、订单农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如果把烟草路径研究透彻,农业现代化就很有希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路径就清晰了。 对于遵义来说,2020年与全国实现同步小康,烟草丢不起、丢不得,要巩固发展好,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毕节市黔西县副县长赵璞说,山区发展离不开强农富农,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设施打基础,水源强保障,创新提质量,服务降成本,多元拓增收,是科学系统的全面发展,提升了山区农业的造血功能,对强农富农是一种根本、持久的帮扶。
在毕节市织金县委副书记潘发勇看来,近年来烟草部门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精准扶贫,多措并举促进烟农增收,“已建成的烟草扶贫新村就是未来农民奔小康的样本,是我们寻求山区发展努力的方向。”
贵阳市开阳县副县长廖梓阳认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对整个大农业的带动作用不容小觑。通过按需求组织生产、技术推广、闲置设施利用,不仅教会了农民应用新技术,而且培养了一批适应现代农业的劳动者,观念的改变、能力的增强,对农民脱贫致富十分重要。
绿地掘金,民生改善。以烟草农业为例,统计显示,2015年,贵州省种植烤烟237.7万亩,种烟农户13.5万户,共计收购592.97万担,全省烟农总收入79.9亿元。
“十三五”开局之年,先行者的火光已经点亮,有理由期待,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下发展的贵州山地农业,将迈上又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