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特色规划探讨
——以灵通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

2016-09-24 05:50王妙能
福建建筑 2016年6期
关键词:山岳名胜区风景区

王妙能

(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 福建厦门 361004)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特色规划探讨
——以灵通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

王妙能

(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福建厦门361004)

为提升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质量,促进其在旅游大环境中的个性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文章在分析我国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以灵通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从现场调研、规划定位、分区布局、项目设置、数据指导、精品化发展建议等方面探讨了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特色规划的主要内容。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特色规划;灵通山

0 引言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在我国风景名胜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至2012年公布的8批22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山岳型就有97处,约占43%的比例。因此,做好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突出规划对象的特色尤为重要。

本文引以为例的灵通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地处中国柚都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的西南部,总面积32.32km2,2011年入选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名单,2012年入选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有“小黄山”之美誉。据专家考察,灵通山的地形是1.13亿年前由陆相沉积,火山多次喷发形成的深切割中山地貌类型,全国罕见,福建独一无二, 是集观光览胜、宗教朝圣、登山运动、避暑疗养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1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概念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指自然风光秀美奇特的山地、丘陵,以及它们经过人们长期宗教文化活动的影响而形成具有丰富人文景观的风景名胜区,是以山地为旅游资源载体和构景要素的具有美感的地域综合体。我国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与国外的国家公园相比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人与自然的交融关系更加明显[1]。

2 我国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发展概况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和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2/3,以山岳为代表的风景区在我国的风景名胜区中占绝大多数。因此,要更好地做好我国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就必须先了解其发展概况,尤其是存在问题。

我国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丰富多彩,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但由于山岳自身的构造,其游览空间有限,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另外,此类风景区由于体量大、范围广,往往跨越几个县或乡镇,涉及的行政区划关系利益相关者较为复杂。再者,由于山岳型风景区大多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受自然条件因素影响较大,旅游淡旺季较为明显,给营销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特色规划重点

基于我国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现状,并结合相关规划经验和规划规范,总结出以下几点关于实现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特色规划的重点。

3.1现场调研挖掘特色资源

山岳型风景区由于其地广、山高、林茂、峡深、交通受限、气候多变等原因给现场调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更有效、全面地摸清景区现状,方法尤为重要。在灵通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现状调查中,我们采取了“资料研读+现场踏勘+入户咨询+问卷调查+专题调研+会议座谈”等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资料研读——仔细分析甲方提供及规划组收集的资料,获得对风景区资源及发展现状的初步了解;

现场踏勘——带着问题,带着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实地考察;

入户咨询——对现场调查疑问的补充,收集相关民间传说,并初步了解风景区居民对景区发展的想法等;

问卷调查——从政府到基层,通过不同层面的声音了解人们对风景区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等;

专题调研——分风景区总体规划、居民社会调控和建筑改造3个专题进行现状调研;

会议座谈——以景区管理组、景区行政区划涉及地代表等集中座谈形式,进一步了解风景区情况和相关领导对风景区规划、建设、发展的计划、意见和建议,等等。

通过详细的现状调研,我们总结出灵通山风景区为典型的白垩纪火山岩地貌,具有险峰、奇石、飘云、清泉、幽谷、迷洞之秀,上有巨石擎天,下有深谷清泉,险峻雄奇,尤以321m“世界第一天然大佛头像”和“珠帘化雨千米飞瀑”为景区独特的风貌。区内五岩十寺(15座寺庙)香火绵延,是闽南地区著名的观音菩萨圣地。

根据风景区资源评价标准,从灵通山景区中筛选出来的79处景源中,自然景源数量居多,共计57处,占72.2%;人文景源共计22处,占27.8%。其中特级景源2处(珠帘化雨、灵通大佛),占2.5%;一级景源4处,占5.0%;二级景源12处,占15.2%;三级景源24处,占30.4%;四级景源37处,占46.9%。可见灵通山景区内风物类景源特色突出,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同时也存在资源保护不力、产品品种单一、管理相对粗放、利益相关者矛盾与管理体制的冲突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3.2规划定位突显本土特色

规划定位主要是对风景区的性质、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定位。只有契合风景区实际,突显其典型景源特征,张扬其独特地方性,以及适应区域发展趋势的定位,方能确保风景区的发展更具生命力和可持续性。

我们通过对灵通山风景名胜区资源特征及其环境属性等的详细调研,并对其发展潜力和方向的慎重研究,将灵通山风景名胜区性质定位为以山岳奇峰、多样植物为基础,典型白垩纪火山岩地貌为特征,融宗教文化,集观光揽胜、宗教朝圣、科普教育、休闲运动、养生度假等功能,具有自然遗产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另外,在规划目标方面,我们分别对风景区发展总体目标、分期目标及资源保护目标、游赏利用目标和社区发展目标等进行定位,以期更好地保育灵通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要素和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火山峰丛地貌、寺庙、山林、水体等优势景源,可持续性地开展景区建设和发挥优质旅游目的地的作用。

