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群超,谢新丽
(宁德师范学院旅游系,福建 宁德 352100)
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创新激励研究
吕群超,谢新丽
(宁德师范学院旅游系,福建 宁德 352100)
构建影响历史文化名村旅游从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以福建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漈下村、廉村、浦源村、仙蒲村和半月里村为例实证研究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职业认同、产业认同、环境支持是旅游从业意愿的关键因素,商业意识、预期收益和风险感知是旅游从业意愿的重要因素;2)职业认同对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影响最大,其次为产业认同.此处,基于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提出实现从业意愿激励创新的若干措施.
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激励;福建省
历史文化名村是当今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是我国建造技艺、传统空间形态和民俗风情的真实载体[1],展示了我国优秀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艺术.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价值被业界追逐.目前,历史文化名村的发展呈现以下几种模式,即历史遗迹型、活态型与商业型模式[2].从综合绩效分析,活态型是历史文化名村开发与保护的最优模式[3].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是指古建筑仍有人居住和使用,传统的建筑仍发挥着作用,传统民俗文化在这种环境中得以延续和传承的聚落[2].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发,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发挥了积极作用[4].但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逐渐迁往城市定居、工作或学习,村落逐渐呈现空心化趋势[5].与此同时,受旅游季节性、社区增权[6]的缺失和产业链构建不完善等因素影响,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的流失直接导致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断层、文化载体的衰败、文化真实性感知的不足[7]等问题,进而影响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的可持续发展.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优化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实现产业优、生态美和百姓富的目标,成为旅游研究关注的重点.旅游从业意愿受从业环境[8]、收入、竞争压力[9]、职业满意[10]等因素影响.从现有的研究报道分析,甚少学者以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为研究背景,运用实证的方法系统探讨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审视,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的构成维度有哪些?构成维度对旅游从业意愿产生怎样的影响机制?产生此种影响机制的作用路径如何?这些都是需要关注和解决的科学问题.基于此,本文中选取福建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漈下村、廉村、浦源村、仙蒲村和半月里村为例进行研究,就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深层次剖析,从而为激活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促进文脉传承、实现社区增权、推动旅游产业与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指导.
漈下村、廉村、浦源村、仙蒲村和半月里村分别于第四批、第五批和第六批入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上述古村落历史悠久,古建筑保存完好,古建筑建筑艺术和建造技艺优秀,古建筑仍有人居住,传统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如漈下村有11处包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内的古建筑和古遗迹,浦源村仍保留祭鱼的传统习俗,仙蒲村林氏仍保留正月初五和三月三的祭祖习俗,半月里村每年有“三月三”畲族歌会等.2012年以来,上述历史文化名村的年平均游客量均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旅游发展势头迅猛.上述村落的原住民在旅游需求的刺激下逐渐涉足旅游产业,如特色小吃店、手工艺品、食杂店、旅游餐厅、景区讲解员、重点建筑的管理员等.因此,选择上述村落作实证研究,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1.2初始量表生成
1.2.1探索性因子分析为了保证测量量表能够真实地反应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的从业意愿,在进行正式的问卷调查之前,对量表进行了预调研与测试.调研与测试工作于2015年8月1—5日开展,采取实地发放问卷与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案例地的原住民进行调查.对问卷内容理解和填写有困难的居民采取代填式问卷调查法进行,即由调查者根据被访者的回答填写问卷.调查对象是案例地已从业的原住民和经访谈有意向打算从事旅游行业的原住民.共发放问卷145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回收有效率82.7%.应用SPSS21.0分析软件对120份有效问卷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探索性分析.信度分析结果表明α(Cronbach’sα)系数为0.897,显示问卷具有较好的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效度分析结果中,KMO统计值为0.815,P值为0.000,表明本次调研数据可采用因子分析.进一步采取主成分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保留特征根>1.0、因子载荷>0.5的测量题项.删除载荷过低题项,得到由24个题项组成的6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53%,见表1.
表1 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影响因素因子分析结果
1.3概念模型构建与假设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影响因素假设模型(图1),该模型中包含6个潜变量和24个观测变量,其中预期收益、风险感知、环境支持、商业意识、产业认同和职业认同为外因潜在变量,从业意愿是内因潜在变量.6个外因潜变量是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6种相关关系.如图1所示,提出假设关系.假设关系H1:预期收益对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关系H2:风险感知对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假设关系H3:环境支持对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关系H4:商业意识对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关系H5:产业认同对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假设关系H6:职业认同对活态型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
1.4数据采集经对测量工具修正后进行正式问卷调查,调查分3个阶段进行,分别为2015年10月17—18日、24—25日、11月7—8日,在上述历史文化名村进行逐村逐户调查,共发放问卷470份,回收有效问卷430份,问卷有效率为91.5%.
