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TENS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2016-09-23 02:06:27蒋伟周敏敏苏光源钱艇
世界复合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颈型星状神经节

蒋伟,周敏敏,苏光源,钱艇

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宜兴 214200

*认知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TENS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蒋伟,周敏敏,苏光源,钱艇

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宜兴 214200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TENS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而治疗组除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外,还辅以TEN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和1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年后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基础上还辅以TENS治疗,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工作生活自理满意度(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5例患者出现5例(11.11%)不良反应,治疗组45例患者发生1例(2.22%)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TENS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星状神经节阻滞;TENS;颈型颈椎病

颈椎病一般又被成为颈椎综合征,包括颈椎骨关节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征等,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人体颈椎长期疲劳受损、骨质增生、韧带变厚等情况导致人体颈椎脊髓神经动脉长期被压迫,从而造成颈椎功能障碍。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而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颈椎病总数的40%[1]。该病有颈部僵硬、不适,颈后部,上肩部,肩胛部、肩胛骨内侧缘,肩部上臂,前臂及手、胸前区疼痛,多为持续性酸痛或隐痛,可伴有阵发性加重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该病有多种临床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按摩、理疗等[2]。该研究选取2008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拟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TENS治疗该病,观察其疗效与单纯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差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搜集2008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疼痛科门诊收治的9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3],并愿意接受随访,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肺、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②精神病患者;③合并有结核、骨肿瘤、青光眼、发热者;④凝血功能异常;⑤依从性差,不能配合坚持接受治疗者;⑥同时采用其他治疗措施,对治疗效果评价造成影响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42.7±5.9)岁,病程(16.1±3.5)个月。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4.5±6.1)岁,病程(15.7±2.6)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除了给予以上治疗外还辅以TENS治疗,TENS治疗采用TENS21治疗仪,电极分别置于颈椎两侧及双侧肩胛骨上部,治疗剂量为耐受限,1次/d,20 min/次,1周为1疗程。

②对照组。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1次/d,1周为1个疗程,双侧交替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患者平卧位,头偏向1侧,常规皮肤消毒铺巾,施术者左手食指轻压在气管与颈总动脉之间,把气管推向内侧,于环状软骨水平处,可触及第6颈椎横突,进针方向保持垂直,穿刺针碰到横突后退针少许,回抽无血即可注入1%利多卡因10 mL,注射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症状,当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时,需要立刻暂停注射操作。注射完成之后,让患者采取平躺体位休息30 min,阻滞治疗成功的表现是患者出现霍纳氏综合征,即出现流泪、眼睑下垂等症状体征,同时还有鼻塞。

1.3 疗效评价

治疗时间为1周,1周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价患者的疗效。疗效评价标准为:治愈:患者本身症状完全消失,颈部、肢体功能完全恢复,生活工作状态也恢复正常,3个月观察,并没有复发情况;显效:患者仍有轻微症状,颈部、肢体疼痛情况有所改善;好转:患者症状相比治疗前有改善,但仍需治疗;无效:完全没改善。同时,医护人员对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后的疼痛程度进行随访,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其次,观察患者治疗之后工作生活自理满意度,分为满意、改善与不满意,其中,总满意包括满意与改善。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VAS评分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疼痛程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疼痛程度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治疗组(n=45)对照组(n=45)tP 7.50±1.02 7.37±1.21 0.55>0.05 2.53±0.69 3.74±0.83 -7.52<0.05 3.04±1.27 4.25±1.16 -4.71<0.05 4.32±1.15 5.18±1.72 -2.79<0.05 3.78±1.65 3.92±1.98 -0.36>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之后工作生活自理满意度比较

治疗组在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基础上还辅以TENS治疗,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工作生活自理满意度(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之后工作生活自理满意度比较[n(%)]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比较

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45例患者出现5例(11.11%)不良反应,包括3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疼痛,1例患者发生神经损伤,1例患者出现血肿情况。治疗组45例患者发生1例(2.22%)不良反应情况,有1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疼痛,未出现神经损伤、血肿以及感染性椎间盘炎等,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571,P<0.05)。

3 讨论

颈型颈椎病的病理改变为在颈椎变性的早期纤维环及髓核刚开始变性脱水,刺激了纤维环外层边缘后纵韧带上的神经末梢反射性引起局部肌肉痉挛、水肿,无菌性炎症,出现颈、肩部的疼痛。疼痛又使肌肉痉挛加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5-6]。该病目前多采用非手术疗法为主。星状神经节阻滞实际上阻滞的是患者颈部交感神经节,患者的节前、节后周围的纤维功能受到了阻碍,而周围的血管出现扩张状态,肌肉松弛无力,痛觉传导功能受到阻碍。临床治疗中,主要目标是缓解乃至消除患者血管、神经痉挛情况,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疼痛,增强患者肢体功能[7-8]。

TENS是一种低频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发现:TENS可通过传入神经的轴突反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促进水肿的吸收[9],进一步加强镇痛效应。因此,TENS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同时也可改善血液循环。