总体目标——保育灵通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要素和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火山峰丛地貌、寺庙、山林、水体等优势景观单元,完善旅游配套及基础设施,建立可靠有效的管理机制,促进景区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协调发展,调控居民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将灵通山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集观光揽胜、宗教朝圣、科普教育、休闲运动、养生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分期目标——根据规划近期、远期两个发展期限,结合风景区实际和投资、建设力度,于近期重点提升灵通山风景区在海西经济圈的形象地位;远期则在完善基础设施和游览设施的基础上,丰富风景区游览内容,树立特色旅游品牌,逐步提高灵通山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资源保护目标——对风景区独特的火山峰丛地貌、文化资源(地质文化、宗教文化等)、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严格控制风景区人口规模和游人容量,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游赏利用目标——在严格保护资源和实施游客容量限制的前提下,将各细分景区的景观风貌与特色做到突出、互补、完善,建设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

社区发展目标——控制风景区建设用地规模和居住人口数量,加强村民与景区的利益联系,帮助村民提升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

3.3分区布局统筹空间发展

风景区应根据规划对象的属性、特征及其存在环境进行合理区划和布局,统筹未来风景区的空间发展,使规划更具指导性和实用性。

根据灵通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景源分布情况、地形地貌特征、生态保护及开发现状,结合风景区内的居民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规划划分出风景保护区、风景游赏区、旅游服务区和发展控制区四大功能区(图1)。

其中,风景保护区是指具有灵通山独特资源,对人类活动和设施建设较为敏感的区域,在保护风景资源、维持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除特级保护区范围外,其余区域可根据游赏系统的打造进行必要的游览步道、设施建设。

风景游赏区是指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允许较低强度的资源利用,是游客主要游览活动集中的区域,可以安排少量管理、服务设施,但必须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

旅游服务区允许土地较高强度的开发利用,但需严格遵循开发强度的可控及不破坏整体景观协调性原则,使人工设施融入景观环境中。

发展控制区是指规划保留的居民社会用地及其周边生产、生活性区域,包括居住用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一定程度的旅游配套活动。

综合考虑灵通山各景区的地域分布特征、交通关系、资源特色、景观价值及保护、开发与建设管理的便利性,规划其空间布局为“双廊、八区”:

双廊——由东西部生态林构成两条串联并分隔各功能区的景观廊道,重点保护和培育山林原始景观和生态环境;

八区——依据风景区内的地域、文化、资源等特色划分的8个特色景区,并对每个景区提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主题和开发重点。

①灵通岩景区——以擎天仙境、龙口古寺(灵通岩)为主要景点,兼具自然和人文景观特质;

②狮子峰景区——包含狮子峰、天玺神碑等景点,以火山熔岩遗迹、云海天景观赏为主;

③旭日岩景区——包含天堂寺、旭日岩、天中寺等景点,以宗教文化展示为特色;

④朝天寺景区——包含朝天寺、白花寺、石寨龙脊等景点,以宗教朝拜为主精致农业观光体验为辅;

⑤新荣湖景区——利用新荣湖靠近镇区的区位优势及其周边优美的环境景观,开发滨湖度假、生态水休闲等特色旅游产品;

⑥延福谷景区——利用石下盆地幽静的环境氛围,探索谧谷养生、归园田居的生活模式;

⑦庵平山景区——以北部原始山林为背景,在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合理组织游线,开展森林探密、拓展登山、野趣休闲等绿色旅游;

⑧东川湖景区——利用东川湖优美的库区景观、丰富的水资源及其周边淳朴的风土民情,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展湿地科普、乡土农家乐、滨水休闲等特色旅游项目。

3.4项目设置注重意境优化

我国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最大特色是将自然山水、历史和文化艺术三者相融合,从而形成了一种以追求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宜人生哲学与自然淡薄、超脱高雅的意境[2]。 在灵通山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我们充分挖掘其自然与文化优势景源,展示八大景区的独特意境。

①灵通岩景区——灵通仙境,突出“万仞摩天开石壁,半空喷雪挂珠帘”的景观形象,体验“灵气烟霖堪悟道,通心经卷早忘机”的虔诚、安逸、温馨的礼佛氛围;

②狮子峰景区——狮峰云海,感受“足底闲云屐齿生”的游赏意境;

③旭日岩景区——古寺晚钟,再现“苍藤翠樾匝岩陲,古刹禅枯入定时”的古寺形象;

④朝天寺景区——朝天物语,石叠石、洞连洞,山林、果园、梯田、古寺、村落等,如一副立体画卷;

⑤新荣湖景区——灵鲤涵翠:依山傍水,岚景波光,七峰倒影,如诗如画;

