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色文化保护的历史名镇的更新设计
——以淅川荆紫关古镇为例

2016-09-23 08:00冯晓静孔德政李雪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古镇要素特色

冯晓静,孔德政,李雪

(河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基于特色文化保护的历史名镇的更新设计
——以淅川荆紫关古镇为例

冯晓静,孔德政*,李雪

(河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在对历史文化古镇进行更新改造设计时,如何让设计符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并凸显出特色文化,使开发的文化利用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是目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以淅川县荆紫关古镇为例,基于特色文化保护与复兴理念,围绕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通过分析历史古镇的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特色文化,针对当今城镇化所带来的文化景观的破碎、断裂和异化等问题,提出了“点—线—面”的古镇保护与更新设计理念,并从复兴特色文化、延续空间肌理、发展旅游等方面对古镇的保护与更新提出了策略与途径。

保护与更新;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荆紫关古镇

0 引言

历史文化名镇就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并且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古镇[1]。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城市的大规模更新背景下,为了维持城市风貌和肌理的整体性,将历史文化古镇进行了重修、改建和利用。然而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古镇的特色被忽略,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特色文化保护和延续都有待深入研究。现阶段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更新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1)古镇开发模式研究,如根据遗址资源的评价将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分级别归类,根据分类结果选择相对应的模式进行旅游开发[2];或是古镇开发所带来的利益效应研究[3],如李储林等以敖溪土司古镇为例,提倡大力开发古镇的旅游文化产业[4]。(2)古镇保护模式研究,多从宏观层面,如从管治理论角度来分析得出历史地段保护规划框架[5];从地域主义角度来创建历史古镇文化传承模式[6];或从物质实体,如徐敏以镇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从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街巷建筑尺度控制和街巷界面延续等方面提出了保护镇江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特色的措施[7]。总体而言,很多地方的开发仅仅只是围绕着获取利益、拉动经济增长为前提,很多案例多注重物质实体保护,仅仅只是在模仿表象,比如建筑的形式表皮等等,对于它们本身形成所需的开发形态与文化内涵的把握并不明晰,对特色文化保护及其利用较少涉及[8];同时,特色文化与古镇更新保护整合研究不充分,两者之间没有很好的融合;物质、非物质特色文化保护与古镇更新保护三者整合研究内容较为缺乏。文章为解决这一问题,将以荆紫关古镇为例,从古镇的宏、中、微观层面,即从物质空间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进行整合分析,深入研究历史文化名镇的特色文化,进而实现特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镇发展的和谐共存,开展基于特色文化保护的历史名镇的更新设计研究。

1 荆紫关古镇概况

1.1区位概况

荆紫关镇位于淅川县西北部,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古镇内有着全长为2.5 km的清代一条衔,街内遗留下700余间明清建筑。荆紫关自古水陆并通,是历史上可与运河、蜀栈并称的我国南北三大通道之一。于2005年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荆紫关古镇历史悠久,最早在《禹贡》中就有描写荆紫关是“西接秦川,南通鄂渚的交通要塞”[9]。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曾对荆紫关有记载:“丹水自商县东南流注,历少习,出武关。又东南流入臼口,历其戍下。又东南……入析县。”唐朝时期,丹江航繁荣起来,荆紫关镇因其临靠丹江,因此发展成为了著名的商业古镇。清朝时期,荆紫关商业最为繁荣,改荆子关为荆紫关,为求吉祥高雅,紫气东来之意。同时,由于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高,清政府对荆紫关也十分重视。嘉庆七年(1802 年),清政府在荆紫关设置副将、都司等军事长官[10],由此可见,荆紫关的地位可见一斑。

1.2特色文化要素

1.2.1物质特色文化要素

(1) 建筑体量

荆紫关全镇总面积为168.2 km2,人口为5.6万人。古镇的建筑群都集中在荆紫关古街道[11],街道南北走向,分北街、中街和南街三部分。街道的两边散布着各色民居,大多呈“前店后院”模式。临街的店面的门都是用木板钉成,昼抽夜闭。临街房后面为宅院,两边对称的是厢房,这种“前店后院”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商业古街。古街中现存古建筑均为清代建筑,共有280多余栋。其中,民居有230栋、公共建筑51栋,建筑面积为2.12万m2。目前街道走向和脉络肌理仍然保留了原来的鱼骨状形态。

