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恒 杨 辉 王清华
(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南阳473008)
不同种植方式对宛麦19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李中恒杨辉王清华
(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南阳473008)
为了寻求宛麦19小麦新品种实现高产稳产所需的最佳种植方式,进行了不同种植方式对宛麦19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播种量条件下,小行距种植对小麦苗期的生长发育有一定优势,拔节期以后优势减弱,随着行距增大,穗粒数、单位面积穗数及产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宛麦19以23cm等行距种植或17cm×25cm宽窄行种植产量较高,行距偏小或过大时都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种植方式;宛麦19;产量
宛麦19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具有生长势强,株型紧凑,叶上举,综合抗性好,产量高的特点,在豫南麦区,应用面积迅速增加[1]。本试验依据对宛麦19高产栽培试验的结果[2],在确定该品种适宜播种期内最佳播种量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目的是探讨宛麦19小麦适宜的种植行距,为该品种在推广应用中,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为获得小麦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1.1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4-2015年度在南阳市农科院潦河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前茬为玉米,土质为黄壤土,耕层0~20cm。养分含量:有机质1.45%,碱解氮114.28mg/kg,速效磷31.52mg/kg,速效钾174.53mg/kg。小麦播种前结合整地每hm2施复合肥(16-16-16)600kg,3%甲拌磷15kg防地下害虫,小麦拔节期追尿素75kg。
1.2试验方法试验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A:17cm等行距种植,B:20cm等行距种植,C:23cm等行距种植,D:30cm等行距种植,E:17cm×25cm宽窄行距种植,F:20cm×30cm宽窄行距种植。小区面积24m2(8m×3m),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试验于10月18日播种,播种量135kg/hm2,人工耧播。田间管理措施按当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进行。
在小麦各生育时期,采用传统方法对群体和个体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调查[2]。分别于越冬期、起身期、拔节期、灌浆期、成熟期选取有代表性的1m双行植株调查总茎数。在小麦成熟期,每小区取20株进行考种分析,进行产量及产量因素调查,小区收获面积24m2。
2.1不同种植方式对越冬期、拔节期苗情的影响从表1可知,不同种植方式对田间出苗没有影响,对苗期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相同播量条件下随着行距增大,单位行长基本苗增多,越冬前麦苗的单株分蘖、次生根条数、百苗干重及总茎数均呈下降趋势;宽窄行种植处理E的单株分蘖、次生根条数、百苗干重及总茎数高于处理F。这一结果表明,在相同播量条件下,随着行距扩大,麦苗的个体发育受到一定抑制,导致单位面积群体减少。
表1 不同种植方式对宛麦19越冬前生长发育的影响
小麦拔节期苗情调查结果表明(表2):随着小麦的生长,田间小气候也在发生变化,同一播量不同行距种植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减弱,即A、B、C、E各处理之间苗情差异不明显,而处理D和处理F的个体和群体发育较其他处理差,说明单位行长内总茎数过大,单株营养面积相对减少,个体发育差,总茎数减少。
表2 不同种植方式对宛麦19拔节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2.2不同种植方式对群体动态的影响从表3可知,在小麦拔节期之前,随着种植行距增大,单位面积群体总茎数呈下降趋势;在小麦拔节期之后至小麦灌浆期,随着行距增大,单位面积群体总茎数呈先升后降趋势,且以等行距23cm种植的最高。17cm×25cm宽窄行种植的群体变化与23cm等行距种植的群体变化一致,20cm×30cm宽窄行种植的群体变化与30cm等行距种植的群体变化一致。这一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前期,麦苗植株小,对空间条件的反应不敏感,而到生长中后期,空间条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较大,行距适当增大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单株健壮生长,分蘖成穗多,群体较大;但是,当行距过大时(30cm),小蘖退化不能弥补单株前期分蘖少对群体的影响,造成群体较小。
2.3不同种植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从表4可知,在相同播种量条件下,不同行距种植对小麦株高和千粒重的影响不明显,对穗粒数、单位面积穗数及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处理E产量位居首位,与处理C产量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处理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处理F的产量显著低于处理A和处理B的产量。处理E和处理C表现出不孕小穗少,每穗粒数多,单位面积成穗多,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A和B的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穗数显著大于处理D和处理F。
表3 不同种植方式对宛麦19群体总茎数的影响
表4 不同种植方式宛麦19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小麦的产量不但与遗传有关,而且还受生态因子及栽培措施的影响。不少研究[3-4]表明,适当缩小行距可以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本试验结果表明:宛麦19在最佳播种量(135kg/hm2)条件下,通过调整种植方式,合理配置种植行距,能够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优化产量要素,实现小麦高产稳产。行距17cm或20cm等行距种植,在小麦拔节前单株生长有一定优势,拔节期以后优势开始逐渐减弱。行距30cm等行距种植,由于行内株间群体密度过大,边际效应不能有效发挥,行内株间生长竞争激烈,小麦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因此,行距偏小(<20cm)或行距过大(>30cm)都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等行距种植时适宜的行距是23cm。宛麦19在17cm×25cm宽窄行种植方式下,更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群体总茎数多,干物质积累量大,穗粒数、结实穗数和产量较高,这是因为宽窄行种植方式的窄行减小了行距拉大了株距,使植株的营养面积均匀,而宽行有利于通风透光,改良田间小气候,提高光合能力[3]。但行距过宽也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20cm×30cm宽窄行种植处理的小麦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1]李中恒,杨辉,王清华,等.宛麦19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中国种业,2011(10):69
[2]李中恒,杨辉,王清华.不同播期播量对宛麦19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农业科技通讯,2015(6):73-75
[3]朱云集,郭汝礼,郭天财,等.行距配置与密度对兰考906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麦类作物学报,2001,21(2):62-66
[4]张振华,何春伟,郝春慧.高肥力条件下行距对泛麦8号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中国种业,2013(4):68-69
2016-02-22)
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422011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