⑥延福谷景区——悠谷延福,远离尘喧,沐古寺灵气,谧谷养生;

⑦庵平山景区——绿野仙踪,感受峡谷幽深、林木葱郁,清泉涓涓,烟云翻飞飘渺的大自然惬意、舒适的环境氛围;

⑧东川湖景区——澄湖镜碧:环湖而行,步移景异,泛舟湖中,享受“水上灵通”之旅。

另外,还规划了充满特色的灵通新十八景:珠帘化雨、擎天仙境、画眉跳架、龙口古寺、灵谷神象、灵通大佛、云梯取月、观音布施、猛虎守峡、长寿双石、狮峰王陵、击鼓回音、狮峰眺海、天玺神碑、群仙下凡、三虫游斗、灵通倒影、翠谷听泉,构成灵通山的主要景观体系。

3.5科学数据指导景区建设

风景区的开发建设、设施规模应以游人容量的科学数据为基础。游人容量是风景区容纳游人数量的能力,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在保持景观稳定性,保障游人游赏质量和舒适安全,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限度内,单位时间、一定规划单元内所能容纳的游人数量,是限制某时、某地游人过量集聚的警戒值。风景区游人容量应随规划期限的不同而有变化。对一定规划范围的游人容量,应综合分析并满足该地区的生态允许标准、游览心理标准、功能技术标准等因素而确定[3]。

游人容量主要受风景区面积、地形、用地性质和开发程度等因素影响,计算方法主要有面积法、线路法和卡口容量法等。在灵通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主要采用卡口容量法进行游人容量测算,并采用面积法和线路法进行复核、综合平衡,最终确定合理的游人容量。并按分期规划时限对近期和远期游人发展规模和管理人员需求数量进行了详细计算。再根据以上数据,推算出近、远期风景区发展所需床位数、餐位数及其用地规模和直接服务人口的数量,控制旅游设施建设规模,以保证风景区景源的永续利用,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建设。对风景区游人容量进行控制,要使之既能合理利用,又能有效地保护景源,保证风景区的游赏适宜、运营可靠、生态平衡,促进风景区可持续发展。

3.6精品化发展提升可持续性

景区精品化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和旅游者四大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协作。其中,政府应从观念、政策和管理等方面发挥主导功能;与景区合作的旅游企业,尤其是六大要素行业间应合作紧密,强化精品意识,提供高品质旅游服务;社区居民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旅游知识,积极参与景区开发和建设,提高旅游乘数效应;旅游者在游赏体验中应做有道德责任心的游者,积极参与监督和环保工作。

风景区精品化可持续发展还应注重引进和培养高端旅游规划和管理人才,提高低端从业人员的知识面和服务素质;结合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生态资源丰富的特点,在保护的基础上,发掘和突出自然资源本真之美,发展生态旅游,并适度开发地方特色文化体验游,提升风景区文化内涵;还应在保护资源的基础上深度开发旅游商品,提升其附加值;并加强区域合作,开发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市场[1]。

4 结语

风景名胜区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而在我国以山岳型居多的风景名胜区如何定位和发展等问题越来越得到政府、社会及学界的高度关注,因此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划尤其是具有法律效应的总体规划工作尤为重要。在灵通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和建设中,应始终遵循“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按照保护、利用、管理、发展的需要,明确性质、合理定位、优化布局,充分发挥灵通山独具魅力的火山岩地质遗迹,奇峰、秀谷、险崖、丽水等自然资源优势,十大寺庙宗教文化传承及融合闽南与客家地方风俗的文化特色,注重落地项目的意境优化和精品化开发,将灵通山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生态良好、风景优美、魅力独特、环境整洁、配套基础完善、旅游服务周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周丽洁.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精品化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

[2]王晓萌.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意境及其优化更新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3]GB50298-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S].

Study on planning and specialty of Mountain Scenic Area——takes master planning of Lingtong Moutain Scenic Area as an example

WANGMiaoneng

(Chong Qing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Xiamen Branch,Xiamen 361004)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ountain scenic area and famous scenery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China and a case study of the master planning of Lingtong Moutain Scenic Area,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main point of the mountain scenic area from aspect of site investigation, plan positioning, partition layout, project setting, data guiding and high-quality developing proposal.Writing this thesis is in the hope of promoting the planning quality and guide significance of the mountain scenic area, boo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ts personality in the tourism environment and improving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Mountain type;Scenic spot;Characteristic planning;Lingtong mountain

王妙能(1981.01-),女,工程师。

E-mail:136660536@qq.com

2016-03-30

TU985.13

A

1004-6135(2016)06-0031-04

猜你喜欢
山岳名胜区风景区
上饶集中营名胜区
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红色文化教育园
东山寺
南京山岳风景与城市关系历史研究
浅谈山岳救援中T型救援法的使用
动物派对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议如何平衡风景区建设再投入和收益平衡
视界
怪树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