(2) 会馆建筑

荆紫关作为明清时期的商业重镇,其中的会馆自是不少,会馆是同乡人士在客地设立的一种社会组织。它有着祀神、合乐、义举、公约等功能。

① 山陕会馆 由山西和陕西两省商人在清道光年间集资建造而成。占地面积为4000 m2。 山陕会馆位于荆紫关古街东侧面,坐东向西,面临丹江。会馆建筑呈中轴对称,建筑均位于中轴线上,其中建筑有6座,房屋有29间,依次为:大门楼、戏楼(3间)、过道楼、钟楼、春秋阁(3间)、后殿、卷棚等。会馆为歇山式建筑屋顶,四角挑檐,二重叠檐式建筑,四角悬铃,檐下雕有习武楼、参拜图、雄鹰展翅唐僧取经和人物组像等图案。山陕会馆规模庞大,有四进院落、共6座建筑,馆舍有29间,是荆紫关现存传统建筑中规模最大、建筑最精致、布局最严整的商业会馆。

② 禹王宫 又叫湖广会馆,是由湖南、湖北、广东的商人集资兴建。位于荆紫关古街道东侧,与马饮桥接壤,北与山陕会馆相邻。现存建筑分前宫、中宫、后宫三大部分,样式古典,歇山建筑,檐柱有许多石刻,木雕,或人物,或花草,或鸟兽,造型奇特,惟妙惟肖。此会馆规模庞大,有着浓厚的清代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

③ 万寿宫 即江西会馆,是由江西商人于 1736年在此集资修建,占地900 m2,坐落在街道东侧,坐东向西,现存宫室12间,分为前宫、后宫和耳房,均系硬山式建筑,带有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南北建筑风格交融。

④ 平浪宫 船工的行业会所是在清代时荆紫关码头进入全盛时期,船商们在此组建帮会,并筹建了平浪宫,取“风平浪静”之意,是船工娱乐、集会和祈福之地。平浪宫占地面积460 m2,坐东向西,中轴对称,从中轴线上依次展开为:大门楼、中宫、后宫及配房数间,另有钟鼓楼各1座,现有房舍一共22间,均为硬山式建筑。大门楼面阔3间,进深2间,均是灰色瓦顶硬山式建筑。大门楼两侧分别为钟楼和鼓楼,都为灰色瓦木结构,三重檐,砖雕花脊,额枋上有木雕花草,梁架做工精致,结构完好,造型优美,四角攒尖顶,顶部安有宝珠和塔刹,亦有祈福之意,上书有“风调雨顺”4个字。

(3) 传统民居

荆紫关民居是依靠航运和商业而兴起的聚落属于典型的业缘型聚落。这些传统民居大都是“前店后宅”式院落,少部分为纯粹的民用住宅,院落空间为窄型院落,小四合院,三开间两进院落为主。前院店铺紧密排列,店铺之间彼此共用山墙,但不通脊不连檐,中间被独具徽派建筑特色的封火墙分隔。封火墙的墙体上绘有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彩绘,如丹凤朝阳,福禄寿,孔子教学图等。

1.2.2非物质特色文化要素

(1) 饮食文化

长期以来,荆紫关镇文化积淀深厚,饮食文化也较为多元化,并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八大件”——大攒盘、条子肉、小炒肉丝、柱鼎食、粉蒸肉、腐皮汤、蒸丸子、甜米。除了这“八大件”外,还有贡米、石子烙馍、神仙凉粉,口感极佳。

(2) 民俗文化

水运便利的古时,荆紫关人们都崇信治水有功的杨四爷,并集资建造了“平浪宫”,塑杨四爷的雕像,并将杨四爷平水患之日——六月初六定为祭祀的日子。因此在每年的六月六,三省人民都会聚集于平浪宫来祭祀杨四爷,如今延续了下来,并且在六月六当天荆紫关镇会举行一年一度盛大的庙会。

(3) 宗教文化

荆紫关镇自古以来就是佛、道、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文化交流的中心。在荆紫关镇东北部猴山西南麓,坐落着佛教圣地法海寺,是佛教信徒们祈福诵经的场所。位于古街西侧的清真寺,始建于明代,由当地回族兄弟集资兴建,系硬山式建筑,该寺为伊斯兰教礼拜场所,是三省毗邻地区最大的清真寺,三省数县的穆斯林经常到此参加伊斯兰教活动。除此之外,荆紫关古镇的山陕会馆中也供奉着代表道教文化的关公,因此山陕会馆成了道教徒们的朝拜之地。同时,荆紫关古镇也出现了大批的基督教信徒,在当地也建有专门的教堂。