图1 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影响因素假设模
2.1验证性因子分析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包含所有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综合测量模型,主要通过各项拟合指数(如CMIN/DF、GFI、RMSEA、AGFI、NFI、CFI、IFI、NNFI等)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测量.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支持中“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因标准化因子载荷过低而被剔除.此外,各项拟合指数如下:CMIN/DF=1.961、RMSEA=0.065、GFI=0.912、AGFI=0.904、NFI=0.923、CFI=0.928、CFI=0.915、IFI=0.935、NNFI=0.912.一般认为CMIN/DF<3,RMSEA<0.08,AGFI、NFI、CFI、IFI、NNFI等>0.9,则表示模型拟合度很高,因而综合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能力.
表2 假设模型信度检验结果
表3 潜在变量的相关系数和平均方差抽取值
每一列最上面的数值为潜在变量的平均方差提取值,其他数值为潜在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2.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将综合测量模型中的潜在变量及其观测变量导入设定的理论模型中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并依据MI修正指数的指标值增减路径,对上述假设进行检验,采用极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评估,得到修正后的拟合指数CMIN/DF=1.932、RMSEA=0.061、GFI=0.918、AGFI=0.921、NFI=0.932、CFI=0.938、CFI=0.923、IFI=0.937、NNFI=0.932.从拟合指数可知,修正后的模型拟合指数较之前更优,因此作为最终结构模型.
图2 模型参数估
3.1预期收益对旅游从业意愿的影响(H1)由图2模型参数可知,预期收益对旅游从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31,p<0.001,t=2.43)说明H1成立.其中,收入结构得到改善是预期收益的最重要的影响因子(X1,0.88),其次为旅游从业预期收入稳定(X3,0.81),再次为旅游兼职增加额外收入(X2,0.79).
调查结果显示,86.4%的原住民认为“收入结构得到改善”.在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并行发展的背景下,拥有丰富的传统建筑、民俗文化和环境生态的历史文化名村成为了城市居民消费与追逐的热点.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历史文化名村也因其文化的复合性成为了老年旅游市场乡愁诉求的焦点.旅游需求与消费在美丽乡村的释放刺激了原住民的旅游从业行为.因此出现了漈下村、廉村、浦源村、仙蒲村和半月里村原住民利用周末从事旅游特产零售、特色手工艺品销售的从业行为,如光饼、麦芽糖、黄酒、闽东特色青草药、农家茶叶等零售的从业行为.这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住民的收入结构,增强了原住民的旅游从业意愿.其次,旅游从业预期收入稳定(X3)对从业意愿起重要作用.在当下休假制度的负面影响与国民休闲理念变迁的作用下,城市居民倾向选择环境生态良好与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名村作为周末度假的选择.这为上述村落增加了稳定的客源,为旅游从业稳定的预期收入提供了保证.再次,旅游兼职增加了额外收入(X2)对从业意愿具有重要影响.上述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平常从事茶叶种植、特色蔬菜种植等,周末从事针对游客的住宿业、特色小吃、特产零售等增加额外收入,增加了预期收益,从而提高原住民的旅游从业意愿.
3.2风险感知对旅游从业意愿的影响(H2)风险感知对旅游从业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路径系数-0.24,p<0.01,t=-2.02),说明假设H2成立.模型参数显示,对从业意愿影响影响程度最大的因子是经济大环境影响旅游就业(X5,0.86),其次为气候与自然灾害的潜在影响(X8,0.75)再次为旅游的季节性影响从业收入(X6,0.67).
调查数据显示赞同“经济大环境影响旅游就业” 的原住民为84.5%,说明国家的经济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影响了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进而影响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对于大环境对旅游就业的影响的担忧.深度访谈发现,从业人员认为“今年的游客的消费能力明显比去年弱,这受整体经济不景气影响”.88.3%原住民对“气候与自然灾害的潜在影响”影响旅游从业意愿表示赞同.福建沿海东北部地区受海洋性与季风性气候影响春、秋、冬三季经常多雨水,夏天又多台风,自然气候影响了旅游者的出游,加剧了原住民的风险感知,进而影响了从业意愿.86.8%原住民对“旅游的季节性影响从业收入”表示赞同.在福建东北部地区成熟的旅游品牌如屏南白水洋景区、福鼎太姥山景区、霞浦滩涂摄影观光区以及周宁九龙漈瀑布景区的辐射下,上述历史文化名村与区域景点实现了部分线路整合.但是这些景区的季节属性塑造了历史文化名村旅游业的季节属性,影响原住民的旅游从业意愿.