在该研究中,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基础上还辅以TENS治疗,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工作生活自理满意度(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45例患者出现5例(11.11%)不良反应,治疗组45例患者发生1例(2.22%)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钟立军等[10]人的研究中,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TENS疗效明显,20例A组患者疗效明显,6个月后18例患者都能够正常生活工作(P<0.01),与该研究不谋而合。

而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TENS治疗效果显著,短期内治愈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这可能是由于星状神经节阻滞与TENS治疗相结合时可增强各自的作用效果。但星状神经节阻滞可逆及TENS的治疗效果持续时间有限,两种方法远期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TENS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同时,对星状神经节阻滞及TENS治疗颈椎病的长期疗效,仍需要更多大样本量及随访时间更长的随机对照研究。

[1]洪雁.综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3):56-57.

[2]家骧,倪碧发,富善.临床疼痛治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3]孙宇,李贵存.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北京: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2):156-158.

[4]Z.T.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河北:湖北中医医学报,1994.

[5]赵宝昌,崔秀云.疼痛学(Patrzck D wa11)第三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19-227.

[6]王永红,段俊峰,宁俊忠.颈肌与颈椎病关系浅析[J].颈腰痛杂志,2004(1):46-47.

[7]程建明,穆敬平,彭力,等,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7(11): 11-12.

[8]刘小立,牛爱清.星状神经节阻滞[J].山西科学技术,1994.

[9]冯俊朝.经皮神经电刺激对正常人皮肤温度的影响[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7(1):48.

[10]钟立军,廖军锋,宁俊忠,等.龙氏正骨手法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1):894-895.

《世界复合医学》杂志欢迎投稿

《世界复合医学》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学术性期刊,主管单位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单位是中国医学科学院。2015年3月创刊,季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刊号:ISSN 2095-994X,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刊号:CN10-1273/R,邮发代号:80-909,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世界复合医学》设有栏目:论著、移动健康、老龄与康复医学、病理研究、临床研究、肿瘤治疗技术、认知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生物医学机器人、医学教育、综述。

《世界复合医学》读者对象:国内外科研院所,医学院校师,国内外复合医学、生物医药、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方向的师生,全国相关医学研究、医疗卫生人员和相关医疗设备厂商等。

《世界复合医学》着重推广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和报道医药工作中的典型经验。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报道国内外复合医学领域领先的科技成果与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发现、新创造以及临床应用的新进展,发表反映复合医学领域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

对于省部级及以上基金、科研课题论文的稿件优先发表。根据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本刊发表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本刊可发论文证书。

本刊论文稿件要求5500~10000字,稿件内容应与本刊学术研究方向相符。论点新颖、论据充分,结论可靠,条理分明,数据准确。稿件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全称和科室、邮编、摘要、关键词、正文(引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图、表、照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几部分组成,属于基金项目、科研课题赞助的论文须在首页末左下角标明基金项目和编号,并同时发送证明文件扫描件,文稿中的外文字母和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及除英文以外的文种请标示出来。

所有稿件请以WORD文档格式(*.DOC)保存后通过E-mail发送至本刊投稿信箱,或通过本刊网站网上投稿平台投稿。来稿需注明作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毕业院校、学历、学位、学习专业、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办公电话、手机、电子信箱等内容。通讯作者需在名字右上角用“▲”标注。本刊来稿必复,自收稿之日起10~15个工作日内发给作者稿件处理通知,凡投稿超过20个工作日未接到通知的作者,请及时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多投。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概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通讯地址:北京市9609信箱 邮编:100086 联系人:吴雅君 电话:010-62529006投稿邮箱:wjcmedicine@163.com 网址:http://www.fhyx.org/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Combined with TENS in Treating Cervical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JIANG Wei,ZHOU Min-min,SU Guang-yuan,QIAN Ting
Jiangsu Yixi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lniversity of Anesthesiology,Yixing,Jiangsu Proivnce,214200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combined with TEN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8 to December 2015,90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of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therapy,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in addition to the stellate ganglion block,also with TENS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1 weeks,3 months,6 months and 1 years of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score.Results The cur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1 weeks after treatment,3 months,6 months VAS sco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wo groups after 1 years of treatment the VAS scor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treatment group based on the treatment of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o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ith TENS,after the work of daily life satisfaction(91.11%)and Ming Xiangao(60%)in the control group,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4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5 cases(11.11%)of adverse reactions,the treatment group of 1 cases occurred in 45 patients(2.22%)adverse reactions,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not The occurrence rate of good re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combined with TEN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was significant,it is worth promoting.

Stellate ganglion block;TENS;Cervical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R681.55

A doi 10.11966/j.issn.2095-994X.2016.02.03.19

2016-07-16;

2016-08-19

蒋伟(1969.1-),男,江苏宜兴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麻醉及慢性疼痛诊疗。

猜你喜欢
颈型星状神经节
椎神经节麻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肝星状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案1则
The Six Swans (II)By Grimm Brothers
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36例的临床探讨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巨刺灵骨、大白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