2 保护与更新设计理念

2.1特色文化基因提取

根据以上对古镇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分析,归纳提取出了5个特征要素见表1,包括自然要素、历史要素、建筑要素、商业要素和生活要素。其中,自然要素指马饮河、丹江河道;历史要素则是指分布于古街道两侧的历史遗迹;建筑要素主要是指封火墙、屋脊、墀头和柱础等建筑装饰;生活要素则是地方的民风民俗;商业要素是指商业街两侧的商店。将这些特征要素拟作古镇的景观遗传基因[12],景观基因的构建旨在保护古镇的特色文化、独特的人文气息和完整的古镇风貌[13],这些遗传基因渗透于荆紫关古镇的每一面墙,每一扇窗和每一个角落里,它的存在使荆紫关古镇具有识别性与独特性[14],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些遗传基因(如图1所示)的存在,才使得古镇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15]。

表1 特色文化景观基因一览表

图1 特色文化要素现状图

2.2保护与更新设计理念

荆紫关古镇在自然格局,建筑形式,商业文脉和城市功能方面具有典型的历史文化代表性。如今,荆紫关古镇既是本地区特色文化的集存地[16],又是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重点发展的地区,因而历史与现代出现了碰撞,保护与更新产生了矛盾,主要体现在:(1) 文化底蕴不断割裂和破碎由于漕运的没落,商业重镇的地位逐渐消失退化,商贸功能几近丧失,商业文化文脉出现断层;(2) 本土文化不断被异化城市更新过程中,外来文化的不断侵入,使其本土文化遭到冲刷,导致古镇去本土化和同质化现象严重,特色文化被侵蚀。(3) 历史信息破碎化严重历史遗存较为分散,多呈点状化分布,景点与景点之间没有联系,缺乏整体统一的规划。

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将特色文化基因融入到古镇的保护与更新设计中,提出“点—线—面”的设计理念,对古镇景观进行整体的整合,复兴古镇特色文化,实现特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1文化遗存要素的分点整合 (点)

对于荆紫关古镇的保护与更新,首先以保护其原真性为原则对各历史遗存要素进行整合,从“保存—保护—整治—暂留—更新—重建”六个层次来进行[17](如图2所示)。

历史建筑是古镇各种传统功能、活动及文化的空间实体,是街区活力的物质形态[18]。因此,对于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历史建筑应当以求反应其真实的历史信息为准则进行原真性的保存。这类建筑构成了荆紫关镇历史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分别为古关门,平浪宫,山陕会馆及古街上的传统民居。对于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保存较为完整,且能够代表荆紫关镇地区的地域特色,在维持古镇整体历史风貌上不可或缺的建筑应当予以保护,此类建筑有禹王宫,陈家大院,刘家大院等。对于一些形状,立面,材料和风格与古镇的整体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这样的建筑进行整治、修饰,来减小它与古镇原有风貌的冲突。特别是位于核心景观区的建筑,要尽量缩小它们所占的分量,并且主要集中在古街道两侧新建的民居。对于那些虽然与古镇整体风貌有冲突,但是却距离核心景观区较远,建筑体量对古建筑也造不成影响的可以忽略不计,进行暂时的保留。对于那些位于核心区域,建筑风格,形体,材料等各方面都已经被异化,充满着现代建筑的气息,且外观看起来破损不堪,已经影响到了整体美观度的建筑,应当对其进行更新置换,对其外观进行改良,或者重新建造装修以减小视觉的冲撞感[19]。对于那些已经毁坏的,古书典籍中有明确记载的,对于古镇的整体景观风貌占有不可忽略的地位的建筑,应当以整体性相协调的原则进行仿古重建。在重建的过程中应该大量查阅资料,仔细推敲建筑的建造风格,材质的选用,切不可破坏原有的历史风貌。

2.2.2文化景观廊道体系的构建(线)

图2 荆紫关古镇文化景观的空间格局图

荆紫关古镇呈南北延伸的带状空间格局,所有历史的遗存皆集中于一条街道上呈点状分布,在这条古街道上五大要素一一展现,之间相互渗透耦合,构成了点状式分布的带状文化空间格局(如图3所示),成为了天然的景观廊道,以禹王宫和山陕会馆为景观要素的中心,用线状廊道将各景观点相互连接起来形成多层次的景观构建[20]。这样既能增加特色景观之间的联系性与贯通性,同时也能够起到“大景点”带动“小景点”的作用,对于恢复荆紫关古镇文化景观和保护历史文化景观的多样性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2.2.3分层次构建(面)