3.3环境支持对旅游从业意愿的影响(H3)环境支持对旅游从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0.51,p<0.001,t=6.49),表明假设H3成立.模型参数显示,对从业意愿影响影响程度最大的因子是区域旅游资源整合较好(X12,0.75),其次为居民的旅游发展态度积极(X13,0.71),再次为政府的旅游产业扶持政策较好(X9,0.70).
数据统计发现,首先,86.4%的原住民赞同“区域旅游资源整合较好”.福建省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指导方针进行规划和产业发展.漈下村、廉村、浦源村、仙蒲村和半月里村根据各自资源禀赋、文化特色进行形象定位、资源开发与产品设计,基本形成各自特色.因此,原住民认为从区域角度分析产品雷同性少,差异性大,资源整合较好.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增强了原住民的旅游从业意愿.其次,85.9%的原住民对“居民的旅游发展态度积极”持赞同态度.深度访谈发现,原住民认为“发展旅游当然好了,游客过来多多少少都会买些特产回去,我们农闲时都会摆些东西出来卖,大家积极性都很高的”.游客的到来能够带来消费需求,给当地居民带来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如浦源村的鲤鱼溪景区内,游客观鱼、戏鱼都会增加光饼的销售,客观上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因此原住民对旅游持积极态度,希望旅游产业能够做大做强.再次,88.9%的原住民赞同“政府的旅游产业扶持政策较好”.福建省所辖各县市从2014年开始遴选一定数量的美丽乡村进行建设,并通过财政补贴予以资金支持,对入选省级美丽乡村的村落补贴建设经费180万元.因此,政府积极的旅游产业扶持政策强化了原住民的旅游从业意愿.
3.4商业意识对旅游从业意愿的影响(H4)商业意识对旅游从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0.49,p<0.001,t=6.14),假设H4成立.图2显示,对从业意愿影响影响程度最大的因子是旅游宣传推广意识明确(X16,0.75),其次为居民旅游经商意识较强(X14,0.65),再次为旅游商品开发意愿突出(X15,0.61).
统计显示,首先,对“旅游宣传推广意识明确”的赞同率为82.8%.在政府财政补贴的刺激政策下,福建省各县市加大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力度,如美丽乡村建设了自己的宣传与营销网站、政府部门通过广播电台加大了各自美丽乡村的宣传力度、自媒体的使用与软文的微信推送营销.有关漈下村、廉村、浦源村、仙蒲村和半月里村的的历史、文化的微信链接常见诸于各类微信公众号.因此,明确的旅游宣传推广行为强化了居民的旅游从业意愿.其次,78.9%的原住民认为“居民旅游经商意识较强”.在上述村落,居民向游客推销本地青草药和野生菌类产品、小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向游客售卖光饼、原住民经营家庭民宿等.原住民的旅游经商意识增强了旅游从业行为.再次,80.2%的原住民赞同“旅游商品开发意愿突出”.随着乡村游的发展,原住民中的“能人”率先做起了针对游客的生意.漈下村居民向游客销售黄酒、香菇和芦柑,并引起其他居民的效仿.“闽派黄酒”、 野生菌类和芦柑的原生态与有机等形象得到了有效的塑造.地方特产销售引发的综合效应强化了居民的从业意愿.
3.5产业认同对旅游从业意愿的影响(H5)产业认同对旅游从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0.66,p<0.001,t=8.26),表明假设H5成立.其中对从业意愿影响影响程度最大的因子是传统民俗文化能得到保护与传承(X19,0.75),其次为旅游产业能增加就业机会(X18,0.73),再次为对相关产业发展带动较强(X20,0.71).
统计发现,90.2%的原住民赞同“传统民俗文化能得到保护与传承”.为了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竞争力,传统民俗文化受到了重视,并通过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形式实现了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浦源村传承了将近千年的祭鱼习俗受到了重视,也成为了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带动下,仙蒲村的传统造纸技艺、林氏正月初五和三月三祭祖习俗不仅受到重视与保护,而且也焕发了新的活力.旅游产业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强化了原住民的旅游从业意愿.其次,87.3%和89.7%的原住民分别赞同“旅游产业能增加就业机会”、“对相关产业发展带动较强”.在前文的论述中,居民的旅游从业行为为原住民提供了相当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相关的产业如农特产品的种植、加工、运输等也得到了带动与发展.最后,旅游产业前景光明(X17,0.65)也对旅游从业意愿有一定的影响.
3.6职业认同对旅游从业意愿的影响(H6)职业认同对旅游从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0.52,p<0.001,t=6.39),表明假设H6成立.其中对从业意愿影响影响程度最大的因子是工作形式自由(X23,0.78),其次为提高我的综合能力(X24,0.75),再次为能传播本地民俗文化(X22,0.71).
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形式自由”的赞同率为84.7%.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农业生产、旅游淡旺季、闲暇时间安排各自的旅游从业工作,工作形式不必拘泥于专职工作的程式化模式,因此工作形式自由的特性受到了原住民的追捧.经过调研发现,多数原住民认为“自己开店很自由,自己给自己打工,不必用看老板脸色”.因此,这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旅游从业意愿.其次,88.7%的原住民赞同“提高我的综合能力”.经深度访谈发现,原住民认为“从事旅游产业后,生疏的手艺又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并且又掌握了旅游行业的经营技巧”.原住民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实现了“一专多能”的目的,具备了传统手工艺、销售技巧、以及创新能力等,刺激了原住民的从业意愿.再次,90.2%的原住民赞同“能传播本地民俗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传统民俗文化受到了一定的保护与传承.旅游特产的销售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深度访谈发现,原住民会 “主动给游客讲解本地民风民俗”、“主动介绍特产的制作工艺”.与此同时,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提升了历史文化名村的品牌知名度,进而促进其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原住民的旅游从业意愿.
3.7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综上所述,影响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预期收益”、“风险感知”、“环境支持”、“商业意识”、“产业认同”和“职业认同”.除风险感知与旅游从业意愿呈负向影响外,其余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职业认同”、“产业认同”“环境支持”对旅游从业意愿影响程度大,是旅游从业意愿的关键因素;“商业意识”、“预期收益”和“风险感知”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是旅游从业意愿的重要因素.“预期收益”和“职业认同”、“产业认同”之间以及“环境支持”和“产业认同”、“职业认同”之间均存在显著相互影响(图3).
图3 历史文化名村旅游从业意愿影响因素作用机
基于上述关于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分析,可知为了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与质量,实现历史文化名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生态环境的优化、原住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并创新原住民的旅游从业意愿的激励手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4.1正确认识旅游从业,树立科学的产业意识要激励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的旅游从业意愿,应首先重视引导原住民正确认知旅游从业和旅游产业.一方面,正确认识旅游从业行为及价值.通过“能人”的示范效应,让原住民明白旅游从业的比较优势,如工作形式自由、工作模式灵活等.在外来文化与本地农耕文明碰撞过程中,引导原住民正确认知旅游从业对于自身发展的价值以及自己通过旅游从业行为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的作用.另一方面,树立科学的产业意识.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只有感知到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时,才会对文化有认同感和优越感.因此,在社区增权的过程中,通过经济增权、政治增权与心理增权,让原住民认识到旅游从业对于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作用,旅游产业发展对于带动就业与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4.2协调多元利益诉求,引导培育商业意识在现代文化与农耕文明碰撞的过程中,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面临多元利益的诉求与冲突,即古建筑保护与住房改造的诉求、个人住房需求与乡村旅游发展、旅游商品开发与产权保护、旅游商品同质化等.因此,应为原住民树立“修旧如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意识,坚持历史文化名村活态型模式下旅游发展意识,并引入众筹与产权置换等模式协调利益矛盾,培育原住民的商业意识与创新意识.通过专利权保护等制度,积极鼓励原住民的旅游商品开发与创新行为,促进商业意识培育与产业链的延伸.与此同时,引导原住民意识到口碑营销的作用,引导居民积极主动地宣传历史文化名村,主导介绍诸如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民俗、手工艺等,以此激励原住民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4.3营造良好的从业环境,激发旅游从业意愿良好的从业环境是促进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和行为的重要保证.首先,制定旅游产业扶持政策.政府为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发展所制定的配套经费、营销、产业发展等政策是重要的外部环境表现,其为历史文化名村旅游产业发展和个人旅游从业行为解决了制度保障问题.其次,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应通过舆论与教育模式引导原住民认识到良好的制度环境、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通过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激发原住民的从业意愿.再次,系统整合旅游发展要素.应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如交通、住宿、餐饮等解决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然后通过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如同类别历史文化名村或古村落的间的资源整合,历史文化名村与成熟旅游景点间的整合问题.通过系统整合资源要素,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激发旅游从业意愿.