(1) 宏观层面上 复兴商业功能,将居住功能和商业功能进行结合。街区内增加特色餐饮小吃、休闲娱乐、纪念品零售等商业店铺。在丰富古镇景观,增加古镇可游性,扩大古镇空间,要以古商业街历史遗存为基本范围,南北以古街为轴线扩张,延续古镇的街道走向、脉络肌理。

(2) 中观层面上 对古镇进行分区保护,将荆紫关古镇进行历史街区的划分为北街历史遗存保护区,中街历史遗存保护区和南街历史遗存保护区。这些历史街区的划分削弱了纵向的狭长感,增加了横向感,也使得位于横向延伸线上的历史信息得到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保护。并且以荆紫关古镇的街巷空间格局和建筑组织方式对一些街巷和院落的尺寸进行了调整,以充分延续具有古镇地域特色的空间文化符号。

(3) 微观层面上 以特色文化保护为基础,对原有的材料进行改造,使其既能体现特色文化,又能符合现代气息。将现代建筑特色与古镇历史特色进行结合,创造出既能满足现代需求,又能延续历史文化。

这样多层次、多方位、多视角的对历史文化景观进行解读,为后期古镇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全面的对历史文化景观进行符合自身特色的更新设计,从而保持其原真性,特色性[21]。

3 保护更新设计途径

3.1重新定位古镇功能,复兴特色文化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从保护区域和发展区域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将历史展示与更新发展相结合,对古镇功能进行重新的定位,使古镇具有文化展示、休闲旅游、祭祀朝拜,生活居住以及商业功能[22]。

图3 荆紫关古镇保护与更新模式图

对于保护区域,将会馆街作为规划的纵轴线,将引水渠作为我们的横轴线。在对现有文化元素采取保存、保护、整治、暂留、更新、重建的同时,也要引入新的元素,新元素的引入原则就是将各个点状要素进行横向或竖向的叠加,在叠加后的空闲区域进行新元素的引入。如在会馆街两侧的部分住宅转换为商业模式,临街开设店面;植入家庭旅馆,增加其旅游功能;对于陈家大院,刘家大院,可以植入茶室,增加游憩功能和商业功能。 对于开发更新区域,要引入现代城市元素,进行有机更新。比如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增设厕所,增设停车场,同时增设荆紫关旅游专线大巴。

3.2延续空间肌理,彰显历史文化特色

为了减小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对古镇历史风貌的损毁,同时也为了能够彰显古镇的历史文化特色,将引入“类型学”的概念来研究荆紫关古镇空间肌理的延伸[23]。

根据类型学,可以从“城市层面,街区层面,建筑层面”对古镇空间肌理进行延伸。根据城市层面确定街坊为基本组成单位构成了邻里空间。根据街区层面研究确定古镇的居住形式,“街道—店面—住宅”的空间关系。街区的布局错落有致,道路网络系统呈现“鱼骨状”,则形成了“主街道—次街道—院落”的空间序列,再加之连续的建筑立面,极具韵律美。从建筑层面分析来确定整个古镇的平面布局用地呈带状、平面紧凑、多呈现“口”型;古镇的立面简洁朴素,错落有致;邻里之间屋顶连接成片,高低错落、变化多样;临街多开设店铺,然后通过院落,天井,就是住宅呈现出“店铺—院落—居室”的院落空间格局。

3.3发展旅游经营,复兴商业空间

旅游可以兴镇,旅游可以迸发历史文化名镇的活力,给古镇注入新鲜的血液。旅游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充分调动人们保护文化遗存的积极性,这对荆紫关古镇的保护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充分利用荆紫关古镇的特色文化,开发土特产,如酸菜、八大件。开设土特产百货店,带动本地土产经济,恢复沿街门面的商店,并对外营业。创建小吃街,大力推广当地特色小吃。定期举办商业文化节,民俗文化节和庙会。根据荆紫关古镇空间肌理和国家古镇文化保护要求,对古街进行多种功能分区,复兴古镇的商业氛围。对古镇进行商业规划时,功能分区要新颖,多样,避免视觉疲劳;要进行动静分区,满足不同心理需求的游客;将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与游客的观光进行时空上的交织,这样充分展示古镇空间、民俗、文化等特色。

4 结语

在城市快速更新背景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识别能力极度缺失,如何保护与更新历史古镇,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在保护古镇时,不仅要注重历史名镇的独特的空间肌理,建筑构造,装饰艺术等物质要素,还要注重其自身所具有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非物质要素,并将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进行整合,更要从宏观层面向中、微观层面研究,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开发的基础上,力求保护与开发相一致,使得古镇能够实现特色文化产业的“活化”和绿色发展。

[1]赵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评价及预警研究[D]. 南京:南京大学, 2005.

[2]崔琰. 西安城市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5(3):469-473.

[3]张冬婷, 邱扶东. 国内外古镇旅游研究综述[J]. 旅游学刊, 2011, 26(3):86-92.

[4]李储林, 霍晓丽. 贵州土司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探析 ———以敖溪土司古镇为例[J]. 贵州社会科学, 2016(3):163-168.

[5]胡超文. 城市更新背景下我国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研究——一个基于管治理论的分析框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3(7):62-67.

[6]李红艳. 地域主义下的历史古镇文化传承解析——以宁波市宁海县前童古镇为例[J]. 建筑学报, 2013(9):18-23.

[7]徐敏. 镇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街巷空间特色及其保护措施[J]. 现代城市研究, 2013(3):70-76.

[8]石坚韧. 旅游城市的建筑文化遗产与历史街区保护修缮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 30(3):508-513.

[9]王宇. 以荆紫关古建筑群为例谈保护规划[J]. 山西建筑, 2007, 33(32):33-34.

[10]芦小桂. 淅川荆紫关传统建筑文化研究[D].郑州: 河南大学, 2012.

[11]宋霞, 赵守林, 王瑞. 荆紫关古镇商业街改造探索[J]. 福建建筑, 2009(8):11-12.

[12]刘沛林, 刘春腊, 邓运员,等. 基于景观基因完整性理念的传统聚落保护与开发[J]. 经济地理, 2009, 29(10):1731-1736.

[13]韦峰, 徐维波. 基于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历史文化名镇更新设计——以开封朱仙镇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4(6):37-45.

[14]刘沛林, 刘春腊, 邓运员,等.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及景观基因识别要素研究[J]. 地理学报, 2011, 65(12):1496-1506.

[15]张鸽娟, 徐娅, 韩怡. 过渡性地理环境下的陕南古镇景观基因分析与表达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4(4):661-666.

[16]李建波. 对南京老城南地区历史文化当代价值及其复兴的探讨——读《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一书有感[J]. 江苏城市规划, 2009(11):15-18.

[17]俞孔坚, 奚雪松. 发生学视角下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8):975-986.

[18]崔翀, 周庆, 杨敏行. 历史文化景观廊道构建——以佛山禅城古镇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4(1):70-78.

[19]钟行明. 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以济南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1, 26(1):44-48.

[20]吴晓庆, 张京祥. 从新天地到老门东——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价值的异化与回归[J]. 现代城市研究, 2015(3):86-92.

[21]杨国胜, 龙彬, 余沁锶. 古镇保护、旅游利用和文化传承研究——以重庆洪安古镇为例[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2, 27(6):560-565.

[22]陈乐燕, 徐雨竹, 洪苗. 传统历史街区更新模式研究——基于杭州的实证分析[J]. 华中建筑, 2015(3):146-151.

[23]吴琳. 城市中心历史街区“活化”保护规划研究——以湖州市小西街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2(4):30-36.

(学科责编:李雪蕾)

Research on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al town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 case study of Xichuan Jingziguan Historic Town

Feng Xiaojing,Kong Dezheng*,Li Xue

(College of Forestry,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 China)

The design of renewing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 should accord with their ow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culture to keep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ed culture. This is one of the issues which should be researched deeply. By taking Jingziguan Town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which ha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centered on the theme of urban organic renewa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aterial and non-material feature of the town, concerning the problems of fracture and alienation of landscape during urbanization, and the paper puts forwards the design conception of “point-line-face” and the strategies for reviving the cultural features, continuing space texture, developing tourism to protect the history town.

conservation and regeneratio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ingziguan Historic Town

2016-01-16

冯晓静(1991-),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风景园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研究.E-mail:1259759833@qq.com

*:孔德政(1964-),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风景园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研究.E-mail:KZXY303@163.com

1673-7644(2016)03-0276-07

TU984

B

猜你喜欢
古镇要素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中医的特色
古镇之旅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完美的特色党建
古镇——镇远古镇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