4.4科学引导风险感知,合理预判预期收益风险是制约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和行为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应该科学引导风险认知.乡村旅游具有旅游产业脆弱性属性,同时也有自身的独特个性.突发事故、极端气候及自然灾害会影响历史文化名村旅游业的发展,但是作为自驾游和周末休闲度假旅游的首选目的地,历史文化名村受季节性影响小、且客源相对稳定.与此同时,在城镇化背景下,历史文化名村不仅成为城镇居民追寻乡愁的焦点,而且供应了稳固的市场.正确认知所面临的风险,能够降低原住民旅游从业的顾虑.另一方面,引导居民合理预判预期收益.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的主业是种植业、养殖业等.原住民的旅游从业行为主要集中在周末、农闲时间或平时游客量较为集中的时段.引导居民认知旅游从业收入是主业收入的重要补充和收入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式.正确认知和处理旅游从业预期收益和主业间的关系能够激励原住民的从业意愿.
1) 影响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预期收益”、“风险感知”、“环境支持”、“商业意识”、“产业认同”和“职业认同”.除风险感知与旅游从业意愿呈负向影响外,其余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职业认同”、“产业认同”“环境支持”对旅游从业意愿影响程度大,是旅游从业意愿的关键因素;“商业意识”、“预期收益”和“风险感知”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是旅游从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2) 在具体维度中,“预期收益”维度的收入增加与结构改善是促进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的重要支撑要素.在“风险感知”维度中,对宏观经济环境、旅游季节性以及天气的极端变化担忧程度最强,是制约旅游从业意愿的关键因素.在“环境支持”维度中,区域旅游资源的支持要素整合、居民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意义的认识以及政府的扶持政策均对原住民的从业意愿产生积极的影响,且作用较强.在“商业意识”维度,商业意识通过旅游宣传推广与居民旅游经商意识激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但同时要求具备旅游商品的开发与创新意识.在“产业认同”维度,旅游从业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及对于就业的带动积极影响旅游从业意愿,应强化原住民旅游从业的责任意识.在“职业认同”维度,旅游从业的特色属性对于旅游从业意愿产生较强的影响.
3) 基于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维度以及各维度相互作用相应机制分析,文章提出了实现原住民旅游从业意愿激励创新的措施,以达到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与质量,实现历史文化名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生态环境的优化、原住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
4) 本研究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研究样本方面,文章选取5个活态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能不足;其次,在研究时点上,即使本研究中采取多时空配比抽样方法以提高调查数据的有效性,但获得的仍是截面数据,属于静态研究方法,最好采用跟踪调查收集纵列数据进行分析.在以后研究中,应增加实证对象,如具有代表性的省级美丽乡村,古村落等.同时,通过不同类型、时点分布调查以获取影响历史文化名村原住民从业意愿的普适性模型,提高研究的效度.
[1] 邵甬,阿兰·马利诺斯.法国“建筑、城市和景观遗产保护区”的特征与保护方法——兼论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借鉴[J].国际城市规划,2011,26(5):78-79.
[2] 吕群超,谢新丽,谢新暎,等.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10):1029-1031.
[3] 王乃举,沈东生.基于生态博物馆思想的古村落旅游发展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5):29-34.
[4] 王纯阳,黄福才.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J].人文地理,2013,28(1):141-149.
[5] 张杰,李可立.中国城市化背景下村落“空心化”形成机制及调控研究[J].开发研究,2010,31(6):101-103.
[6] Boley B B, McGehee N G.Measuring empowerment: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the resident empowerment through tourism scale (RETS)[J].Tourism Management, 2014, 45:85-94.
[7] 牛玉,汪德根.基于游客视角的历史街区旅游发展模式影响机理及创新——以苏州平江路为例[J].地理研究,2015,34(1):181-196.
[8] 程占红,牛莉芹,王丽娟.旅游从业者对旅游环境认知水平的典范对应分析[J].旅游科学,2014,28(5):11-19.
[9] 李东和,张鹭旭.《旅游法》对导游人员的影响研究——基于导游人员感知的视角[J].旅游论坛,2014,7(4):50-56.
[10] Yew L T.Job satisfaction and affective commitment:a study of employees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Sarawak, Malaysia[J].World Review of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7, 4(1):85-101.
[11] Marcouiller D W, Kim K K, Deller S C.Natural amenities, tourism and income distribu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4, 31(4):1031-1050.
[12] Saarinen J.The regional economics of tourism in Northern Finland:the socio-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recent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2003, 3(2):91-113.
[13] Frechtling D C, Horvath E.Estimating the multiplier effects of tourism expenditures on a local economy through a 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9, 37(4):324-332.
[14] Ashley C, Roe D.Making tourism work for the poor:strategies and challenges in southern Africa[J].Development Southern Africa, 2002, 19(1):61-82.
[15] Blake A, Arbache J S, Sinclair M T, et al.Tourism and poverty relief[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8, 35(1):107-126.
[16] Szivas E, Riley M.Tourism employment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26(4):747-771.
[17] Jolliffe L, Farnsworth R.Seasonality in tourism employment:human resource challeng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03, 15(6):312-316.
[18] Blake A, Sinclair M T.Tourism crisis management:US response to september 11[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3, 30(4):813-832.
[19] Cioccio L, Michael E J.Hazard or disaster:tourism management for the inevitable in Northeast Victoria[J].Tourism Management, 2007, 28(1):1-11.
[20] Baum T, Amoah V, Spivack S.Policy dimension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dustr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1997, 9(5/6):221-229.
[21] Khadaroo J, Seetanah B.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7, 34(4):1021-1032.
[22] Liu A, Wall G.Planning tourism employment:a developing country perspective[J].Tourism Management, 2006, 27(1):159-170.
[23] Choi H S C, Sirakaya E.Measuring residents’ attitude toward sustainable tourism: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tourism attitude scal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5, 43(4):380-394.
[24] Andereck K L, Valentine K M, Knopf R C, et al.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community tourism im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5, 32(4):1056-1076.
[25] Briedenhann J, Wickens E.Tourism routes as a tool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vibrant hope or impossible dream?[J].Tourism Management, 2004, 25(1):71-79.
[26] Pike S, Page S J.Destination marketing organizations and destination marketing:a narrativ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J].Tourism Management, 2014, 41:202-227.
[27] Liu A, Wall G.Planning tourism employment:a developing country perspective[J].Tourism Management, 2006, 27(1):159-170.
[28] Gursoy D, Kim K, Uysal M.Perceived impacts of festivals and special events by organizers:an extension and validation[J].Tourism Management, 2004, 25(2):171-181.
[29] Hribar M, Bole D, Pipan P.Sustainable heritage management:social, economic and other potentials of culture in local development[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 188:103-110.
[30] Bojanic D C, Lo M.A comparison of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ourism reliance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islands and other countries[J].Tourism Management, 2016, 53:207-214.
[31] Stylidis D, Biran A, Sit J, et al.Residents′ support for tourism development:the role of residents′ place image and perceived tourism impacts[J].Tourism Management, 2014, 45:260-274.
[32] Cheer J M, Reeves K J, Laing J H.Tourism and traditional culture:land diving in Vanuatu[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3, 43:435-455.
[33] Ashworth J, Thomas B.Patterns of seasonality in employment in tourism in the UK[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1999, 6(11):735-739.
[34] Solnet D J, Ford R C, Robinson R N S, et al.Modeling locational factors for tourism employ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4, 45:30-45.
[35] 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50-58.
(责任编辑郭定和)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urism-employment intention and drive innovation for the native in the liv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s
LV Qunchao, XIE Xinli
(Department of Tourism,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Ningde 352100, China)
Based on the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We built a hypothesi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the influence on the intention of tourism employment and we took the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 Jixia, Licun, Puyuan, Xianpu and Banyueli as examples and empirically studie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tourism employment intention of the native.The results were shown as following:1) profession identity, industry identity and environment support were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ourism employment intention,and commercial sense, anticipated income and risk recognition were the important factors.2) profession identity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tourism employment intention,followed by the industry identit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the suggestions on driving the tourism employment intention were also discusse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s; the native; employment intention; drive; Fujian Province
2015-12-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BGL117)和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B105,FJ2015C155)资助
吕群超(1981-)男,硕士,副教授;谢新丽,通信作者,副教授,E-mail:410087346@qq.com
1000-2375(2016)05-0414-10
F590.3
A
10.3969/j.issn.1000-2375.2016.05.006